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百度漢語
[讀音][yǎn ěr dào líng]
[解釋]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出處]《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聞之;悖也。”
[例句]個人主義嚴重的人,常常會幹出~的蠢事,這又有什麽奇怪呢!
[近義]自欺欺人
[反義]開誠布公
成語故事
從前,有壹個人很愚蠢又很自私,他還有壹個愛占便宜的壞毛病。凡是 他喜歡的東西,總是想盡辦法把它弄到手,甚至是去偷。有壹次,他看中了壹家大門上掛的鈴鐺。這只門的鈴鐺制作得十分精致, 好看,聲音也很響亮。他想,怎麽樣才能弄到手呢?最後決定,把它偷走。 他知道,只要用手去碰這個鈴鐺,就會"叮零叮零"地響起來。門鈴 壹響,耳朵就會聽到鈴鐺的響聲,有了響聲,就會被人發現了。那可就得不 到鈴鐺了。那怎麽辦呢?
他突然想出了壹個辦法。他認為,門鈴壹響,耳朵就會聽見了 ,如果把自己的耳朵掩住,不是就聽不見了麽?於是,他自作聰明地采用這 個方法去偷門鈴。 有壹天晚上,他借著月光,躡手躡腳地來到這家大門前。他伸手 向上摘鈴鐺,但是,門鈴掛得太高了,怎麽也夠不著,他只好掃興地回來了。 回到家,他又想該怎麽辦呢?
他想叫鄰居聾子壹起去偷鈴鐺,踩著他的肩膀就能夠摘到鈴鐺了。 可是又怕別人不幹,不和他壹起偷東西,只好自己踩著凳子摘鈴鐺吧。 第二天晚上,他帶著凳子,又躡手躡腳地來到這家大門口。他踩 著凳子,壹手掩住自己的耳朵,壹手摘這只鈴鐺。誰知他剛碰到鈴鐺,鈴鐺響了, 這家主人發覺後,就把他抓住了。因為別人的耳朵並沒有被掩住,仍然能 夠聽到鈴鐺的響聲。
故事就是這樣了,到最後,他也沒有得到鈴鐺,反而別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