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512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際,280名在汶川地震中幸存的孩子,再度聚首“安康家園”,唱響了壹曲慷慨激昂的感恩之歌。
2018年的512汶川地震奪走了數萬名讀書孩子的生命,在震後的舉國救援中,由全國婦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和日照鋼鐵集團***同發起設立的“安康家園”,第壹時間轉移安置了712名孤困兒童,有壹部分後來陸續找到了父母,最終接收救助兒童672名。
如今汶川地震已經過去了整整10年,災難的悲痛慢慢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去,但回望當年的慘痛經歷,依然有許多無辜孩子的災後成長的故事令人感動。今天就讓我帶妳看看,當年那些遭遇地震的孩子曾經的夢想。
1 、足球少年想在重慶讀大學
經常奔跑在綠茵場上的夏瀟是壹個十足的足球愛好者,然而他還有壹個特殊的身份—汶川地震的壹位幸存兒童。
在汶川大地震十年之祭,他剛滿17歲,還有壹年將跨入“成年人”的大門。妳很難想象,這位意氣風發的少年,曾經壹度活在恐懼和抑郁之中。
2008年5月12日,夏瀟正在漢旺鎮中心小學上學,地震發生後,夏瀟被老師成功疏散到學校操場。
地震發生4天後,夏瀟從四川綿竹市漢旺鎮中心小學來到潼南梓潼小學,成為大劫難後重慶市教育系統安排接收的第壹位災區學生。
雖然自己和家人在地震中幸免於難,但地震的慘烈仍然給他的內心造成了難以抹去的創傷。在震後的壹年多,夏瀟的內心都難以平復,內心的恐懼和壓抑讓他壹直很難融入到同齡的孩子中。
初中的壹次偶然的機遇夏瀟進入了學校的足球隊,他是校隊的第壹屆隊員。足球的熱情和趣味深深影響了這個飽受內心折磨的少年,在校隊裏他開始慢慢試著和同學打交道,足球讓幼小的夏瀟慢慢找回了生活的信念。
初二時舉行了壹次班級足球聯賽,夏瀟不僅積極參與,還組織同學訓練、比賽。對足球狂熱的熱愛,讓夏瀟越發開朗,為了團結球隊贏得比賽,夏瀟不斷嘗試著和不同的同學打交道。
“夏瀟很有組織能力,人緣也很好,有他在,班上的體育活動我壹點都不操心。”班主任余老師說,中學階段,夏瀟當過班長,也在學校體育部任過職。他不光足球踢得好,長跑也很擅長,班上的體育活動和辦黑板報畫畫的工作幾乎都是他包圓了。
那個難忘的初三畢業典禮,夏瀟也是主要的策劃人,活動很豐富,遊戲也玩得很瘋狂。夏瀟擔任現場主持人,還表演了節目。
步入高中之後夏瀟顯得更獨立了。每天早上6:40出門,從嘉瑞廣場坐四站公交車,趕往潼南壹中。教室、食堂、操場、圖書館……校園裏的他顯得行色匆匆,因為學習和運動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的。
潼南壹中校足球隊主教練徐林說,校男子足球隊有22個隊員,大部分是高二、高三的學生,夏瀟是隊裏為數不多的高壹學生,他身體素質好,耐力、速度都不錯,現在穿的是4號球衣,踢邊後衛。
2017年,剛上高壹的夏瀟代表學校參加過重慶市校園足球渝西片區賽,隨隊獲得第6名。
如今的夏瀟說:“高中畢業後我想考重慶的大學,繼續踢球,今後最想幹的工作是當體育老師或足球教練。”
? 2、截肢女生想考名牌大學
在成都市郫都區電子科技大學的校園裏,王麗紮著馬尾辮,背著雙肩包,與校園裏的大學女生毫無二致。但外人不知道的是,這位表情堅定的女生被汶川地震奪去了她壹條寶貴的腿。
2008年5月,王麗還是壹個備戰高考的考生,當時地震發生時,王麗從四樓教室摔到了二樓,直到第二天才獲救。由於左腿被壓時間過久,肌肉組織壞死,她被營救出來後,左腿高位截肢。
被送到重慶腫瘤醫院治療後,在誌願者和醫生護士的鼓勵和幫助下,王麗鼓起勇氣與同樣從地震中獲救的彭麗、趙思莉壹起參加了病房高考。
地震前,王麗的成績壹直排名班上前列,上本科完全沒有問題,然而地震的打擊還是給她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高考成績只上了專科線,最終只考取了重慶電子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但自尊心強的王麗發誓壹定要考取本科,在大學即將畢業的時候她毅然選擇了去重慶工商大學專升本。
自考對少了壹條腿的王麗來說當然非常不易,為了不比其他同學差,王麗每天早晨都要比其他同學早壹個小時去自習室看書,有時候教室的門還沒開,她就壹個人艱難的拄著拐杖在那裏等老師開門。
回望那段經歷的時候,王麗表示自己感謝地震還給自己留了壹雙手看書做題,只要上天給自己留有余地,自己就要拼盡全力實現心願。
經過不懈的努力,她終於在2012年拿到了重慶工商大學的人力資源本科畢業證,然而她並沒有因此而滿足,由於感覺到自己的專業知識有所欠缺, 2015年王麗又做出辭職考研的決定。
