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拼音為:zhuāng,組詞有:端莊、莊嚴、莊重、莊園、莊稼等。
莊(zhuāng)字最早見於戰國時期,本義是是嚴肅、莊重。莊又盛大,後引申為大路,再後來引申轉指莊園、村莊。舊時莊也指有較大規模或作批發生意的商店。
莊的組詞有以下示例:
1、端莊:端正莊重,形容舉止端莊文雅。蘇軾《和子由論書》:“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和元稹的《鶯鶯傳》均有“端莊”的使用。
2、莊嚴:端莊而有威嚴,形容人莊重、嚴肅、嚴正,也指文辭典雅莊重,建築物壯盛嚴整。《法苑珠林》卷十三“求婚”引《菩薩本行經》記載:“莊嚴自身,令極殊絕。”
3、莊重:意思是指言語、舉止不隨便,不輕浮,談吐得體。
4、莊園:鄉村的田園房舍,大面積的田莊。《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四節:“莊有各種別名,如莊田、莊園、莊宅等名稱,實際都是壹個地主所有的壹個農業生產單位。”
5、莊稼:指田地裏生長著的農作物(多指糧食作物),也指莊稼活。
含有莊字的成語
1、莊周夢蝶:莊周是戰國時期著名的道家人物。莊周在夢中變為蝴蝶,後用來比喻人生變幻無常。典出《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誌與!”
2、鴻案相莊:根據《後漢書》中《梁鴻》的記載:“鴻家貧而有節操。妻孟光,有賢德。每食,光必對鴻舉案齊眉,以示敬重。”後因以“鴻案相莊”表示夫妻和好,相敬如賓。
3、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比喻說話或行動表面上看來有正當名目,而實際上卻別有用心、另有所圖。也作“項莊舞劍,誌在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