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ving通常稱為“卡賓”滑法
以下轉自“紅花梁”
Carving的英文原意是“雕刻”,”切開“的意思。 是指當我們把雪板滑過雪面時,山下板的內刃,山上板的外刃同時與雪面接觸,雪板的邊刃(edging)在雪面上切刻出兩條清晰且平行的溝來,這樣滑出的回轉弧理論上應該沒有任何搓雪的痕跡。采用這樣的技巧連續滑出的彎叫“卡賓彎”。 沒有壹點搓雪痕跡的卡賓彎在理論上是成立的,而在通常的滑行中,雪板絲毫都不搓雪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在理解什麽是卡賓彎的時候,只要將其理解成有少量搓雪的回轉弧即可。 這樣來理解卡賓彎的目的並不是將其與搓雪彎鮮明對比,而是強調在做滑彎運動過程中兩者並用做弧線運動的連續性。
?卡賓彎最早是由競技滑雪而來的滑雪技術,其歷史源遠流長,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高山滑雪世界杯賽上Ingemar Stenmark 作為為數不多的擅長使用卡賓技術的選手使用當時的雪板卡賓轉彎,其滑行方式威猛無比,受到了眾人的贊賞。而卡賓的技術在壹般的滑雪愛好者之間的普及卻是從卡賓板問世之後才開始的。腰線彎度深的卡賓板,自身的回轉能力高,與老板子相比,更易於卡賓,再加上增大身體內傾角度的技巧,這樣,卡賓彎的技術由此迅速普及開來。順便提壹下,雙板的Carving Skis是模仿單板板型而來的!
?那麽,在實際教學裏,我們所說的“卡賓彎”究竟是什麽樣的呢?在教學員學習滑雪時,如果采用卡賓的站姿和技巧滑出的彎,我們就稱之為“卡賓彎”。采用卡賓的站姿(有效利用內傾角度)能充分發揮卡賓板的特性(請參見“卡賓板的特性”壹文)滑出的彎更為合理。可能有的人會認為卡賓彎等於高速彎,其實不然。根據雪板的軟硬與長短,也可以低速卡賓。但是,就大小壹致的卡賓彎來說,從技術角度比較來看,高速滑行是更合理的的滑行方式。在實際教學裏,選擇相對短壹點的板子來低速卡賓,可以當作壹種練習手段來使用,學員在掌握了卡賓的基本技術後,再逐漸使用長板子來感受速度。
?做卡賓運動的要點是,連續轉彎時,雪板和我們的重心必須處於最佳平衡狀態。卡賓弧線時,雪板要立刃,滑雪者要從垂直角度對板子加壓,必須把板子蹬出弓型。為了實現身體對雪板加壓,需要保持必要的站姿來滑彎,並流暢的轉換方向進入下壹個彎,這才是完美的卡賓,這個必要站姿是我們要研究的對象。換句話說,為了滑出圓美的弧線,我們需要根據弧線的變化時刻註意上下,左右,前後的重心平衡。如何保持最佳卡賓站姿呢, 我個人的感覺是,在雪鞋裏,以外腳的大拇指為主,讓腳趾緊張 使外腳的腳掌內側均勻受力(註:還有壹種提法是讓腳心到腳後跟這段受力),而內腳的腳後跟下面作為加壓的受力點,在做連續的卡賓彎時,不能前後移動。學會這樣使用腳趾及腳掌,就可以實現時刻對板子從垂直方向加壓,順利滑出圓美的弧線。此外,重心轉換時(即換刃時)要將雪板的滑行軌跡和身體重心移動軌跡保持壹致,讓身體避免任何多余的小動作,這樣的體姿才能讓我們把彎轉的幹凈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