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關於說明文和文言文的短文閱讀題及答案

關於說明文和文言文的短文閱讀題及答案

1. 七年級語文 說明文 課外閱讀理解(及答案)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它通過揭示概念來說明事物特征、本質及其規律性。

說明文雖然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壹類文種,但若沒有其他表達方式(如敘述、議論、描寫等)的恰當配合,則無法圓滿地完成向讀者介紹事物、解釋事理的任務;而從學習寫作說明文的角度講,如果能確切了解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在說明文中的重要作用,註意準確使用敘述、議論等方式來輔助說明,說明文就能寫得有聲有色,文采斐然。(節選自《應用寫作》雜誌2000年第3期《說明文中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

說明文實用性很強,它包括廣告、說明書、提要、提示、規則、章程、解說詞、科學小品等。

說明文壹般介紹事物的形狀、構造、類別、關系、功能,解釋事物的原理、含義、特點、演變等。

文藝性說明文是通過文藝的形式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

初中說明文閱讀技巧 說明文主要考查考生從文中準確獲取信息的能力,設題主要圍繞準確認讀、準確理解、準確篩選來考慮。

考題常設置幹擾性因素:(1)增減擴縮,就是對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動,通過增加某些字或減少某些詞語的辦法,擴大或縮小說明範圍。(2)魚目混珠,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詞語或句子來替代正確的,造成歧意。(3)顛三倒四,是指設置選項時,有意將原文的句子關系打亂,造成理解的難度,如顛倒因果關系,攪亂先後次序。(4)無中生有,就是利用考生的思維慣性,誘考生用想當然代替清醒的理性思考。

解題的程序,有句順口溜:“先讀原文通大意,再讀題幹做標記,找出範圍對應句,比較選項看差異。”

先讀原文,完成3個任務:(1)了解文章大意,即說明的對象,各段之間的聯系,作者的見解及相關材料。(2)給段落標上序號。(3)給重要句子和關鍵詞語做上記號。

其次,讀題幹很重要,要給重要詞語做上標記。如1999年卷第1題,可做如下標記:“本文第壹自然段提出了壹種假說,對這種假說理解不正確的壹項是”3標記。第壹處是命題點所在的位置,第二處是試題考查的內容,第三處是選擇答案的標準。

第三,找出答題的範圍和對應句是答題的實質性階段。壹般來說,答案的檢索區間應在命題點的附近,如第1題答案在第1段或第2段。找對應句更重要了,可以說找到了對應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比較選項找出差異是最後壹步,即完成答題。如第1題B項說:“比起人類來,冬眠的哺乳動物在更寬的範圍裏發生了變化。”漏了“調節性”幾個字,與文章原意不合。

說明文閱讀題都是單項選擇題,選擇正確選項方法有三:直選法、排除法、類推法。

直選法,即直接選出正確答案。這種方法適用於壹目了然的題目,有的答案自己壹下子能夠確定。也適用於“選非題”,如選出“不正確的壹項”、“不符合文意的壹項”。

排除法,可適用於壹切類型的選擇題。它通過排除不合題目要求的選項,將正確的答案顯露出來,提高答案準確性。用排除法要找準“第壹知識點”,即首先要排除的選項被排除的依據,須具備2個特征:壹是判斷得最準確,二是最有價值,確定這個知識點後可排除較多的選項。

類推法,適用於部分選擇題。根據合理推斷,迅速排除某些選項,或根據已知情況推斷未知情況,迅速確定答案。

2. 找說明文閱讀,有文章+題目+答案(都要好的) 要不長的

說明文閱讀訓練壹、閱讀下面壹段文字,完成1--4題。

①飛船壹般為多艙體結構,艙體之間要能分離,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極高。“神舟號”載人飛船為三艙段復合結構。

最前端的壹個艙體稱為軌道艙,它具備可獨立運行衛星的壹切功能,與飛船分離後可在太空獨立進行各種飛行試驗;位於最後端的推進艙也稱為設備艙(或資源艙),完成既定任務後,再入大氣層自毀。居中的返回艙完成任務後,承載著航天員安全返回預定的著陸場。

“神舟號”飛船從發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功地進行9次分離操作。 ②與俄羅斯正在使用的“聯盟TM”飛船相比,“神舟號”比“聯盟TM”尺寸大、重量重,航天員的活動空間大,攜帶有效載荷的能力強。

