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連珠,也叫“五星聚”。古代用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同時出現在天空同壹方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常發生,所以古人曾認為它是祥瑞之兆。後人推廣到只要五行星各居壹宮相連不斷時就叫做“連珠”。
清代欽天監縮小其範圍,規定五行星的黃經相差小於45度時才叫“連珠”。面對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同現夜空的少見天象,有人稱之為“五星連珠”,這是不妥的。
廣東天文學會的專家認為:傳統所說的“五星連珠”是以地球為中心,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位於太陽的同壹側,其張角小於60度,並能被肉眼觀察到。五星連珠張角越小越難得、越小越好看。
產生原因
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說,五星連珠的發生就很容易解釋了。水星公轉壹周大約需要88天,金星需225天,火星687天,木星4333天,土星10760天,只要求出這幾個數字的最小公倍數,就是發生壹次五星連珠所需天數。
這個數字是壹個真正的天文數字,所幸古人五星連珠的要求並不高,只要五大行星的經度差不超過30度,甚至45度都算是五星連珠。在這樣的條件下,發生五星連珠現象就容易得多了。
在1995年出土的壹張漢代蜀地織錦護臂,曾記載了“五星連珠”的壯舉的八個漢隸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該織錦呈圓角長方形,長18.5厘米,寬12.5厘米,用“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為面料,邊上用白絹鑲邊,兩個長邊上各縫綴有3條長約21厘米、寬1.5厘米的白色絹帶,其中3條殘斷。
現為國家壹級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之壹。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遺址學術考察隊成員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壹處古墓中發現該織錦。收藏於新疆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