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麽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麽寫?下面是我整理的大班教案《幸福拍手歌》,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教案《幸福拍手歌》1設計背景
音樂能夠啟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對於幼兒來說,音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幸福拍手歌》是壹首美國歌曲,歌詞由日本的木村利人編寫的。原歌***有六段歌詞,除拍拍手之外,還有跺跺腳、拍拍肩等動作。為了讓幼兒有創作的機會,再設計中只出示兩段歌詞,其余的讓幼兒自己進行創編。第壹、第二樂句句尾都空出兩拍,讓演唱者表演動作,第三、四樂句密切相連,最後也空出兩拍作動作,所以這首歌曲非常適合律動表演,歌曲情緒熱烈歡快,富於感染力,連續的八分附點音符使歌曲更具舞蹈性。
活動目標
1、感受和掌握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並用富有感情(高興、快樂)的演唱《幸福拍手歌》。
2、根據已有經驗創編新歌詞,並根據歌詞發揮想象力創編動作。
3、感受歌曲愉快情緒,體驗與同伴遊玩的樂趣。
4、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重點難點
1、重點:幼兒對歌詞的理解及記憶。
2、難點:幼兒根據歌詞自主創作舞蹈動作。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幸福拍手歌》歌譜壹張、節奏圖譜壹張,《幸福拍手歌》Flash;
2、經驗準備:幼兒初步掌握附點音符。
活動過程
(壹)導入(采用情境導入法,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吸引幼兒的興趣。)
師:昨天晚上老師做了壹個好玩的夢,夢見老師和小朋友們在壹個美麗的花園裏,隨著歡快的音樂,唱著壹首很好聽的歌,唱著唱著就醒了。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這首歌叫什麽名字?
幼:想。(齊聲說)
師:這首歌的名字叫《幸福拍手歌》,現在老師把這首歌唱給小朋友們聽
師:小朋友們,這首歌好不好聽呀?
幼:好聽。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學?
幼:想。
(二)趣味遊戲,練習節奏,突破難點。
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運用了三個步驟,層層深入,帶領幼兒熟悉並掌握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為歌曲的學習做好滲透和鋪墊。
①出示節奏卡片,讓給幼兒分辨兩張卡片的不同,引導幼兒辨別帶附點八分音符;
②教師用帶附點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兩種不同節奏說出:如果感到幸福妳會做什麽!並用對比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分析帶附點音符的唱法有何變化。
師:小朋友們,妳們回想壹下,剛才老師唱《幸福拍手歌》的時候,是唱第壹種節奏還是第二種節奏呢?
幼:第壹種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壹起用手打帶附點八分音符節奏。
(幼兒基本掌握帶附點八分音符節奏後,師幼壹起做遊戲。教師用帶附點八分音符節奏節奏提問學生:如 .果感 .到 幸 .福妳 .會做 .什 麽?請幼兒用動作或語言來回答教師的提問。遊戲最後擴展到請幾個幼兒進行提問,其他幼兒自由做出回答,既熟悉了歌曲節奏,又為歌詞的創編做好了鋪墊。)
(三)學唱歌曲。
①播放鋼琴伴奏,教師再完整的唱壹遍歌曲。
師:小朋友們剛才聽到歌曲中,人們幸福的時候會做什麽呢?
幼:拍手、跺腳
②出示歌詞:在鋼琴伴奏下,教師用歌曲的節奏教幼兒念歌詞並引導幼兒做拍手、跺腳等動作(念兩遍)。
③分句教唱歌曲。重點教唱第三句,提示第四句和第三句緊密相連。每句都熟練之後,帶領幼兒完整地歌唱。
④展示《幸福拍手歌》視頻,讓幼兒欣賞,體驗歌曲的樂趣。
(四)創編歌詞和動作,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幼兒在創編中體驗快樂。
師:小朋友們,當我們感到幸福的時候出了拍手、跺腳。妳還會做什麽?請妳來做小小作詞家,創編歌詞,帶領大家進行歌唱表演。
(請2—3個幼兒發揮想象力,創編歌曲,教師在圖譜上填寫歌詞)創編完歌曲後,采用不同的分組,師生接唱、幼幼接唱等方式對創編後的歌詞進行演唱和表演。(教師提示幼兒要富有感情的歌唱)
(五)律動表演
師:小朋友們表現真出色!小朋友唱歌的時候,老師有壹種想跳舞的感覺,小朋友們想不想跟老師壹邊唱著這首歌壹邊跳圓圈舞呢?
