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來
新密 以山為名
鄭州市西南部的新密市,在西周滅商之後是密國和鄶國所在地。密國是以密山為名,密山以“密”為名,是因為這裏山的形狀像座宏大的殿堂,古代山形如堂者稱為“密”。
後來鄭國滅掉了鄶國,並將原來的密國故城更名為新密邑。韓國滅鄭後,擁有此地。從春秋戰國到秦朝滅亡,壹直沿用“新密”這個地名。
西漢在縣城東南置密縣。此後東漢、曹魏等歷代王朝均設密縣建制。
新密歷史沿革
新密市的歷史沿革
新密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溱洧二水世世代代孕育著新密市的人民。三皇之世的伏羲氏和五帝時的黃帝、祝融、鄶國,西周時的密國及春秋早期鄭國均在此立國建都。以後歷朝歷代雖隸屬屢有變更,縣治兩次搬遷,然而“密”名壹直沿用至今。
三皇之世初為伏羲女媧之故裏,後為炎帝所伐之補遂。
河南大學教授、全國民俗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振犁先生對“浮戲山”和新密歷史文化的調查考證後認為:“大部分位於新密的浮戲山即以伏羲氏命名的伏羲山,是伏羲氏的故裏。”他在《“浮戲”本是“伏羲山”,華夏文明此有源》壹文中說:“新密市遠古伏羲時代的文化,正是‘三皇’之世的典型地區。新密市不僅有補國城的遺存,而且伏羲還曾將女媧封國於汝水之陽。”河南省農牧局幹部陳誌忠通過對蠶絲文化和尖山鄉“浮戲山”的數年研究認為:《山海經》中的浮戲山,主體在今河南密縣。分支於登封、鞏縣、滎陽等縣。密縣的“密”字,原始為“宓”,後為“密”。“伏羲與河洛文明有顯著的關系。他的子孫後代,世代居住在伏羲之山和由此山發源的汜水流域,這可以肯定他是河洛地帶、汜水之間的古老氏族,三皇之世的補國即伏羲氏燧人氏之史跡鼠總之,伏羲之山和汜水之源地的密縣應是伏羲氏族的故裏。”
南宋羅泌撰的地理書籍《路史》中也記曰:“(補)為三皇之世封國,炎帝伐補遂。”清嘉慶版《密縣誌》亦記:“補城在今補子廟西南。”《五帝本紀噌6世家》中史伯答(鄭)桓公也言:“若克二邑(虢、鄶),鄢、蔽、補、丹、依、嘿、歷、莘,君之土也。”說明於春秋之時“補國”仍舊存在。
綜上所述,諸書和專家、學者均言:大部分位於新密的浮戲山是伏羲時代的故裏。後世所建立“羲國”和“補國”現在在密仍有遺存。故新密之地是三皇之世初伏羲的故裏,到炎帝曾被討伐,春秋時被鄭武公所滅。位於縣西的伏羲山和補國,都是羲皇及其後裔重要活動之地。
五帝之初為黃帝之都軒轅丘
《史記,五帝本紀》中把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時期稱為五帝時期,黃帝為五帝之首。又據《路史,疏仡紀》:“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別姓者十二人,姑,其壹。密,姑姓分也。”我省文物考古專家省文物考古學會名譽會長、研究員許順湛先生在《黃帝居軒轅丘考》壹文中寫道:“軒轅丘在新鄭老縣城西北。最重要的是梅山、泰山環拱,溱水、洧水緊依軒轅丘成襟帶。梅山、泰山在北,其地望在新鄭西北的小喬鄉(今改龍湖鎮),溱、洧二水主要在新密的曲梁、大隗,並夾轄劉寨鄉。二山、二水南北遙相對應,把軒轅丘的位置縮小到更明確、更狹小的範圍之內。”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曹桂岑先生經過分析研究了大量文獻和中國這壹時期文物考古的發掘資料,在發表的《五帝時代的都城考》中認為:“黃帝為有熊國君,故有熊應為國名,軒轅丘是都城,位於新鄭的西北,新發現的新密市古城寨龍山文化古城址可能是軒轅丘。”“從疊壓關系看,城墻晚於仰韶文化晚期和河南龍山文化早期。……古城寨是壹座建於龍山文化中期的古城無疑。古城寨是壹處河南省境內發現的面積最大,保留最好,意義最為重大的龍山文化城,應是黃帝的軒轅丘。”
