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榮
她久久凝視著,凝視著。
站在她面前的,是壹個16歲的男孩。與所有這個年齡的男孩子壹樣,他有著清澈、純凈、稚氣未脫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視著她,凝視著她,然後,向她深深地鞠了壹躬。
幾個月前,他的眼前還壹片漆黑。四歲那年,因為壹場大病,他失明了,從此,他的世界就漆黑壹團。直到三個月前,他獲得了壹位剛剛去世的老人無償捐助的壹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見光明。
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親。
她的母親,被社區追評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經去世的母親,上臺領獎。讓她沒有想到的是,為母親頒獎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早在六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親,就向子女表達了最後的心願,在百年之後,將自己的眼角膜無償捐獻給需要的人。壹x~.JL女都表示贊成,並和老母親同時做了捐獻登記,壹家三口身後捐獻眼角膜登記表的編號連在了壹起,分別是“351、352、353"。這組溫暖的數字,就像小時候媽媽牽著她和弟弟的兩只小手壹樣,齊步向前走著,溫情、堅定而有力。
隨著年齡增長,老母親的身體每況愈下,尤其是她的眼睛,因為白內障而使視力嚴重下降,看東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她說服母親去做白內障手術,這是個小手術,可以恢復不少的視力。可是,老母親卻死活不肯答應。老人說,自己身上的器官都老化了·,沒啥用了,只有這眼角膜還行,將來還能夠捐給別人,萬壹做了手術,損壞了眼角膜,那可怎麽辦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幾年了,看不清楚也沒什麽關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讓別人壹輩子都看得見。老人固執己見。最後,還是眼科醫生說服了老人,做白內障手術,對眼角膜不會有任何損傷,老母親這才放心地接受了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