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25日,臺灣中華航空公司CI611班機在澎湖馬公外海上空失事,機上225人全部遇難。失事飛機為波音747-200型機,機齡超過22年。
2005年2月25日華航6.11空難事件的調查報告公布。報告認為,飛機後部的金屬疲勞造成機體在空中解體,這是導致此次空難的最大因素。
調查人員根據飛機座艙語音紀錄器與飛航資料紀錄器的記錄、雷達資料、客艙地板通氣閥開關位置、殘骸分布情況等,分析認為失事飛機在接近巡航高度時,很可能因機身後段底部之結構失效而發生空中解體。
在對失事飛機殘骸檢查時發現,機身殘骸後段底部被修理補片覆蓋的蒙皮上靠近補片邊緣處有疲勞損傷,其中包含壹條15.1寸長的主要貫穿裂紋,以及與其相鄰的多處損傷裂紋。經過對殘余強度的分析發現,失事飛機在正常操作負載情況下,當裂紋長度超過58寸時,裂紋附近結構的殘余強度已處於臨界極限,這是導致飛機空中解體的重大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