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現代生物技術、雜交技術、物聯網技術、智能機械自動化技術、新型作物栽培技術等手段進行農業生產,都可以稱為高科技農業。
生物技術:微觀層面,從植物的遺傳信息,微生物等方面對植物進行基因的改良,如進行雜交育種,太空育種,基因優選等。
物聯網技術:利用先進的傳感器設備,對植物生長的各個環境因子進行精準監測,並實時控制環境變量,達到作物所需要的最佳環境狀態,如植物工廠。
智能機械自動化:機械化作業、農業機器人、果蔬自動采摘等。
新型作物栽培技術:無土栽培、霧化栽培、立體農業等。
擴展資料:
1、無土栽培
現在無土栽培在種植業已經是比較常見的種植模式了,無土栽培是指不使用土壤,將幼苗栽培在營養基中。然後使用營養液當做植株的土壤,營養液中也包括了植株生長所需的充分營養。
讓植株脫離土壤也可以良好的生長,完成整個生育期。無土栽培又分為基質栽培和水培霧培等三種方式,目前最常見的是水培的方式。蔬果花等作物都非常適合無土栽培的種植模式。
2、立體化栽培法
墻體栽培又叫做立體化栽培法,它能夠盡可能的利用土地面積,在保證基本栽培方式的同時提高種植面積,進壹步增加產量。將管道建立在墻壁上,並在管道中放置基質通過管道提供作物生長的養分。
不僅能夠保證作物生長不受影響,還能夠提高土壤的利用率,並且有壹定的觀賞價值。這種種植模式適合種植花卉與薔薇科或葫蘆科的蔓生水果。
3、設施農業
設施農業其實與大棚種植差不多,但是不同的是大棚種植需要人工調控溫度。而設施農業是由人工智能控制的,有著自動化的功能,例如可以自動通風換氣,調控大棚溫度,施肥澆水等。
只要是在傳統種植模式中需要做的工作,全部可以由設施農業自動完成。並且有精準的數據隨時調整種植環境,這就是傳說中的“科學種植”。不過設施農業的成本較高,普及程度不高,不建議普通種植戶使用。
百度百科-高科技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