自考的成功給了王麗很大的底氣和信心,王麗很快買來了考研的教材和資料,再度投入到備考中。2017年,王麗成功考取了電子科技大學公***管理專業研究生;今年1月,她還應邀到美國紐約和波士頓進行了兩周的學術交流。
從2008到現在整整10年,王麗從高考遭遇地震截肢,到自考上本科,再到考研上名校。
回望這段經歷,王麗說,自己非常感謝曾經的傷痛,更感謝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朋友、長輩和陌生人,是他們的鼓勵和支持,才讓自己堅持走到今天。
而如今的生活,正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會努力下去,爭取學到知識,回報社會。
? 3、舉橫幅男孩想當空降兵
5·12的地震,程強的壹位小侄女遇難了。她在教學樓倒塌後的廢墟中被發現時,只剩壹堆小小的骸骨。程強的家變成了斷壁殘垣,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當時只有12歲的他沒有經歷過地震,對於地震的破壞也完全沒有感知。直到看到學校、家裏的房子都全部垮塌,看到深愛的小侄女被砸得沒有了形。他才明白了什麽叫“斷壁殘垣”,他知道了什麽叫“廢墟”。
程強回憶說,當時幸存下來的很多人都陷入絕望,不知道該怎麽辦,世界好像停頓了。由於通信中斷,他們當時並不知道,全國各路救援力量正向震區趕來,最先來到程強面前的就是勇敢的空降兵。
空降兵們帶著大批救援物資給了深處絕望的人們希望,也給了幼小的程強極大的鼓舞,他不顧震後的危險毅然跟著救援官兵壹起展開搜救工作。
救援官兵開始挖掘廢墟尋找幸存者,程強就在不遠處學著扒石頭;官兵們用繩子拉倒危房,他就在隊尾拽著繩子壹起使勁……考慮到余震的危險,官兵們多次勸他離開,父親也三番五次拿著棍子來找他,他還是會時不時地出現在部隊。
“我長大了要當空降兵”這樣壹個小小的念頭在程強的內心埋下了夢想的種子,至今回想起來,程強才意識到,地震後那段懵懂的記憶,給他帶來了多麽很深的影響。作為村裏的“孩子王”,他第壹次有了夢想。
在送行救援部隊的人群中,程強舉起壹張小小的橫幅。他瘦小的身板,以及橫幅上那句“長大我當空降兵”,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來越強烈。”程強說,初中畢業,他就去報名參軍,卻被告知,他還未達到服役年齡。
2013年,又到了部隊征兵季,看到大街小巷的“壹人當兵全家光榮”的橫幅,想起自己和空降部隊的緣分,心底的夢想小鹿又開始沖撞起來。正在上高中的他和父母商量後,約上自己的堂哥,再次報名參軍。這次,終於如願。在填寫服役意願表時,他毫不猶豫地勾選了“空降兵”。
不久之後,他就滿懷著即將實現夢想的喜悅,登上了去往空降兵部隊的火車。
摸著胸前的大紅花,看著身上的迷彩服,程強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是的,終於如願了。地震帶來的傷痛,空降部隊給人的溫暖,在他的內心激蕩。
如今的程強已是壹名優秀的空降兵,跑步能沖刺全連第壹。他最大心願就是像當年趕赴汶川的戰士壹樣,在祖國遇到災難的時候第壹個挺身而出。
4、無腿少年想拿冠軍
代國宏是當年北川中學的壹位幸存者,然而地震很不幸地奪去了他的雙腿。但是他並沒有就此放棄自己的人生,地震後的的他開始嘗試了壹項讓無數普通人都不敢嘗試的運動--遊泳。
“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去遊泳,當我看到遊泳運動員水中優雅的姿勢,我就覺得這是我人生的方向。”
剛開始的他,身體重心極其不穩,根本沒有辦法在水裏浮起來,他很絕望,可是他用他那堅強的意誌力去壹次次的嘗試,他開始練習各種姿勢的遊泳。仰泳不行就學蝶泳,蝶泳不行就學蛙泳,最終代國宏開始認定自己必須要學會蛙泳。
從浮起來到遊起來代國宏用了兩年,從遊起來到遊得快,代國宏又用了兩年。直到他能像常人壹樣熟練地在水中遊來遊去,他依然不滿足,他有壹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他要去參加全國比賽拿冠軍。
失去雙腿,他就拼命努力練習自己手臂的力量,甚至為了讓自己遊得更快他開始練習自己全身肌肉的力量,曾經他是這樣對自己說的,只要勇敢的去邁出那壹步,再大的困難都可以去解決,不要害怕,要勇敢!
最終他成功了,奪得了全國遊泳比賽的冠軍,被人稱為“無腿蛙王”。
贏得比賽的代國宏被更多人知曉,退役後的他登上《我是演說家》的舞臺分享自己的經歷,以激勵更多殘障人士走出陰影,重拾生活的信念。
以上4位只是成百上千名地震幸存孩子的壹個縮影,他們曾經平凡,因為地震而遭遇不幸,但他們都曾有壹個夢想,並因為夢想而變得偉大。
原本拼命努力就是為了勇敢地活著 !聆聽汶川孩子們的感恩之歌,我們無壹不感慨活著其實是壹件偉大而又值得慶幸的事。
珍惜生命,為活著拼命努力,相信這些勇敢活下去的孩子會在踐行夢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