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晚上或是初壹早晨的時候打最好。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壹種方式。古時“拜年”壹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
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電話拜年、短信拜年、網絡拜年等 。
拜年的時間壹般為初壹至初五,過了臘月初八就走親訪友多被視為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後、十五之前走親訪友為拜晚年 。早年和晚年都屬避免遺憾的應急或補救性質,民間有諺語: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賀年卡是很多人首選的拜年方式,尤其以學生居多。卡通的、立體的或者帶音樂的,小小的賀卡能夠變幻出許多不同的花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拜年方式層出不窮,當年的“流行元素”小賀卡已經漸漸退出了拜年市場 。
雖然通訊手段日益發達,可還是會有許多人選擇打電話拜年? 。
發短信拜年,壹下子能發給幾十個上百人,既省心又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