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關於枇杷滿枝頭的詩句

關於枇杷滿枝頭的詩句

1.與枇杷有關的詩句

1、天平山中

明代:楊基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壹路鶯啼送到家。

譯文:細雨蒙蒙打濕了楝花,在南風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樹的果實都慢慢變熟了。順著山路慢慢地走著,竟不知路途遠近。沿路的黃鶯鳴叫著把我送到了家。

2、初夏遊張園

宋代:戴復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壹樹金。

譯文:小鴨在池塘中或淺或深的水裏嬉戲,梅子已經成熟了,天氣半晴半陰。在這宜人的天氣裏,邀約壹些朋友,載酒宴遊了東園又遊西園。風景如畫,心情格外舒暢,盡情豪飲,有人已經醉醺醺了。園子裏的枇杷果實累累,像金子壹樣垂掛在樹上,正好都摘下來供酒後品嘗。

3、寄蜀中薛濤校書

唐代:王建

萬裏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裏閉門居。

掃眉才子於今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譯文:在萬裏橋畔住著壹位很有才華的歌妓,枇杷花環繞著她的住宅,在那枇杷花叢中,她閉門深居。像她那樣有才華的女子,在今天已經很少了,即使那些能完全領略文學高妙意境的人,總也有點不如她。

4、滿江紅·山居即事

宋代:辛棄疾

幾個輕鷗,來點破、壹泓澄綠。更何處、壹雙鸂鶒,故來爭浴。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有飛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滿,秧新谷。閑日永,眠黃犢。看雲連麥壟,雪堆蠶簇,若要足時今足矣,以為未足何時足。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杷熟。

譯文:幾只輕盈的鷗鳥飛來,把滿湖碧綠澄澈的湖水都擾動了。還有不知哪裏來的壹雙紫鴛鴦,也故意加進來逐水嬉戲,爭鬧不休。我壹面細讀《離騷》,壹面舉杯痛飲;在飽看翠竹之余,也不推辭各種肉食關味。附近還有壹道瀑布,猶如明珠飛濺,供我觀賞,它不停地傾瀉著,日日足有三千斛。

春天,雨水豐足,新播下的谷種長出了碧綠的秧苗;進入農閑的時節,小黃牛懶散地打著瞌睡。地裏的麥子熟了,有如連綿不斷的黃雲;蠶房裏白花花的新繭簇擁著,恰似堆堆白雪。

哎,若是要追求人生的富足,眼前已經可以滿足了;如粟壞帶不滿足 那什麽時候井滿足夠。幾位老農見我閑著沒事,就邀我到東園去走走,說是枇杷已經熟了。

5、怨郎詩

兩漢:卓文君

壹朝別後,二地相懸。

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十裏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桿。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壹世,妳為女來我做男。

譯文:自從我們分別,兩個人的心思差別可真大啊。當時只說三四個月後就相見,誰能想到如今已五六年。沒有心情彈七弦古琴,也不想去寄書信。精致的連環玉斷裂了,我在長亭裏等妳等得望眼欲穿。即使我有壹百個心思在想妳,有壹千個掛念系在妳身上,也只是無可奈何地責怪妳。

內心有萬語千言說都說不完,可妳不在身邊我百無聊賴,徒勞地倚遍欄桿。在重陽節登高時看到孤零的大雁,在中秋時月亮圓滿我們卻沒有團圓。七月半的時候我持燭燒香問蒼天,六月的三伏天那麽熱,人們都在搖扇子,可我的心卻是寒冷的。

五月石榴花開紅似火,偏偏遇上壹陣陣的冷雨澆打花朵。四月的枇杷還沒有成熟,我就在對著鏡子心煩意亂了。春光奔走忙,三月的桃花雕落隨水流婉轉。二月的風箏斷了線,飄零無依真可憐。唉,我的郎君啊,多想下壹世妳做妾來我為郎。

