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念俱灰的羅丹來到修道院做了壹名修士。壹天,院長發現羅丹正在用泥巴很隨意地捏壹些小人兒,那些精彩生動的藝術品把院長驚呆了。院長對羅丹說:“妳不該留在這裏,用妳的藝術去為上帝服務吧。”就這樣,羅丹重新投身藝術。
1891年,羅丹接受了法國文學家協會的壹份訂單,為已故文學大師巴爾紮克塑像。為了更好地完成作品,羅丹壹口氣制作了17尊巴爾紮克塑像,但都不滿意。壹天,羅丹正對著壹尊雕像思索,恰巧雕刻家布爾德爾來拜訪他,看到巴爾紮克的手被塑造得十分精彩,不由得贊嘆不已,並久久地凝視著這雙手。羅丹發現了這個情況後,做了壹件人們意料之外的事情——巴爾紮克原本完美的手消失了。羅丹堅持,“整體感高於壹切”,“假如某壹細節分散了觀者的註意力,哪怕它本身多麽優美動人,也要毫不留情地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