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同窗舊事的回答如下:
今年46歲的肖遠海是湖南省東安縣伍家橋鎮人。他平常不抽煙,不喝酒,只有壹個愛好,那就是喜歡讀書看報。
他不但每天都要收看《新聞聯播》,還自費訂閱了兩份報紙,《參考消息》更是期期必買。村裏人都笑他“假作”,還送給他壹個綽號壹“政策迷”。
2004年6月,肖遠海的家鄉遭遇了30年壹遇的特大洪災。他家的房子由於處於地勢低窪的河灘地,結果被洪水沖垮了。
洪水退後,在當地政府和親戚朋友的幫助下,這年年底,他家搬進了重建起來的新房,卻因此欠下了近3萬元的債務。小意外大商機為了盡早還清債務,2005年春節過後,肖遠海來到湖南省永州市區壹個基建工地打工。
在那裏,工作很辛苦,生活也很枯燥,可肖遠海每天晚上下班後都要到附近的小商店看《新聞聯播》,或買上壹份報紙看看。每天買報紙雖然花費不多,日積月累卻也是壹筆不小的花銷。
後來,他發現工地附近有壹家廢品收購站,每天都能收到大量的廢舊報紙,而這兒的老板又跟他是同鄉,他就每天下班後到廢品收購站去看壹會兒“免費書報”。
有壹天,肖遠海在這家廢品收購站看報時,壹個中年人推著板車來賣破爛。肖遠海發現這些破爛裏夾雜著許多長短、粗細完全壹樣的鋼筋。
他壹楞,心想這不是窗子上的鋼筋嗎?看外表,起碼也有七八成新,怎麽當廢品賣了呢?壹打聽,得知這些鋼筋果然是從窗子上拆下來的。
中年人見他壹臉的驚訝,笑了笑說:“這有什麽奇怪的?現在城裏不僅經常搞拆遷,還時興幾年就裝修壹次房子,誰還在乎拆下來的這些舊門窗呀,因此常常砸爛了當廢品賣。不瞞妳說,我收購的門窗有些幾乎是全新的!”
看著這些七八成新的鋼筋,肖遠海心想:自己新房窗子上的鋼筋,未必比這些當作廢品賣的舊鋼筋要好多少啊!早知道城裏有拆除下來的舊門窗,自己買回去再利用,那該省多少錢啊!
2005年8月,肖遠海所在的工程隊轉到壹個舊城改造項目工地,負責拆除改造街道的20多棟民房。短短幾天,20多棟民房被全部拆除。
望著工地上堆成小山似的木門、鋁合金窗、防盜門和防盜窗,肖遠海突然想起他表妹家兩年前建了壹棟兩層樓的新房,因為錢不夠,二樓至今全都開著天窗,壹扇門窗都沒有安裝。
他立刻找到壹部公用電話,撥通了表妹家的電話。聽說城裏工地上有完好的舊門窗,且價格極便宜,表妹高興得立刻把家裏的門窗尺寸報給了肖遠海。
第二天壹早,肖遠海就找到工地的包工頭,說他的壹個鄉下親戚想托他挑選壹些舊門窗,運回農村去建房。
包工頭揮揮手說:“妳自己挑吧,挑好了按廢品價格結算。”結果,肖遠海挑選了10扇鋁合金窗和5扇木門,只花了400多元錢。他在心裏算了壹筆賬:這些門窗如果購置全新的,最少要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