2003年11月初中國古都學會、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在我市召開了“黃帝古都軒轅丘論證會”。會上眾多專家認為從歷史文獻和考古發掘證實黃帝古都軒轅丘就在新密溱洧流域,古城寨城址就是黃帝所居軒轅丘。
中國古都學會會長朱士光還從三個方面論證中華民族人文初祖黃帝其所居之軒轅丘就在新密境內曲梁鄉大樊莊村古城寨城址。他說:“其壹,新密市境內考古發掘取得突破性進展。考古發掘證實古城寨城址是壹座帶有早期都邑性質的古城址。其規模之大,城墻保存之完好在我國同期之古城遺址中是獨壹無二的,其在探索我國早期文明發展史與中國都城史上具有獨特的重大意義;其二,新密市境內有著濃郁的黃帝文化氛圍。新密市境內黃帝文
化遺跡、遺址多達46處之多,不能目之為無根虛妄之言,也是黃帝所都軒轅丘就在新密的壹個有力佐證;其三,新密市地理環境所具之特點也使其具有較鄰近地區更宜於古代先民建邦立都白勺優越條件。正是立足於以上三方面史實依據與研究成果,我才認為,新密市古城寨遺址是華夏文明的壹個重要源頭,新密市是開展中華民族文明起源與中國古都學研究最重要的地方,是中華民族邁步進入文明時代的起始點。也因此與許多學者壹樣,認為黃帝所都
軒轅丘就是新密之古城寨遺址。”
由上大量事實可知,我新密市在五帝之初黃帝時為其都城軒轅丘所在地。
帝嚳時期為祝融氏之墟
據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員馬世之先生多年研究的成果,在《新密古城寨城址與“祝融之墟”問題探索》壹文中談道:“《史記,楚世家》雲:‘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高辛氏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祝融之族起源甚早,但其興盛時期大體上在帝嚳高辛氏居於華夏集團盟主地位之時。……祝融之族活動地域最早在豫中的嵩山地區,其範圍包括今新鄭、新密、登封、鄭州壹帶。”“新密市東鄰新鄭,北連鄭州,正是古代祝融部落活動的重要地區。……其中,只有古城寨,城址應是祝融之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所在。”他又說:“因而古城寨內發現宮廟建築,俱有都邑的性質……應為祝融時的都城。”又據《通典》:“祝融之墟,黃帝都於有熊亦在此o”從以上大量文獻和專家考證,祝融之墟亦居於黃帝時的都城軒轅丘之地。故我市在五帝的中期帝嚳之後為祝融之族的都城,祝融之墟的所在地。
五帝堯之後為鄶國之都城所在地
《史記,楚世家》載:“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產焉。其長日昆吾,二日參胡,三日彭祖,四日會人,五日曹姓,六日季連,羋姓,楚其後也。”鄭玄《詩譜。鄭檜譜》雲:檜者,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檜國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北,滎波之南,居溱洧之間。祝融氏名黎,其後八姓,唯壇姓檜者處其地焉。《世本》曰:“陸終娶於鬼方氏之妹,為之女如女貴,是生六子……其四日求言,是為檜人。……居兩水之間,食溱洧焉。徐廣日:鄶在密縣,壇姓矣。”《水經註》:增(溱)水出鄶城西北雞絡塢下,洧水東南經城南鄶地。居溱洧之間,二水合流,故以會名國。檜者,假借字耳。《大清壹統誌》卷壹百五十雲:鄶城在密縣東北五十裏,接新鄭界,周初封國,《詩》有《鄶風入鄶、檜也可以寫作會,與其始祖會人有關;也與國於溱洧二水會流處有關。省社科院研究員馬世之先生說:“鄶與祝融之間有著壹脈相承的關系,文獻記載,鄶城就建在祝融之墟。……我們認為古城寨城址既是‘祝融之墟’之所在,也是其八姓六子中會人後裔壇姓所建立鄶城。”明《大明壹統誌》、《禹貢》:
“豫之域,周封黃帝後於此為鄶國。”又據春秋之《國語》、《史記·鄭世家》、《漢書》、《竹書紀年》等大量史料記載鄶國於春秋之時周平王二年被鄭國第二代國君鄭武公所滅。由上可知鄶國繼祝融之後,於堯、舜之後仍立國於祝融氏之都,改名鄶國都城,歷經夏、商,至西周初仍封黃帝後鄶國與此,直到春秋周平王二年被鄭武公所滅。鄶國在五帝後期到西周仍存在壹千余年。這期間新密大部分地區屬鄶國,並是鄶國都城所在之地。
