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世界名人故事

世界名人故事

女性名人的勵誌故事——居裏夫人

她半生清貧,命運坎坷,幼年喪母,中年失夫,晚年始終被流言和疾病折磨,可謂壹生都在與命運做著不屈不撓的鬥爭。但她卻懂得用恬淡的心態去面對清貧,用卓越的努力去贏得光榮。她認為:“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 在這樣壹位莊嚴、勇敢、高雅、和平的偉大女性面前,時間的遊走顯示了它的無力,歲月的長河始終無法將這個名字從人類的紀念冊中抹去。她如壹朵鏗鏘玫瑰,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枯萎雕謝,而始終在天地間某個角落裏散發著幽幽的香氣,沁人心脾。

追求真理的探索者——瞿秋白

江蘇常州人。早年曾到武昌外國語學校學英文,後到北京謀生。1917年考入北洋政府外交部辦的俄文專修館讀書。1919年參加五四愛國運動,在蘇聯期間開始研究中國***產黨黨綱、中國蘇維埃憲法、土地法、勞動法、婚姻法等問題,寫了大量論著,翻譯了***產國際綱領以及斯大林論列寧主義的著作。1930年8月回到上海,9月和周恩來壹起主持中***六屆三中全會。1931年在中***六屆四中全會上,被解除中央領導職務,開除出中央政治局。1931年夏參加了“左聯”的領導工作,反擊國民黨文化的“圍剿”,系統向中國讀者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及普列漢諾人關於文學藝術的理論,翻譯了蘇聯的許多著名文學作品。1934年2月到瑞金,任中華蘇維埃***和國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員。還兼任蘇維埃大學校長。同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南方,任中央分局宣傳部長。

1935年2月23日在福建被捕,6月18日英勇就義,年僅36歲。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

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七歲時,安妮?沙利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沙利文幫助之下,進入大學學習,以優異成績畢業。在大學期間,寫了《我生命的故事》,講述她如何戰勝病殘,給成千上萬的殘疾人和正常人帶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以後又寫了許多文字和幾部自傳性小說,表明黑暗與寂靜並不存在。後來凱勒成了卓越的社會改革家,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發表演說,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二戰期間,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們崇敬。1964年被授於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又被推選為世界十名傑出婦女之壹。

海倫能夠走出黑暗,達到那麽高的學術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頑強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師莎莉文的循循教導是分不開的。她說“我的老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壹天,是我壹生中最重要的壹天”,“她使我的精神獲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師教她認字,使她知道每壹事物都有個名字,也是老師教她知道什麽是“愛”這樣抽象的名詞。海倫幼年得病致殘後,變得愚昧而乖戾,幾乎成了無可救藥的廢物,但後來她卻成為壹個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這確實是個奇跡。可以說這個奇跡有壹半是海倫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創造出來的,是她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倫什麽,總是用壹個很好聽的故事,或是壹首詩來講清楚,她的教育經驗十分豐富,教育方法也與眾不同,她從不把海倫關在房間裏進行死板的、註入式的課堂教育。

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跡,並從中得到知識。她21歲時,和老師合作發表了她的處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後的60多年中她***寫下了14部著作。

1887年3月3日,對海倫來說這是個極重要的日子。這壹天,家裏為她請來了壹位教師——安妮?莎莉文小姐。安妮教會她寫字、手語。當波金斯盲人學校的亞納格諾先生以驚訝的神情讀到壹封海倫完整地道的法文信後,這樣寫道:“誰也難以想像我是多麽地驚奇和喜悅。對於她的能力我素來深信不疑,可也難以相信,她3個月的學習就取得這麽好的成績,在美國,別的人要達到這程度,就得花壹年工夫。”這時,海倫才9歲。

然而,壹個人在無聲、無光的世界裏,要想與他人進行有聲語言的交流幾乎不可能,因為每壹條出口都已向他緊緊關閉。但是,海倫是個奇跡。她竟然壹步步從地獄走上天堂,不過,這段歷程的艱難程度超出任何人的想像。她學發聲,要用觸覺來領會發音時喉嚨的顫動和嘴的運動,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為此,海倫不得不反復練習發音,有時為發壹個音壹練就是幾個小時。失敗和疲勞使她心力憔悴,壹個堅強的人竟為此流下過絕望的淚水。可是她始終沒有退縮,夜以繼日地刻苦努力,終於可以流利地說出“爸爸”“媽媽”“妹妹”了,全家人驚喜地擁抱了她,連她喜愛的那只小狗也似乎聽懂了她的呼喚,跑到跟前直舔她的手。

希拉裏:有領導能力的小姑娘

伶牙俐齒?勇敢智慧?咄咄逼人?人們對希拉裏似乎總是褒貶不壹,但有壹點妳無法否認,她絕對是世界第壹流的女政治家。希拉裏絲毫不比老公克林頓遜色,她不僅從小成績優秀,出類拔萃,還表現出了極強的領導和社交能力。

希拉裏出生於芝加哥的壹個中產階級家庭。4歲時的壹件事鍛煉了小希拉裏堅強的意誌和決斷力。當時,社區中有個霸道的小女孩總是欺負希拉裏,希拉裏很害怕,淚流滿面地向母親訴苦。母親告訴希拉裏,若遭到欺負,就壹定要毫不畏懼地還擊。小希拉裏的確這樣做了。此後,希拉裏天賦的領導才能日漸顯露,她身旁很快聚集了壹大幫孩子。

貝克漢姆:從“賭局”中領悟父親的良苦用心

有誰統計過,貝克漢姆在球場上到底吸引過多少人的目光?每當這位世界頂級球星的身影出現在球場,無數的尖叫聲立刻響遍全場,相機快門也閃個不停。小貝從3歲就開始踢球,盡管那時還是“玩”球多於“練”球,但父親壹直苦心培訓他,頑皮的他漸漸奠定了對足球事業的熱愛。

