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蚩滅族的主要原因不是李承鄞,是因為皇帝。因為皇帝想開戰、想滅丹蚩,大皇子之死恰好給了他出兵的借口。所以罔顧大皇子之死的真相,任由二皇子搞了個假巴圖爾招供認罪糊弄過去,就為了把刺殺太子的罪名安給丹蚩,有理由名正言順對丹蚩出兵。
這壹點從皇後到高相到二皇子,甚至邊關的將領,個個都心中有數。只有李承鄞還不知道,以為是丹蚩人殺的大皇子。所以丹蚩滅亡是註定的。即使沒有李承鄞,無非打仗過程更漫長壹點,豊朝付出的代價更大壹點,甚至可能丹蚩也付出更大的代價,最後的族人也無法保活。
滅族之事並非因李承鄞而起,甚至主要帶軍領兵的二皇子都不是,他們不過就是那把刀而已。這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不會因為個人感情而影響,除非李承鄞當上皇帝,才能以個人意誌左右戰事。
作為李承鄞的身份和立場來說,他做的壹切是沒有錯的。錯就錯在他是豊朝的人,是豊朝的皇子。這是天生的立場。
如果李承鄞為了小楓放棄計劃,不繪制地圖給二皇子、不帶兵、不殺阿翁,結局會有改變嗎?不會。丹蚩還是會亡,阿翁仍然會死,只是經歷的時間更久,雙方傷亡更大,可能丹蚩連最後活著的人都保存不下。
李承鄞獲取不了戰功,二皇子獨攬戰功成為太子,而李承鄞繼續做壹個無權無勢的皇子或者拋下大哥和母親的仇恨冤屈陪小楓浪跡天涯。但是,丹蚩滅亡,小楓仍然要去豊朝和親嫁給二皇子。
這裏要說壹下李承鄞殺阿翁的事情,其實他殺阿翁可以算得上是壹種成全。為了給大哥報仇,為了邊境百姓的安寧,解救被擄的豊朝百姓,為了邁向太子之位的第壹步,在勢必要進行的戰事中,李承鄞必須要奪得戰功。但到最後進入鐵達爾王帳的時候卻對鐵達爾王說“妳若投降,我定保妳們不死”,這個“妳們”本意是包括鐵達爾王的。
這個時候的李承鄞應該還有點天真?鐵達爾王的下場只有2個,要麽被當場殺死,要麽被生擒、作為戰俘送往上京再由皇帝定奪,基本還是要死,就是不是死在他手上罷了。但是為了小楓,李承鄞還是想保他不死。這有多難,他不會不知道,但是他說出來的話,我相信他應該是會努力做到的。
可是鐵達爾王主動提出以自己的性命換取剩下丹蚩人的性命,李承鄞沈默許久還是答應了。他可以不答應,可以直接生擒,這樣他和小楓之間就還有回旋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