幼:想
師:小朋友手拉手圍成兩個圓圈。裏圈的小朋友按順時針的方向走,外圈的小朋友按相反的方向走。在歌曲的空拍處停下,小朋友們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加上拍手、跺腳、拍肩、握手等動作。
結束:小朋友們,這個遊戲還不好玩?讓我們壹起來表演吧。
註:用樂器配伴奏
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樂器,也可以使用自己準備好的樂器。教師在這壹環節中先做示範,邊唱歌曲,邊用樂器為歌曲做伴奏,再引導幼兒用手中的樂器,邊唱歌曲邊為用樂器做伴奏。
師:小朋友們表現得真出色!瞧,老師都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什麽(打擊樂器)?小朋友們可以用這些樂器或者自己帶來的樂器為這首歌曲配伴奏,讓這首歌曲變得更豐富。
課堂小結
師:度過了快樂的四十分鐘,能告訴我妳們快樂嗎?幸福嗎?最後,請同學們配合老師用壹種特殊的方式結束我們的這節課,好嗎?
師:如果感到快樂妳就點點頭,
幼:點頭。
師:如果感到快樂笑壹笑吧,
幼:笑壹笑。
師:如果快樂就用行動把他表現出來吧,讓我們大家壹起說再見,
幼:再見!
教學反思
整個課堂下來,學生的情緒壹開始沒有調動起來,感覺課堂有點沈悶,好不容易開始學歌舞了,學生的情緒壹下子爆發,整個教室亂哄哄的,有點“群魔亂舞”的感覺。之後我想讓學生把歌詞記牢,有點強灌知識。多次練習中,我沒能夠更好的引導幼兒需要表達情感,另壹方面幼兒沒有掌握好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以後我會多加努力,改正過來的。
大班教案《幸福拍手歌》2活動前言:
春天到了,我們在幼兒園花園邊上學習拍手歌,拍手歌在園內飄蕩,美妙的歌聲夾雜著歡聲笑語,讓這個春天如此動人。通過本次幼兒園 教案讓孩子們了解到春天帶給我們的`歡樂,讓我們了解春天到了,希望就此播種,希望會慢慢發芽,最終會收獲果實。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通過身體模仿動作的練習,熟悉節奏,練習分聲部演奏打擊樂曲,並體會演奏效果。
2、培養節奏感和團結合作的 精神。
3、幫助幼兒了解蘇北民歌的特點,感受其活潑、歡樂的情緒。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壹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歌曲《幸福拍手歌》;課件《蘆葦》
2、磁帶、打擊樂器、動作說明圖;
活動過程:
(壹)聽音樂《幸福拍手歌》進入教室,教師帶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二)聯系生活,引導幼兒感受生活中的“節奏”。
1、教師模仿小狗的叫聲,提問:小狗是怎樣叫的?有什麽特點?
2、妳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叫聲是有節奏的?(青蛙、小貓、小雞……)
3、生活中還有那些聲音是有節奏的?(切菜、走路、門鈴……)。
(三)出示節奏譜,讓幼兒練習節奏。
小狗XXX∣XXX∣
青蛙XXXX∣XXXX
小貓X---∣X---∣
我們除了用手拍之外還可以用什麽樣的方式來表現節奏?