“神舟號”還采用了壹些先進技術,其設計方案在某些方面優於國外的第二代載人飛船,“神舟號”飛船載人發射成功後,其技術水平將達到或優於前蘇聯第二代載人飛船的水平。 1.第①段首句中加點的詞“壹般”能否去掉?為什麽?(2分)2.這段文字的說明重點是: 。

(2分)3.“神舟號”載人飛船的艙體自前往後依次是 艙、艙和 艙。(3分) 4.第②段運用的主要說明方法是 。

(1分) 二.閱讀說明文《水的危機》,回答5----7題。(10分) 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是地球上壹切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之壹。

地球總水量約為14.1億立方公裏,但如此多的水中淡水只占3%,而且其中的87%被封閉在冰川、大氣、地層中。20世紀以來,全球人口增長了3倍,經濟增長了20倍,用水量增長了10倍。

同時,由於生產和生活廢水急增,而且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更加重了水資源匱乏這壹全球性危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97年把水資源定義為“可資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即應當能夠為滿足生產生活用途而得以利用”,而《中國自然資源》將水資源定義為“能為人類生產生活直接利用的,在水循環過程中產生的地表、地下徑流和由它們存留在陸地上可再生的水體”。

我國水資源總量約2.8萬億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此外,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很不均勻,南多而北少。

重經濟發展而輕環境保護又導致許多地區出現嚴重的水體汙染,因此,水資源問題也成了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5.請簡要列出全球水資源危機產生的若幹原因。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對“水資源”有兩種定義,請指出它們的主要相同點和不同點。(2分)答:(1)相同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請概括出目前我國水資源的三個特點;(2)簡要說說本文給妳的啟示。

(5分)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平臺”,書面語中新熱點 時下,“平臺”壹詞成了人們書面用語中的新熱點,日漸流行開來。“信息平 臺”“交易平臺”“技術平臺”“政務平臺”等舉不勝舉,似有“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之感。

“平臺”壹詞並非新造詞,古已有之。唐李白詩《梁園吟》:“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臺間。”

杜甫詩《玉臺觀》之二:“浩劫因王造,平臺訪古遊。”這裏的“平臺”指的是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臺榭。

這種用法現今也有,如“記者現場看到, 經過修復,綠陰中的蘇州河親水平臺重新煥發出了風采”。但這並非本文要說明 的時下流行的“平臺”。

流行的新“平臺”是什麽意思呢? 改革開放後,電腦大量湧入中國。20世紀90年代,它與人們工作生活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甚至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許多電腦中的專業術語在人們的日常用語中也頻頻出現,如“菜單”“因特網”“點擊”等。“平臺”原先也是電腦中的專業術語。

《電腦常用英語》中有個詞語“sysLemplado>胍”,解釋為“系統平臺”,意思是系統為應用軟件所提供的基礎的支持。這樣的“平臺”在許多電腦科技書中都可以看到。

可見從英語“ph廿onn”翻譯過來的“平臺”,意思是電腦操作系統。由於電腦的普及與廣泛運用,普普通通的“平臺”搖身壹變成為人們熱衷的壹個“新詞”,壹個與高新信息技術相關的時髦詞語。

這個“平臺”在電腦行業中運用最廣泛,如:“構築這數字化的多彩生活平臺, 需要壹種強有力的介質來實現和高科技生活接入的方式,那就是網絡接入和支持平臺。” 如今,“平臺”的運用範圍日益寬泛,擴展到電腦業以外的許多行業。

同時它的意義也從“電腦操作系統”擴大到“壹切虛擬的為某項工作提供支持的系統或層 面”。在物流業,“上海構建國際物流運輸平臺”;在科技界,“西門子運用Javs技術平臺為手機用戶開發多種無線服務”;在文化藝術界,“上海、巴黎架起交流平臺衛星雙向傳送音樂會將舉行”,“‘陽光新浪’並購 ***建國內最大跨媒體平臺”; 在工商界,“***建企業電子商務智能平臺”;在衛生、教育界,“國內外中醫藥***建平 臺”,“為孩子們提供。