西周初到春秋為鄶、密二國並存
又據《路史·疏仡紀》:“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別姓者十二人,姑,其壹。密,姑姓分也。”《國語,周》“壹年,王滅密。”註日:周初姬姓之國。在今河南密縣東南,為周恭王所滅。《盟會圖》雲:“(密)國圻內國,宣(恭)王滅之,此河南密。”由此可知,在西周初到春秋之時,在密縣仍存在壹個周封黃帝後裔的壹個小國——密國,存在三百余年後被周恭王滅之。《太平寰宇記》:“河南道密縣,古密國也,亦鄶國之地。”所以在西周到春秋之時密縣分別屬鄶國和密國。
春秋時為鄭國都城並設新密邑
春秋《國語·鄭語》:“(鄭)桓公為周司徒,問於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懼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對曰:‘其濟、洛、河、潁之間乎,是其子男之國,虢、鄶為大,虢叔恃勢,鄶仲恃險,是皆有驕侈怠慢之心,而加貪冒。君若以周難之固,寄孥與賄焉,不敢不許。周亂而弊,是驕而貪,必將背君。君若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無不克焉。若克二邑,鄔、蔽、補、舟、依、嘿、歷、華,君之土也。若前潁後河,左洛右濟,芊隗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唯是可以少固。”《漢書,地理誌》:“鄭桓公寄孥與賄於虢、鄶,鄶受之。後三年,幽王敗,桓公死,其子武公與平王東遷,卒定虢、鄶之地,右洛左濟,食溱、洧焉。土狹而險,山居谷汲,男女亟聚會,故其俗淫。鄭詩曰:‘出其東門,有女如雲。’又曰:‘溱與洧,方灌灌兮,士與女,方秉蘭兮,洵於且樂,伊其相謔。’此其風也。”以上是說:“鄭國開國者鄭桓公,在周幽王之亂前就預見到西周將要滅亡,他懼怕災禍連到自己,就想及早打算為自己找壹條後路,他請史伯為自己謀劃。史伯建議將未來的鄭國的範圍選在洛水、濟水、黃河、潁水之間,特別指出中心地點在溱洧之間。這裏南面有雄偉高大的大隗山,可以作為祭祀天神的聖山,溱洧兩條河流域肥沃的土地可以供鄭國之生存。而連鄭國新都城的具體位置講的也很明白就在溱洧交匯處。這裏“土狹而險,山居谷汲。”這裏“男女亟聚會”,正如《詩經,鄭風》中所說:“出其東門,有女如雲”、“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蘭兮。”“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韓非子》:“鄭桓公欲襲鄶,先問鄶之豪傑、良臣、辯背、果敢之士,盡與其名姓,擇鄶之良田賂之,為官爵之名鬧書之,因為設壇場郭門之外而埋之,釁之以雞獺,若盟狀。鄶君以為內難也,而盡殺其良臣。桓公襲鄶,遂取之。”
又據《公羊傳》言:“鄭伯(鄭桓公)有通於鄶夫人者。”妙蔔傳》亦言:“鄶由叔壇。此鄭伯指桓公,叔壇指鄶仲夫人。”
此是說,鄭國的第壹代國君鄭桓公欲襲取溱洧之地的鄶國,就采用離間之計。他先了解清楚鄶國有治世之才的良臣,和有膽略的忠勇之將,能言善辯又有智慧的賢士。並公開宣布這些人已投靠了我鄭國,當我取得鄶國之後,要把最好的田地分封給他們。又把所封給這些人的官名寫在竹簡上,特地在城門外設壹壇場,而後用雞和公豬血塗在祭器上,象盟誓壹樣表示決不食言,然後埋人地下。這種假象迷惑了鄶君,使他信以為真,認為自己國的將相已投靠了鄭國,就把他們盡皆殺死。這樣桓公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了鄶國。鄭桓公取得鄶國後未將其滅亡,而仍留其名,使鄶國成了鄭國的附屬國。就連鄭桓公和鄶仲老婆私通,鄶仲也無可奈何。這為後來鄭國第二代國君鄭武公徹底滅亡鄶國,在溱洧建立新的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清乾隆《新鄭縣誌》也寫的很明白,書中寫道:古鄭城《方輿紀要》:“古鄭城在縣西北,相傳鄭武公始都此。”鄭州張龍甲《古鄭城考》:“古鄭國,杜預《左傳註》:鄭州滎陽苑陵縣西南。《括地誌》謂:洧水在古鄭城南與曾(溱)水合,今溱人洧處正苑陵縣西南,地在今新鄭縣西北二十五裏與密縣接界。明王錫爵《左傳釋地》謂:在新密界最為確切。且
