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古詩意思解釋如下:
壹、翻譯
新年已經來到,然而卻還沒有看到芬芳的鮮花,直到二月裏,才驚喜地發現草兒萌發了綠芽。白雪似乎耐不住這春天的姍姍來遲,竟紛紛揚揚,在庭前的樹木間灑下壹片飛花。
二、原文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三、註釋
1、芳華:芬芳的鮮花。?
2、初:剛剛。?
3、庭樹:花園裏的樹木。?
4、故:因此,所以。?
5、新年:指農歷正月初壹。
6、驚:新奇,驚訝。
7、嫌:嫌怨;怨恨。
春雪賞析
1、“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賞析
新年即陰歷正月初壹,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壹個“都”字,流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
“二月初驚見草芽”,說二月亦無花,話是從側面來說的,感情就不是純粹的嘆惜、遺憾。“驚”字最值玩味,寫出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終於見到“春色”的萌芽的驚喜神情。此外,“驚”字狀出擺脫冬寒後新奇、驚訝、欣喜的感受。
2、“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賞析
三、四兩句表面上是說有雪而無花,實際感情卻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壹派春色。詩人對春雪飛花主要不是惆悵、遺憾,而是充滿了欣喜。
詩的構思甚奇。初春時節,雪花飛舞,本來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的原因,可是,詩人偏說白雪是因為嫌春色來得太遲,才“ 故穿庭樹”紛飛而來 。這種翻因為果的寫法,卻增加了詩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