3. 說明文,議論文,散文,敘事文,文言文閱讀題答題技巧,要有用哦

初中老師在上如何做閱讀題的課的時候有發給我們班每人壹份資料.我現在慢慢打字+復制給妳.①記敘 *** 記敘文的閱讀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壹、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初中三年,我們在課本中學習了大量精美的記敘文.葉聖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應該從這些例子中學到閱讀記敘文的壹般方法,然後將這些方法應用到課外文段的閱讀中去.記敘文是我們生活和學習中最常用到的文體.所以,壹定要掌握閱讀和寫作記敘文的方法.近幾年的中考試題所透露出來的信息顯示:多讀、善思會有利於學習和應試.比如,從1999年起,國家教委就倡導開展多讀書,讀好書的活動.2001年頒布的國家《語文課程標準》中更是列出了中學生課外閱讀的推薦書目.可見,開闊視野,豐富自己的閱讀生活,會使妳多方面受益.二、具體步驟如下: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明確中心.2.看出文章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大體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結構,劃分文章層次.3.感受文章的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4.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和句義,領會詞句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壹段文字的中心,找出關鍵語句,體會這些語句的深層含義.6.欣賞文章中優美、精辟的語句,初步欣賞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寫,體會語言的生動性和形象性.7.閱讀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寫的人或事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選材、組材的特點,體會散文“行散而神聚”的特點.8.閱讀小說,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分析人物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的描寫,了解故事的情節,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4. 誰給個初中說明文閱讀訓練

初中說明文閱讀訓練26篇之10.有詳細分析.大幅度提高閱讀能力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練習(壹)(壹)湖群,在消失長江中下遊有我國最大的淡水湖群。

這些美麗的湖泊,容納百川,調節洪峰,與長江形成了壹個和諧的整體。但是,水土流失和圍湖造田使這些湖泊壽命劇減。

①19世紀初,洞庭湖面積廣達6000多平方公裏。②1949年,面積縮減為4350 平方公裏的洞庭湖,仍是我國第壹大淡水湖。

③40年來,每年淤積在湖內的泥沙1.5億噸,湖底普遍淤高1-3米,最高達7-9.2米,加上大肆圍湖造田,使洞庭湖的面積和湖容都減縮了壹半以上,1984年洞庭湖的總面積只有2145平方公裏。④八百裏洞庭徒有虛名,於是把第壹大淡水湖的桂冠讓給了鄱陽湖。

⑤可惜,榮居全國第壹的鄱陽湖也同樣是厄運難逃,只不過相對洞庭湖,它的萎縮速度稍慢那麽壹點而已。⑥40年中,鄱陽湖由於造田和淤積,湖面縮小了1/5以上。

⑦湖北素稱“千湖之省”。⑧1949年時,面積超過0.5平方公裏的湖泊確實多達1066個。

⑨經過40年的水土流失和圍墾,只剩下了300來個,湖泊面積僅為先前的1/3,湖面銳減達6000平方公裏。⑩還有江蘇,幾十年來因圍墾損失湖面已達1600平方公裏。

這樣,長江中下遊的湖泊面積在50年代還有22000多平方公裏,到80年代只剩下12000平方公裏,減少了45.5%。曾經星羅棋布散珠碎玉般的湖泊,紛紛失去了它們那迷人的光澤。

據調查統計,僅洞庭湖、鄱陽湖、江漢湖群和雲南高原的湖泊,50年代以來由於圍墾和淤塞而喪失的淡水儲量就達350億立方米以上,超過了兩座擬建的三峽水庫的防洪庫容。還值得壹提的是,長江中下遊的許多湖泊已不再和長江相通連。

湖泊大量消失,嚴重影響了長江的行洪、蓄洪能力。每到汛期,滾滾洪水全靠大堤挾持,洪水水位高出兩巖數米到十數米。

40年來,為3600公裏長江幹堤和30000公裏支堤,投入了不知多少勞力和資金,完成土石方40多億立方米。長江的堤防工程遠遠超過了黃河堤防,而長江的洪水比黃河的洪水更為可怕,長江沿岸直接受洪水威脅的人口也比黃河沿岸多得多。

越窮越墾,越墾越窮;越險越加,越加越險。人把生態義務扔進長江,長江把人的生存權利沖進大海。

1.概括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2段10句話可分為幾個層次?用“∣”在下面序號中標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3.用橫線在文中標出總起來說明長江中下遊湖泊面積劇減的壹個句子。4.第3段使用的說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閱讀第4段,用簡潔的語言歸納湖泊大量消失有哪些危害。