以溱洧考之,如《左傳》、《國語》、《竹書紀年》、《史記,鄭世家》諸書皆言,鄭國在溱、洧二水之間,故《詩經?鄭風》於二水往往分言,若‘溱與洧,褰裳涉溱,褰裳涉洧’之類是也,與今縣城(鄭韓故城)之祗面壹水迥別,而今溱人洧處有鄭莊公寤生墓。”這裏已說的十分明白,古鄭城就在今新鄭西北二十五裏溱人洧處新密市的交流寨壹帶。這裏也正是鄭莊公墓冢所在地。又據《世本》:“文公陡鄭,宋忠註曰:即新鄭也。”和《春秋,左傳》史料所載,約到鄭文公二十九年,鄭國由新密溱洧交流處的交流寨壹帶遷現“鄭韓故城”,也就是說鄭國於周平王六年(公元前765年)到鄭文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44年)鄭國的國都在新密約120年左右。
鄭國東遷之後,據《春秋》:“僖公六年(公元前654年)夏,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伐鄭,圍新城。”《左傳》:“諸侯伐鄭,圍新密,以鄭不時城也。”杜預註:新城,鄭新密,今滎陽密縣。又《左傳》註:實新密。由上可知,鄭建都與溱洧後,鄭文公因交流寨壹帶“土狹而險,”“山居谷汲,”不適合越來越發展的鄭國。就在此東部二十余裏的開闊地帶建壹新都城(今鄭韓故城)。就不分季節加緊築城,因而招來以齊桓公為首的諸國的討伐。當時諸國討伐的目標定在新密邑,即今之大隗鎮。說明當時我們新密這塊地方已設新密邑。
戰國時屬韓國,又曾為楚所轄
《史記飛6世家》:“鄭君乙二十壹年(韓哀侯二年,即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並其國。”此後新密即屬韓國所轄。
《韓策》:“韓公叔與幾瑟爭國,鄭疆為楚王使於韓,矯以新城、陽人合世子。”《楚策》:“城渾說新城令,遂南交於楚,楚王果以新城為主郡。”註:新城,鄭新密,今滎陽密也。漢北海,河南皆有。此屬楚,蓋河南密也。就是在韓國公叔和公子幾瑟爭位時,楚國曾乘機占據了新密之地,新密隸屬楚國十段時間。
秦時屬潁川郡
秦統壹六國後(公元前221年),在全國設立三十六郡。郡下轄縣,隨設密縣,屬潁川郡。《史記·韓世家》:“秦虜(韓)王安,盡人其地,為潁川郡。”
漢襲秦制仍置密縣,屬河南郡,治在大隗
《前漢書·地理誌》:“河南郡,密。”顏師古曰:“故國,有大隗山,·淠水所出,南至臨潁人潁。”
東漢屬河南尹
《後漢書·郡國誌》:“河南尹。註:秦三川郡,高帝更名,世祖都洛陽,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改曰河南尹,密。”東漢光武帝十五年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密縣仍屬河南尹所轄。
三國時屬魏國司州河南郡
《地理通釋》、《通典》雲:“魏居中原,有州十二,有郡國六十八。”《晉書·地理誌》:“魏氏受憚,即都漢宮,司隸所部河南、河東、河內、宏農並冀州之平陽,合五郡,署司州。”在魏曹還稱帝後,全國設十二州,六十八郡。密屬司州河南郡。
晉屬司州滎陽郡
《晉書·地理誌》:“晉居魏都,:乃以三輔還屬雍州,分河南,立滎陽,分雍州之京兆,立上洛,廢東郡立頓邱,遂定名司州,以司隸校尉統之。”滎陽郡晉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置,密,故周畿內。晉代新密屬司州滎陽郡。
晉永嘉後,北方先後陷於漢、趙、燕、秦四個政權統治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前趙劉曜攻入洛陽,大肆焚燒府第和寺廟。司空荀藩敗逃登封西撮轅山,扼宋陽城,把中央行政機構建在密地。後豫以東及徐州之半盡陷前趙。劉曜。