(四)讓幼兒聽音樂、看課件,理解感受音樂。
1、播放樂曲《拔根蘆柴花》,提問:聽完這首樂曲妳有什麽感受?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提問:看了這些圖片妳有什麽感受?教師 小結:我們看到的植物是蘆葦,它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蘆柴花,主要生長在蘇北地區,好聽的樂曲是蘇北民歌《拔根蘆柴花》,這首樂曲就是人們看到很美的蘆柴花才編的,所以叫拔根蘆柴花,後來人們也用這首樂曲表達豐收時的喜悅之情。
(五)出示樂曲節奏圖譜,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
1、教師引導幼兒熟悉節奏並練習動作。
2、將幼兒分成兩部分,師指揮練習節奏動作。
(六)組成“小小樂隊”,用樂器為樂曲伴奏。
1、教師出示三種樂器,請幼兒討論配樂 方案。
2、幼兒自由選擇樂器,教師指揮幼兒進行樂器演奏。
3、交換樂器看教師指揮練習樂器演奏,也可以請個小指揮。
(七)請“小小樂隊”面向觀眾演奏。演出結束,請“小小樂隊”退場。
大班教案《幸福拍手歌》3活動目標: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
2、創編新歌詞,並合著音樂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3、能較準確地演快唱連續的附點節奏,內心節奏感得到強化。讓我們壹起來看壹看,它是誰?(出示小綿羊圖片)。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放音樂《幸福拍手歌》,讓幼兒熟悉主要旋律。
2、節奏練習:讓幼兒練習(氣氣、嘭嘭)為《幸福拍手歌》的主要節奏型做準備。
3、物質準備:四張動作圖畫,在唱歌中模仿。
活動過程:
(壹)導入活動
教師以圖片小羊引起幼兒的觀賞興趣,引出幸福的話題。
老師:"今天老師請了壹位好朋友,在好朋友出來之前,我們先來壹個熱身練習,跟著老師壹起做。"
打氣氣氣,放炮嘭嘭
讓幼兒練習(氣氣、嘭嘭)為《幸福拍手歌》的主要節奏型做準備。
老師:"做完熱身練習,讓我們壹起來看壹看,好朋友是誰?"教師出示小羊的圖片
小羊:"小朋友們好。"
幼兒:"小羊好。"
老師:"小羊,妳幸福麽?"
小綿羊:"我幸福。"
老師:"那妳的幸福是什麽?"
小綿羊:"我的幸福就是天天聞到綠草的清香。"
老師:"小朋友,妳們的幸福是什麽?"(幼兒自由說)
老師:"我請舉手的小朋友回答。"(被點名的小朋友回答,2個。老師要仔細聽,適當重復小朋友的話或者添加壹些話)
老師:"A的幸福是……說的真好請坐,誰還有不同的幸福(老師舉手示意),B妳來說(把小朋友回答)。"
老師:"妳的幸福是……說的真好,妳們認為A與B的幸福好不好?"
幼兒:"好。"
老師:"當妳感到幸福的時候,妳會用什麽樣的方式來表達?下面,讓我們壹起來聽壹首歌曲,聽完後請告訴我這首歌裏是怎樣表達幸福的?要認真聽哦。"
放幸福拍手歌
(二)聽賞活動
教師放完音樂開始提問
老師:"音樂結束了,誰能告訴我這首歌裏是怎樣表達幸福的?"(小朋友舉手回答)
老師:"我請C來說。"
幼兒:"……"
如果幼兒只回答了壹個答案,教師繼續提問
老師:"回答真確,請坐。誰還聽到了不同的答案。"(小朋友舉手回答)
如果幼兒把答案都說出了。
老師:"妳們說他說的對不對(幼兒回答),他把答案都說出來了,真棒,請坐。"
老師:"妳們想不想學這首歌。"
幼兒:"想。"
老師:"那先聽我唱壹遍。"(看PPT唱)
老師:"小朋友起立,跟著老師壹起來學這首歌,在唱的時候再加上壹些動作好不好?"(放音樂)
老師:"學的真不錯,請坐,大家都學會這首歌了麽?"
幼兒:"學會了。"
(三)創編遊戲
老師:"那麽接下來,我要增加難度了,讓我們壹起來學習創編歌曲。"
首先老師提問
老師:"老師想要問小朋友,如果感到幸福除了拍手和跺腳,妳們還會做什麽呢?"(幼兒自由回答)
老師:"小朋友想到的這些動作和事情都很棒,那我請小朋友將這些動作用我們新學的歌唱出來好不好。"
教學反思:
我設計本次活動,上的是壹節音樂活動課,讓孩子們在快樂的節奏活動中感受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同時孩子們也非常樂於參與,因此本次活動孩子們配合的非常好,但是也有少數部分孩子不參與,表現出了對節奏的不敏感,這是正常的,因為,節奏在生活當中無處不在,孩子們動作發展參差不壹,尤其是男孩子的動作不太和諧,這並不代表孩子不喜歡參與,雖有壹點困難,但是我還是能耐心的告訴他,並且把速度放慢到適於接收的速度上,這樣孩子們就可以慢慢跟上來,體會到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相信孩子們壹定會快樂的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