(不超過4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本文最後壹句話的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本段文字***有5段文字組成,通讀全文後,首先要對文章的內容有壹個全面的了解。從總體上看,本文寫了兩部分內容:第壹是長江中下遊的湖泊面積由於水土流失圍湖造田而急劇減少;第二是湖泊大量消失而帶來的嚴重危害。

第壹部分內容包括前三個自然段。第壹段提出了後兩段所要說明的內容,即 “水土流失和圍湖造田使這些湖泊壽命劇減”;二、三段就以生動的事例,具體、確鑿的數據以及今昔的比較來說明這方面的內容。

第二部分包括四、五兩段,第四段主要從行洪、蓄洪能力的角度說明湖泊消失造成的嚴重危害,而第五段則從人的生存權利的角度更進壹步地指出了湖泊消失的危害的嚴重程度。 ①通過以上簡要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本文的主要內容就是“水土流失和圍湖造田致使長江中下遊的淡水湖泊大量消失,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②第2小題是讓我們分析第二段文字10句話之間的層次結構。 第二段主要是以事例和數字來說明“水土流失和圍湖造田使長江中下遊的湖泊壽命制減”這壹內容的。

這壹段中所舉的例子主要有四個:第壹是洞庭湖的例子;第二是鄱陽湖的例子,第三是湖北省湖面銳減的例子,第四是江蘇省湖面損失的例子。所以整個第二段的10句話就可以分為四層:①至④句是說洞庭湖的例子,⑤⑥句是說翻陽湖的例子,⑦⑧⑨句是說湖北省的例子,而⑩句則是說江蘇省的例子。

③第三小題的要求中說明是標出總起來說明長江中下遊湖面劇減的句子。通過以上對全文內容的總體分析,我們知道:文中的第二、三段是來說明長江中下遊湖面劇減的內容的,而其中的第二段又是舉了四個具體事例,並不是以總體上說明,那我們就可以從第三段落中找出符合題目要求的句子。

第三段中有四句話,其中第①句是以具體數字來說明湖面銳減這壹內容的,第②句則是寫湖泊的迷人景色業已不再的,第③句則是以洞庭湖、鄱陽湖、江漢湖群、雲南高原的湖泊為例說明的,也不是從總體上說明的,第四句不是說明湖泊面積問題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符合要求的句子是第①句。

④第三段中的四句話,第壹句中用了舉作比較、列數字的方法,通過具體,確鑿的數字以及今昔的比較突出說明了湖泊面積銳減這壹內容,而第三句則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⑤對第四段的內容前面已經有了簡要分析,具體歸納壹下湖面銳減的危害:前兩句說明。

5. 記敘文和說明文的閱讀題(各壹篇或兩篇)要有答案

壹、生存的地方 有兩個人在大海上漂泊,想找壹塊生存的地方。

他們找到了壹座無人的荒島,島上蟲蛇遍地,處處潛伏著危機,條件十分惡劣。 其中壹個人說:“我就在這裏了。

這地方現在雖然差壹點,但將來會是個好地方。 ”而另壹個人不滿意,於是他繼續漂泊。

他終於找到了壹座鮮花爛漫的小島,島上已有人家,他們是18世紀海盜的後裔,幾代人努力把小島建成了壹座花園。他便留在這裏做小工,很快就富裕起來,過得很愜意。

過了很多很多年,壹個偶然的機會,財大氣粗的他經過那座他曾經放棄的荒島,他決定去拜訪老友。 島上的壹切使他懷疑走錯了地方:高大的屋舍整齊的田疇,健壯的青年,活潑的孩子…… 老友因勞累而過早衰老,但精神仍然很好。

尤其當說起變荒島為樂園的經歷時,更是神采奕奕。最後老友指著整個島說:“這壹切都是我雙手幹出來的,這是我的小島。

”那個曾錯過這個地方的人,什麽話也說不出。 是的,生活就是這樣:有些人再辛苦、再困頓,但他奮鬥了,他是生活的主人;有些人再舒適、再富足,但他缺少艱難的創造和奮力的拼搏,他始終自豪不起來。

1.第二段的“他們”指哪些人?“把小島建成了壹座花園”中“花園”是什麽意思?2.第三段“島上的壹切使他懷疑走錯了地方”壹句承上啟下,照應了上文什麽語句?引出下文什麽內容?3.老友說“這是我的小島”。 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麽?4.來訪者過得很愜意,為什麽聽了老友的經歷什麽話也說不出?下文為什麽又說他始終自豪不起來?5.走人生的路就像在大海上漂泊。