2.誰知道有關於”枇杷”的詩句

山枇杷

唐白居易

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

火樹風來翻絳艷,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山枇杷花二首

唐白居易

萬重青嶂蜀門口,壹樹紅花山頂頭。

春盡憶家歸未得,低紅如解替君愁。

葉如裙色碧綃淺,花似芙蓉紅粉輕。

若使此花兼解語,推囚禦史定違程。

衛明府寄枇杷葉以詩答

唐司空曙

傾筐呈綠葉,重疊色何鮮。

詎是秋風裏,猶如曉露前。

仙方當見重,消疾本應便。

全勝甘蕉贈,空投謝氏篇。

題枇杷樹

唐羊士諤

珍樹寒始花,氛氳九秋月。

佳期若有待,芳意常無絕。

裊裊碧海風,蒙蒙綠枝雪。

急景自餘妍,春禽幸流悅。

山枇杷

唐元稹

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潑血。

往年乘傳過青山,正值山花好時節。

壓枝凝艷已全開,映葉香苞才半裂。

緊搏紅袖欲支頤,慢解絳囊初破結。

金線叢飄繁蕊亂,珊瑚朵重纖莖折。

因風旋落裙片飛,帶日斜看目精熱。

亞水依巖半傾側,籠雲隱霧多愁絕。

綠珠語盡身欲投,漢武眼穿神漸滅。

秾姿秀色人皆愛,怨媚羞容我偏別。

說向閑人人不聽,曾向樂天時壹說。

昨來谷口先相問,及到山前已消歇。

左降通州十日遲,又與幽花壹年別。

山枇杷,爾托深山何太拙。

天高萬裏看不精,帝在九重聲不徹。

園中杏樹良人醉,陌上柳枝年少折。

因爾幽芳喻昔賢,磻溪冷坐權門咽。

赴嘉州過城固縣,尋永安超禪師房

唐岑參

滿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見具袈裟。

漢王城北雪初霽,韓信臺西日欲斜。

門外不須催五馬,林中且聽演三車。

豈料巴川多勝事,為君書此報京華。

田舍

唐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

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

送故人赴江陵尋庾牧

唐韓翃

主人持節拜荊州,走馬應從壹路遊。

斑竹岡連山雨暗,枇杷門向楚天秋。

佳期笑把齋中酒,遠意閑登城上樓。

文體此時看又別,吾知小庾甚風流。

寄蜀中薛濤校書

唐王建

萬裏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裏閉門居。

掃眉才子於今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初夏遊張園

宋戴敏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壹樹金。

3.關於枇杷的古詩

1、摘盡枇杷壹樹金 宋 戴敏 《初夏遊張園》2、南風樹樹熟枇杷 明 楊基 《天平山中》3、況對東溪野枇杷 唐 白居易 《山枇杷》4、滿寺枇杷冬著花 唐 岑參 《赴嘉州過城固縣,尋永安超禪師房》5、枇杷門向楚天秋 唐 韓翃 《送故人赴江陵尋庾牧》6、笑楊梅、不數枇杷 宋 王以寧 《滿庭芳·山聳方壺》7、枇杷熟 宋 辛棄疾 《滿江紅 山居即事》8、夢破枇杷香滿袂 宋 魏了翁 《江城子·夢隨瘦馬渡晨煙》9、夏首薦枇杷 唐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10、山枇杷 唐 元稹 《山枇杷》11、山枇杷 唐 元稹 《山枇杷》12、枇杷洲上紫檀開 唐 毛文錫 《攤破浣溪沙·春水輕波浸綠苔》13、枇杷映黃 元 韓奕 《四字令·茶蘼送香》14、枇杷已熟粲金珠 宋 蘇軾 《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15、橙橘枇杷 魏晉 曹植 《樂府》16、卻是枇杷解滿盤 宋 陸遊 《山園屢種楊梅皆不成枇杷壹株獨結實可愛戲作》17、無核枇杷接亦生 宋 陸遊 《雜詠園中果子》18、枇杷橘栗桃李梅 漢 劉徹 《柏梁詩》19、飛傍枇杷索荔枝 元 楊維楨 《冶春口號七首》20、枇杷子熟煙冥冥 宋 艾性夫 《留客》21、剩枇杷壹樹 清 朱彜尊 《夢芙蓉·日長深院裏》22、鄉果足枇杷 宋 陳襄 《舟次巴峽》23、摘盡枇杷壹樹金 宋 戴復古 《初夏遊張園》24、枇杷壓枝杏子肥半青半黃朝出賣 宋 範成大 《夔州竹枝歌九首》25、枇杷昔所嗜 宋 範成大 《兩木》26、枇杷兩高樹 宋 韓維 《同曼叔遊高陽山》27、隔壟枇杷得擅香 宋 洪咨夔 《尋梅》28、應是枇杷並檜柏 宋 華嶽 《三友亭》29、五月枇杷黃似橘 宋 梅堯臣 《依韻和行之枇杷》30、五月枇杷實 宋 梅堯臣 《隱靜遺枇杷》31、枇杷甘橘薦清◇ 宋 歐陽修 《樂哉襄陽送劉太尉從廣赴襄陽》32、細雨枇杷熟 宋 舒嶽祥 《四月二十四日雨中分酒餉山友》33、暗窗秀枇杷 宋 蘇籀 《大塢山寺》34、枇杷作客兒 宋 田從易 《寄荔枝與盛參政》35、枇杷盛滿箱 宋 項安世 《二十八日行香即事》36、枇杷著子紅榴綻 宋 張耒 《四月二十日書二首》37、枇杷隔歲花 宋 趙蕃 《冬日雜興》38、枇杷雪洗青 元 成廷珪 《夜過吳江聖壽寺宿復中行方丈》39、枇杷黃盡客窗枝 明 施敬 《寄伯瞻》40、枇杷明日進留都 明 吳鼎芳 《竹枝詞四首》。

4.形容果實掛滿枝頭用什麽詩句最貼切

標題:兩頭纖纖

年代:唐

作者:雍裕之

體裁:七絕

內容:--------------------

兩頭纖纖八字眉,半白半黑燈影帷.

腷腷膊膊曉禽飛,磊磊落落秋果垂.

