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宋教仁為何被刺殺?

宋教仁為何被刺殺?

宋教仁是中國“憲政之父”,為中國的革命運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然而這位偉大的革命運動者,最後卻因為刺殺,年僅三十二歲便英年早逝,引起社會各界壹片嘩然。

宋教仁被刺殺的時候,國民黨剛剛在1913年的中華民國國會上獲勝。宋教仁正想以黨首身份組閣,卻突然遭遇了刺殺。

在孫中山等人的提議下,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公布《臨時約法》,主張實行責任內閣制,想要借此來擴大總理的權利,限制總統的權力。然而當總理的位置就要落到宋教仁手中的時候,宋教仁就被刺殺了。

孫中山為了防止袁世凱破壞約法,孫在提出辭職時附加了三個條件: 第壹,臨時政府設在南京,好削弱袁世凱和北方封建勢力的聯系;第二,新大總統在南京就任的時候,大總統才辭去職務; 第三,新大總統必須遵守《臨時約法》。

當時國民黨內宋教仁主張法式責任內閣,支持袁世凱當總統。而孫中山主張實行美式總統制,想獨攬大權,積極討伐袁世凱。兇手應桂馨是***進會的頭目,曾擔任陳其美滬軍都督府諜報科科長、孫中山臨時政府代理庶務長,而袁世凱向來不涉江湖與黑社會。孫中山等人身兼革命家和青洪幫黑社會勢力的雙重身分,民國初年,暗殺政敵是他們的常用手段。

1917年正值袁世凱約宋教仁赴北京商談,因為當時的宋教仁作為民主的代表人士。但是在上海火車站,宋教仁被刺殺。據記載宋教仁死後雙目不瞑,眼睛中還有淚花。這句話基本可以讓我們明白,誰最有可能刺殺宋教仁,這個人應該就是孫中山。而且為了當時的革命,宋教仁確實不應該去見袁世凱。因為袁世凱稱帝的野心已經暴露,袁世凱召見宋教仁,無非就是要利用宋教仁的影響力,達到削弱孫中山權力的目的。

宋教仁被刺殺的原因似乎就是上海灘流氓想討好袁世凱謀升官發財,但從前兩點分析來看,僅是洪述祖與應桂馨二人謀劃,或許並非袁世凱本意,趙秉鈞與宋教仁稱兄道弟似乎也無動機。

而洪述祖其人倒是很差勁,為了討好袁世凱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把妹妹送給袁世凱做妾來攏關系(這也是袁世凱沒殺他的原因之壹吧),所以他會使出這種喪心病狂的拍馬屁手段也是很有可能的。並且從宋教仁臨終仍致信袁世凱這點來看,也似乎能洗脫袁世凱的嫌疑,僅僅是手下人妄揣聖意而做了過火的事。

袁、趙雖然並非刺宋主謀,他們與洪、應有著復雜關系。刺宋案發生後,袁為了避免案情沖擊其競選正式大總統,不僅放走了洪,而且阻止趙出庭應訊,這就使袁、趙105年來壹直難以擺脫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