結合文中兩個人的生活道路簡要談談妳打算如何尋找自己人生的立足點,開創全新的人生。 二、爺爺 由於營養不良,我們幾個孩子都很瘦弱。

歷歲時,我在壹家小商店裏當學徒工,那也是我平生第壹次嘗到蘋果的味道,盡管它又小又綠沒有成熟,上面還盡是洞,可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感覺到當初第壹次吃蘋果時那種“甘甜”的滋味。 那天,爺爺外出時遇到壹次鐵路事故,當時很多人都不管三七二十壹地趴在地上 *** ,等待醫生和救援人員。

爺爺卻自己折了壹根樹枝做拐杖,壹瘸壹拐地整整走了三個小時才回到家。 我很難描述爺爺剛踏入家門時,奶奶那復雜的臉色和心情。

先是擔心和心疼,而後突然壹陣暴怒壹個孩子將壹位隨訪病人的鐵路醫生帶進家裏,醫生仔仔細細為爺爺作了檢查,然後對他說:“恭賀妳,老人家,妳的健康狀況良好。”這時,我母親來了,她堅決地說爺爺至少是腦震蕩。

爺爺的表情卻未置可否。 醫生走後,奶奶和媽媽在床邊又開始教爺爺如何應付醫生和有關調查人員,爺爺只是機械地點頭。

鐵路出事故的消息傳到村裏以後,幾乎全村人都在等待著調查人員最後的善後處理工作。當鐵路上終於又來人時,爺爺似乎早已忘記家人的叮嚀,面含微笑迎接著來訪者,又不失時機地大談天氣和收成等。

當來訪者終於問到他哪裏受傷時,媽媽急忙指著頭向他暗示。 誰知爺爺卻不緊不慢地說:“我壹切很好。”

說罷臉上浮現出天使般的微笑,又說:“我如果有病,就是有 10萬元也治不好。”媽媽楞住了,奶奶尖叫著失望地從房子裏跑了出去,來訪者也發出壹陣莫名其妙的笑聲、嘆息聲。

當壹切又復歸平靜時,他們發給爺爺5000元錢——他成了全村最富的人。 但是爺爺在到死也沒明白為什麽人家要給他這麽多的錢。

1.概括事件的起因和結果。起因:結果:2.第壹段寫出了怎樣的家境?這對表現人物性格有什麽作用? 3.爺爺最突出的優良品質是什麽?4.文中寫我奶奶和媽媽的表現,她們這樣做的意圖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三、寂靜除夕夜 (1)每當___的鞭炮聲四起,絢麗奪目的焰火映亮夜空……我就會___地想起20年前的那個除夕夜。

(2)那是“文革”時期,父親壹夜之間被打成“現行反革命分子”。 (3)消息傳來,母親當即昏厥,待醒來已神誌不清,語無倫次。

這____的打擊個母親不知所措,她瘋了。 (4)和美之家壹下子抽去了兩根頂梁柱,剩下的,除了壹個年過半百的姥姥,就是我們幾個未成年的孩子了。

(5)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品學兼優的姐姐含淚放棄了學業——很快在小學當上了民辦教師,壹天可掙得5分工。

盡管如此,家裏依然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更痛苦的是,精神失常的母親還時不時對這個破敗之家來個毀滅性的摧殘。

她有個怪癖,平日安安靜靜不言不語,但只要壹看見人流淚或聽到鞭炮聲(後來由她誤會成槍聲),便歇斯底裏地大哭大鬧,摔碗,直至聲嘶力竭動彈不得。 (6)因此,姥姥常常囑咐我們,無論如何不能在母親面前流淚。

(7)春節臨近了,按鄉村規矩臘月二十三為小年,早放鞭炮敬拜祖先,而除夕夜吃年夜飯放鞭炮則是永年好運的預兆。早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姥姥心力交瘁,萬般無奈中將我們姐弟叫到跟前,吩咐道:妳們出去給家家戶戶磕磕頭、說說好話看能不能過小年不放鞭炮,三十再放,省得妳母親接二連三的發作,我實在是怕了。

(8)於是,姐姐帶著我們出發了。 (9)我們居住的院子前後約有九排七八十戶人家。

我們從頭壹排開始,每到壹戶姐弟四人便壹字兒排開,齊齊下跪,告訴她們母親的病情,乞求他們少放壹次鞭炮。就這樣我們不過走了十多戶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