標題:送徐道人東遊

年代:唐

作者:尚顏

體裁:五律

內容:--------------------

長安人擾擾,獨自有閑心.海上山中去,風前月下吟.

引猿秋果熟,藏鶴曉雲深.易姓更名數,難教弟子尋.

5.形容“果實掛滿枝頭”用什麽詩句最貼切

形容“果實掛滿枝頭”用以下詩句最貼切:1. 《兩頭纖纖》唐 雍裕之 兩頭纖纖八字眉,半白半黑燈影帷.腷腷膊膊曉禽飛,磊磊落落秋果垂.2. 《送徐道人東遊》唐 尚顏 長安人擾擾,獨自有閑心.海上山中去,風前月下吟.引猿秋果熟,藏鶴曉雲深.易姓更名數,難教弟子尋.3. 《和吳處士題村叟壁》唐 李鹹用 因閱鄉居景,歸心寸火然。

吾家依碧嶂,小檻枕清川。遠雨籠孤戍,斜陽隔斷煙。

沙虛遺虎跡,水洑聚蛟涎。糲曲芟汀蓼,甘茶挈石泉。

霜朝巡栗樹,風夜探漁船。戲日魚呈腹,翹灘鷺並肩。

棋尋盤石凈,酒傍野花妍。器以鋤為利,家惟竹直錢。

飯香同豆熟,湯暖摘松煎。睡島鳧藏足,攀藤狖凍拳。

淺茅鳴鬥雉,曲枿嘯寒鳶。秋果楂梨澀,晨羞筍蕨鮮。

衣蓑留冷閣,席草種閑田。椎髻擔鋪餉,龐眉識稔年。

嚇鷹芻戴笠,驅犢筱充鞭。不重官於社,常尊食作天。

谷深青靄蔽,峰迥白雲纏。每憶關魂夢,長誇表愛憐。

覽君書壁句,誘我率成篇。4. 《閑坐看書,貽諸少年》唐 白居易 雨砌長寒蕪,風庭落秋果。

窗間有閑叟,盡日看書坐。書中見往事,歷歷知福禍。

多取終厚亡,疾驅必先墮。勸君少幹名,名為錮身鎖。

勸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我心知已久,吾道無不可。

所以雀羅門,不能寂寞我。5. 《放猿》唐 王仁裕 放爾丁寧復故林,舊來行處好追尋。

月明巫峽堪憐靜,路隔巴山莫厭深。棲宿免勞青嶂夢,躋攀應愜白雲心。

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徹曉吟。作者:1. 雍裕之:唐朝人(約公元八壹三年前後在世)字不詳,蜀人。

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憲宗元和中前後在世。有詩名。

工樂府,極有情致。貞元後,數舉進士不第,飄零四方。

裕之著有詩集壹卷, 《新唐書藝文誌》傳於世。2. 尚顏:[唐](約公元八八壹年前後在世)[約公元八八壹年前後在世]俗姓薛,字茂聖,汾州人。

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中和初前後在世。出家荊門。

工五言詩。尚顏著有詩集五卷,(《文獻通考》作供奉集壹卷。

此從《全唐詩》)傳於世。3. 李鹹用:唐,生卒年不詳。

族望隴西(今甘肅臨洮)。習儒業,久不第,曾應辟為推官。

因唐末亂離,仕途不達,遂寓居廬山等地。生平事跡散見宋楊萬裏《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齋書錄解題》卷壹九、《唐才子傳》卷壹〇《殷文圭》附。

鹹用工詩,尤擅樂府、律詩。所作多憂亂失意之詞。

為善寫"征人淒苦之情",有"國風之遺音,江左之異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則詆為"氣格卑下"(《唐才子傳》)。

與修睦、來鵬等有交誼,時有唱酬。作詩頗多,《直齋書錄解題》卷壹九著錄《披沙集》6卷。

《全唐詩》存詩3卷。4.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與元稹***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5. 王仁裕:生於唐僖宗廣明元年(公元880年)、秦州上邽(甘肅天水)人的王仁裕(字德葷),正處於唐末這樣壹個大分裂的時代。公元905年的秦州,處於攻殺鳳翔節度使李昌符、自己做了節度使並且自封為"隴西郡王"、"歧王"的李茂貞的天地,這時王仁裕二十六歲,為李茂貞屬下秦州節度使李繼祟幕僚--秦州 節度判官。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走上了在前蜀、後唐、後晉、後漢為官,官及翰林學士、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太子少保的仕宦生涯,同時也開始了他勤勉治學、賦詩作文的創作歷程, "有詩萬余首,勒成百卷"(《舊五代史·王仁裕傳》)。參考資料360知道:。

6.形容果實累累壓枝頭的詩句有哪些

形容形容果實累累壓枝頭的詩句有很多,下面就舉壹首詩作為例子:《觀 刈 麥》作者: 白居易 朝代:唐朝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觀刈麥》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詩描寫了麥收時節的農忙景象,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於詩人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壹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

在寫作手法上,詩人將全景式刻畫與特定人物描寫相結合,夾敘夾議,使全詩成為壹個有機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