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李白的《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譯文:玉石砌的臺階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獨立很久,露水浸濕了羅襪。回房放下水晶簾,仍然隔著簾子望著玲瓏的秋月。
2、唐代徐凝《七夕》
壹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譯文:壹道仙鵲架起的小橋橫臥在那茫茫的銀河上。聽著織女的配環叮咚,看她款款地過橋而來。我和伊人的離別是不會停息地壹年復壹年。悵然間擡頭望去只見到牛郎星依舊閃爍,亙古光華不變;我的哀愁啊,就漸漸的不那麽明顯。
3、唐朝溫庭筠 《菩薩蠻·雨晴夜合玲瓏日》
雨晴夜合玲瓏日,萬枝香裊紅絲拂。閑夢憶金堂,滿庭萱草長。
繡簾垂箓簌,眉黛遠山綠。春水渡溪橋,憑欄魂欲銷。
譯文:夜合花沐浴著雨後的陽光,千枝萬朵紅絲輕拂,裊裊地蒸騰著濃郁的芳香。閑時又夢見那豪華的廳堂,旁邊的萱草又綠又長,在那裏我們相知相識。
繡簾的流蘇仿佛墜壓在我的心頭,遠山的碧綠如我眉間濃濃的憂愁。溪橋下流水潺潺,憑欄遠眺,思魂更是難禁,春水流淌的都是我的相思與憂愁。
4、宋代姜夔《八歸·湘中送胡德華》
芳蓮墜粉,疏桐吹綠,庭院暗雨乍歇。
無端抱影銷魂處,還見篠墻螢暗,蘚階蛩切。
送客重尋西去路,問水面琵琶誰撥?最可惜、壹片江山,總付與啼鴂。
長恨相從未款,而今何事,又對西風離別?
渚寒煙淡,棹移人遠,飄渺行舟如葉。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羅襪。
歸來後,翠尊雙飲,下了珠簾,玲瓏閑看月。
譯文:荷花飄落,稀疏的梧桐開始墜下綠葉。庭院裏,壹場秋雨剛停歇。我說不出原因,壹個人突然獨自傷悲。又看見竹籬邊的螢火蟲在幽暗中飛來飛去,苔階旁的蟋蟀叫聲更令人斷腸。
我送別客人,重尋西去的水路,不知水上是否有人為妳演奏壹曲?最可惜的是把壹片江山大好風景,卻付給悲鳴的鳥兒。常常遺憾我們相識相知時間太短,而今在這落花時節,為何又要無奈地依依相別?清冷的洲渚煙水茫茫,船兒就要出發,友人的行舟已遠,如壹片輕葉。
他的妻子壹定在家中盼望著他,日日站在翠竹旁,任憑羅襪上染上清塵。等到丈夫歸來後,夫妻二人幸福地團圓。雙雙下了珠簾,對著明月對飲到天明。
5、近現代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韻》
漫雲女子不英雄,萬裏乘風獨向東。
詩思壹帆海空闊,夢魂三島月玲瓏。
銅駝已陷悲回首,汗馬終慚未有功。
如許傷心家國恨,那堪客裏度春風。
譯文:別說女子不能幹英雄事業,看我乘風萬裏,只身東渡日本。孤帆外海天空闊,動我詩情,三島上月色玲瓏,入我夢境。想起國家亡給異族,令人悲酸;慚愧我奔走革命,到今壹事無成。這樣大的國仇家恨使我傷心,哪能在客地春風中虛度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