東晉明帝太寧年間(公元323—325年),後趙石生攻入河南,劉曜兵潰退長安,豫地盡歸石勒。
東晉穆帝永和年間(公元345—356)河南之地又陷前燕慕容僬的統治。
前秦苻堅尋虎牢之賂,遣王猛帥師攻入洛陽,於是河洛之地悉為苻堅所占領。
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晉督都謝玄收復河南之地。
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河洛又陷於後秦姚興所據。
東晉安帝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道濟又復司洛之地。
東晉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國號末。與北方的北魏政權相對峙:成為南北朝對持的開端。
劉宋屬滎陽郡
《宋書州郡誌》:武帝(劉裕)北平關、洛,河南底定,置司州判史,沿虎牢,領河南、滎陽、宏農實土三郡;,滎陽領京、密等九縣。
北魏孝文帝初屬滎陽郡,後分治武陵城曲梁城,屬廣武郡。
《魏書·地形誌》:“滎陽郡密,二漢屬河南,晉屬。治密城,有承雲山、青煙臺·、開賜山、大龜I山、子產墓、卓茂冢、祠。又廣武郡,領縣五。曲梁孝昌(北魏孝明帝)中分密置,有武陵城、曲梁城。”
北齊復置密縣,屬滎陽郡。治故密城(今大隗鎮)
《隋書·城理誌》:“滎陽郡售:城。註:後魏置曲梁,後齊’(北齊)廢。”
《太平寰宇記》:“高齊(北齊)文宣(公元550年),移理於今縣東四十裏故密縣城(今大隗鎮)為理。”
北周屬滎州,尋政滎州又為鄭州
《隋書,地理誌汜巳水註:後周置滎州。
《太平寰宇記》:“後周建德六年(公元五,七七年)滅齊,是年統於周宇文氏。屬滎州。”
《通誌》:“後周改鄭州。”
隋朝密隸屬仍和北周壹樣,縣、省入焉。尋置管州,後仍為鄭州,復置密縣,治遷古法橋堡城
《太平寰宇記》:“屬鄭州。(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移今理,即古法橋堡城。”
唐置密州,並置零水(縣治在今新密劉寨鎮故縣)、洧源(縣治在今登封市大冶鎮北)二縣,尋廢省,復制密縣,屬鄭州:尋改屬河南道河南府河南郡。
《唐書,地理誌》:“河南省河南郡,密、畿。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以縣置密州,並置零水、洧源二縣。四年(公元621年)州廢,省零水、洧源,以密隸鄭州。龍朔二年(公元662年)隸屬。”
《說嵩》:“府郡並設,始於此,府以統郡o”
五代仍為密縣屬鄭州
《五代史,職方考》:“洛陽,梁—、唐、晉、漢、周常以為都,唐故為東都,梁為西都,後唐為洛京,晉為西京,漢周因之。”
《說嵩》:“五代禪奪,傳各短世,郡邑之考未詳焉。”。歐陽修日:“州縣凡唐故而廢於五代,若五代所置而見於今,及縣之割據今因之者,皆宜列以備職方之考;其余常置而復廢,常改割而復舊者,不足書也。”
《說嵩》曰:“唐之舊州縣,皆不見於五代史,其為因唐之舊,無有廢置可知也。”又曰:“宋興,州縣因周之舊,故覽宋史可以知周,即周可以知四代也。”
《通誌》:“屬河南府。”
上述《職方考》稱:洛陽在後梁、後唐、後漢、後周時經常作為都城。歐陽修認為並不見於五代史是因為都沿襲唐時屬轄,故《通誌》認為密仍屬河南府。
宋屬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陽郡。後割隸鄭州,旋復屬河南府。
《宋史· 地理誌》:“河南府、洛陽郡,因梁、晉之舊為西京。皿寧五年(公元1072年)分隸京西北路。密,畿。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割隸鄭州。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還隸府。”
金、元屬南京(汴梁)路鄭州。元改密雲縣,割屬鈞州。
