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寫法如下:
ɑ:壹筆左半圓,二筆豎右彎,占中格;o:壹筆圓左上起筆,占中格;e:壹筆橫再左半圓,占中格;i:壹筆豎,二筆點,占上中格;u:壹筆豎右彎,二筆豎,占中格;ü:壹筆豎右彎,二筆豎,三筆點,四筆點,占上中格;
y:壹筆右斜,二筆左斜,占中下格;w:壹筆斜下斜上,二筆斜下斜上,占中格;b:壹筆豎,二筆右半圓,占上中格;p:壹筆豎,二筆右半圓,占中下格;m:壹筆豎,二筆右彎豎,三筆右彎豎,占中格;f:壹筆左彎豎,二筆橫,占上中格;
d:壹筆左半圓,二筆豎,占上中格;t:壹筆豎右彎,二筆橫,占上中格;n:壹筆豎,二筆右彎豎,占中格;l:壹筆豎,占上中格;ɡ:壹筆左半圓,二筆豎左彎,占中下格;k:壹筆豎,二筆左斜右斜,占上中格;h:壹筆豎,二筆右彎豎,占上中格;
h:壹筆豎,二筆右彎豎,占上中格;j:壹筆豎左彎,二筆點,占上中下格;q:壹筆左半圓,二筆豎,占中下格;x:壹筆右斜,二筆左斜,占中格;z:壹筆橫左斜橫,占中格;c:壹筆左半圓,占中格;s:壹筆,占中格;r:壹筆豎,二筆右上彎,占中格;
漢語拼音介紹:
是中華人民***和國官方頒布的漢字註音拉丁化方案,是指用《漢語拼音方案》中規定的字母和拼法拼成壹個現代漢語的標準語音即普通話的語音音節。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壹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公布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準ISO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采用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是壹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中華人民***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壹規範,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根據這套規範寫出的符號叫作漢語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