上小學時,小貝跟父親之間甚至還約定了壹個常規“賭局”:如果小貝能站在禁區邊不助跑射門,每次把球踢中門柱,就能從父親那兒賺到50個便士。總是贏到零花錢的小貝很開心,直到長大成人後他才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曼德拉:從小就追求正義和理想

曼德拉是南非第壹位黑人總統,他同南非種族隔離制度進行了幾十年不屈不撓的鬥爭,贏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說,曼德拉已經成為壹個時代的象征。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對正義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時期就已初露端倪。

曼德拉出生在壹個小村莊,9歲那年父親就去世了。從小曼德拉就經常目睹當地大酋長在解決部落爭端過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約束,他逐漸萌發了尋求正義和平等的理想。年紀更大壹些後,他多次領導同學抗議學校的白人法規,甚至因領導學生運動而被除名。在壹次次的“鬥爭”中,曼德拉逐漸立下誌願:要為南非的每壹個黑人尋求真正的公正。

莫紮特:壹個天資聰慧的神童

莫紮特被公認為音樂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顯露出了在音樂方面的非凡天賦和卓絕才能。從莫紮特的童年中,妳能看到壹個孩子對待音樂的積極心態,對藝術事業的執著追求。雖然不能人人皆為天才,但對廣大孩子來說,“神童莫紮特”絕對是具有傳奇色彩、又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小時候,莫紮特常常走到鋼琴前面,按著琴鍵細聽,並努力彈出他曾經聽到過的音樂。壹次,莫紮特的父親和朋友壹起回家,看到4歲的莫紮特正坐在桌旁寫東西。父親問他在幹什麽,莫紮特說他正在寫鋼琴協奏曲。父親把五線譜紙拿過來壹看,激動得流出了眼淚,他對朋友說:“妳看,他寫的這些又正確又富有意義啊!”天資加上勤奮和用心,這就是神童莫紮特!

卡莉·菲奧裏納:從母親那裏受益匪淺

惠普前任女掌門卡莉。菲奧裏納曾是男性主導的矽谷中最亮麗的壹道風景。精明強幹、堅忍不拔的卡莉曾兩度榮登《財富》“最有權威的女企業家”榜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卡莉從小就受母親影響,從母親那裏學到了堅強、博學和熱愛生活,並受益壹生。

卡莉出生於美國得州壹個帶有歐洲血統的家庭。父親是聯邦法院的法官,母親則是壹位藝術家。在童年的卡莉心中,母親壹直是她最崇敬的人。母親熱愛生活,教卡莉做人的道理,使卡莉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卡莉童年時代隨父母遊歷了不少國家,不僅開拓了眼界,更培養了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這對她成為壹個有勇氣、有魄力、自信並熱愛生活的人也不無影響

鄧亞萍從小就酷愛打乒乓球,她夢想著有朝壹日能夠在世界賽場上大顯身手。卻因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於國家隊的大門之外。但她並沒有氣餒,而是把失敗轉化為動力,苦練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終於催開了夢想的花蕾——她如願以償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臺。在她的運動生涯中,她總***奪得了18枚世界冠軍獎牌。鄧亞萍的出色成就,不僅為她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榮耀,也改變了世界乒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

愛迪生 壹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應該歸功於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後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壹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後,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壹心壹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壹個實驗室,壹生***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余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 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壹天,愛迪生在實驗室裏工作,他遞給助手壹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妳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 ”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麽費那麽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裏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裏面的水倒在量杯裏,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 愛迪生 說:“這是多麽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準確,又節省時間,妳怎麽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愛迪生未成名前是個窮工人。壹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見他,關心地說:“看妳身上這件大衣破得不象樣了,妳應該換壹件新的。” “用得著嗎?在紐約沒人認識我。” 愛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幾年過去了,愛迪生成了大發明家。 有壹天,愛迪生又在紐約街頭碰上了那個朋友。“哎呀”,那位朋友驚叫起來,“妳怎麽還穿這件破大衣呀?這回,妳無論如何要換壹件新的了!” “用得著嗎?這兒已經是人人都認識我了。” 愛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傑明·富蘭克林(1706.1-1790.4),美國革命時期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家,傑出的政治活動家,卓越的科學家。他是美國十八世紀僅列於華盛頓之後的最著名人物。 1723年,富蘭克林17歲,他因與兄長的不合而離開家庭,獨自來到費城謀生。在這裏,他從印刷工人開始,壹直到擁有自己的印刷作坊,自己辦報紙,走過了壹段艱辛的謀生之路,最後獲得人們的承認,成為德高望重的傑出科學家、思想家和政治活動。

莫紮特:壹個天資聰慧的神童 莫紮特被公認為音樂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顯露出了在音樂方面的非凡天賦和卓絕才能。從莫紮特的童年中,妳能看到壹個孩子對待音樂的積極心態,對藝術事業的執著追求。雖然不能人人皆為天才,但對廣大孩子來說,“神童莫紮特”絕對是具有傳奇色彩、又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小時候,莫紮特常常走到鋼琴前面,按著琴鍵細聽,並努力彈出他曾經聽到過的音樂。壹次,莫紮特的父親和朋友壹起回家,看到4歲的莫紮特正坐在桌旁寫東西。父親問他在幹什麽,莫紮特說他正在寫鋼琴協奏曲。父親把五線譜紙拿過來壹看,激動得流出了眼淚,他對朋友說:“妳看,他寫的這些又正確又富有意義啊!”天資加上勤奮和用心,這就是神童莫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