《金史·地理誌》:“南京初曰汴京,貞元元年(公元1153年)更號南京。鄭州,(中),防禦。宋滎陽郡奉寧軍節度(使)。密有大隗山、溱水、洧水。元屬汴梁路鄭州,後割隸鈞州改為密雲縣。” ,
《元史·地理誌》:“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為路十二。汴梁路,(上)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改南京路為汴梁路,領州五。鄭州,(下)。元初,領新鄭、密八州縣。後割新鄭、密屬鈞州。鈞州,(下)。偽齊置(金封宋濟南知府劉豫為偽齊皇帝,都大名)潁順軍。金改潁了頃州,又改鈞州。(元)至元二年(公元1274年),又割鄭州密縣來屬。密雲,(下)”
明復為密縣。屬開封府鈞州,又稱禹州。隸河南承宣布政使司。
《明史·地理誌》:“開封府禹州,元曰鈞州。萬歷三年(公元1575年)四月避諱(皇帝朱翊鈞)改日禹州。領縣壹,密。曾於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六月行中書省為承官布政使司。”
清朝因之,屬直隸禹州,改屬許州府,旋屬開封府。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禹州為直隸州,十三年(公元1735年)升許州為府,以密屬焉。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府廢,改屬開封府。
中華民國屬豫東道、開封道、河南省、第四、第壹行政督察區。
民國版《密縣誌》:“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州府,將豫省劃為東、西、南、北四道。豫東道轄三十八縣,密與焉。”“三年(公元1914年)內務部頒發行政區劃壹覽表,復將豫東道改稱開封道,屬縣悉仍其舊。”
《中國地名詞典》:“國民政府成立,道廢,直屬河南省。”
1946年《河南省行政區劃表》:“第四區轄:鄭縣、廣武、汜水、密縣、禹縣、長葛、新鄭。”
1946年《河南省行政區劃表》:“第壹區轄:滎陽、汜水、密縣、禹縣……
中華人民***和國隸屬鄭州專區、開封專區、鄭州市、開封地區、鄭州市。
《河南省地名詞典編纂簡訊》:“1952年陳留專區和鄭州專區合並,命名為鄭州專區。”“1955年鄭州專員公署由滎陽遷駐開封市,更名為開封專員公署,稱其管轄的地區為開封專區。”
1985年版《鄭州年鑒》:“1958年12月經河南省人民委員會37次會議通過並報國務院批準,將原開封專區西部的滎陽、密縣等五縣劃歸鄭州市管轄。”“1961年12月10日,省委決定將滎陽、密縣等五縣劃歸開封地區管轄。”
1984年版《河南年鑒》:“1983年9月1日,國務院批準河南部分地、市合並,實行市管縣體制的報告,將開封地。區的鞏縣、新鄭、密縣、登封、中牟五縣劃歸鄭州市管轄。”
1974年因密縣老城地下儲煤豐富,新密礦務局準備開采,經報國務院批準,同意縣城搬遷,經多處調查,最後將新縣城地點定在老城北方四公裏青屏山韓莊村壹帶。7月10日,密縣新縣城籌建處成立。
1979年9月,密縣新縣城經數年建設已初具規模,縣委、縣革委及縣直部分單位遷入新縣城辦公。
1982年8月13日,經國務院批準,密縣來集鄉和城關鎮的惠溝、五裏店、楚溝、楊寨、高溝、甘砦六個大隊(村)劃出,成立新密區,屬鄭州市管轄o
1987年3月11日,國務院決定撤銷鄭州市新密區,原所屬的來集、七裏崗鄉劃歸密縣。1994年4月5日經國家民政部報國務院批準,撤銷密縣,設立新密市(縣級)。省政府通知:委托鄭州市代管。
據中華人民***和國民政部“民政批11994]51號文‘關於河南省撤銷密縣設立新密市的批復”’:“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密縣,設立新密市(縣級),以原密縣行政區域為新密市的行政區域。”
河南省人民政府4月20日“豫政文[1994]84號文‘關於撤銷密縣設立新密市的通知”’指出:“省政府決定,密縣改為新密市後,委托鄭州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