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三字經的原文及譯文

三字經的原文及譯文

三字經的原文及譯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而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譯文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學習,(也就)不會懂得道理。然而玉這種東西,有(它)永恒不變的特性,即使不琢墨制作成器物,但也還是玉,(它的特性)不會受到損傷。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就會發生變化。(因此,人們如果)不學習,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從而變成品行惡劣的小人,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解釋

 琢:雕。玉石不經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學習就不能有成就。 道:道理 常德:固有的特點,本性。 害:妨礙;影響 念:思考

 意思

 壹塊美玉如果不經過精雕細琢就不可能成為壹個精致的玉器,人如果不認真學習,就永遠不會懂得許多知識和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