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仲夏夜》的藝術特色
壹、以動映靜,化靜為動,動靜相宜
晚霞、繁星、明月以及燈火,本來都是靜態的景物,但作者為了化靜為動,用大海滾動著的浪峰來映襯,引導讀者透過大海的排排波浪去看它們“閃爍”“滾動”的倒影,使人感到別有壹番風味。晚霞的色彩與光亮的變化卻是壹種動態,作者寫晚霞的妙筆正是有層次地突出了它的變化,做到在靜中求動,動靜相宜。
二、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本文的寫景或烘托氣氛,或抒發自己的感受,把景、情、意三者融為壹體,形象具體地闡明作者的見解和思想。
三、聯想自然,比喻精當,引人入勝
文學需要聯想,聯想對於散文尤為重要。本文不僅聯想豐富,而且貴在自然,比喻精當。作品由鮮紅的晚霞聯想到燃燒的火焰;由又大又亮的啟明星聯想到懸掛在高空的明燈;由倒映在海面上的壹片晃動、閃爍的燈光聯想到壹串串流動著的珍珠,無不給人以自然、貼切的感受。
而這壹切聯想,又都是借助於比喻修辭格來完成的,形象生動,仿佛把讀者帶進了仲夏的海濱之夜,觀海賞月,怡然自得,引人入勝。
擴展資料
《海濱仲夏夜》,作者名稱:峻青(1922年4月20日——),原名孫俊卿,當代作家。山東省海陽市人。1922年4月生。幼年家貧,只讀了幾年小學,13歲便去工廠當童工。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革命工作。
作品簡介
節選自散文集《秋色賦·海濱仲夏夜》(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有改動。
海濱仲夏夜已經被選入初中語文自讀課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上冊)
時序法: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描寫景物。
空間法:就是按照空間順序寫景物。如《濟南的冬天》寫雪後的山景,就是從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依次描繪了秀美的雪景。
移步法:是依立足點和觀察點的轉移來寫景物的方法。
分類法:按照自然景物不同類型分別描繪的方法叫分類法。如《春》分別通過“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等景物描繪了大地回春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
百度百科-海濱仲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