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北大倉”為何要退耕還“荒”?

“北大倉”為何要退耕還“荒”?

在上個世紀時,我國開始對北大荒進行改造,讓北大荒成為了北大倉。但現在我國正在逐漸讓北大倉退耕還荒,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北大倉為什麽要退耕

在上個世紀時,我國政治穩定,醫療條件相比原來有了很大進步,使得人口出生率增高,死亡率降低,人口總數不斷上升。1953年我國第壹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推算出當時的人口總數為5.42億。但到了1974年,我國人口總數超過了9億人。

馬爾薩斯曾經在著作《人口論》中指出,當外界環境適宜時,此時的人口數量將會以指數級上升,但人口賴以生存的能量只能以算數級增長,如果不做好相應的措施,那麽總有壹天能量會無法滿足日益增多的人口需要。到那時,或許會發生大饑荒、戰爭等方式被動削減人口數量。

我國為了滿足日益增多的人口需要,提出了開發北大荒的戰略。剛開始北大荒確實為我國提供了很多糧食,但是,人類過度開發自然的後果也逐漸暴露了出來。

我們知道,原來北大荒有許多小型湖泊、濕地,這些小型湖泊以及濕地相當於天然水庫,當爆發洪水時,它們會分擔河流的洪水,讓當地不至於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在尋常時候,這些湖泊水位會下降,等待下壹次洪水來臨時再次把它們灌滿。

而開發北大荒之後,這些天然湖泊失去了調節洪水的作用,所以壹旦當地洪水暴發,地勢較低的土地將會被完全淹沒,給當地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除此之外,這些湖泊、濕地等養育了很多動物,比如:丹頂鶴。當湖泊和濕地逐漸消失時,與此壹起消失的還有當地的生物。

還有,由於人類開荒為糧,也使得當地的水土流失加重。在過去,北大荒有非常多的森林植被,這些植被能夠牢牢保護土地不被風蝕、雨淋。當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之後,農作物的固土能力下降,使得當地水土流失嚴重。據東北農業大學的周連仁介紹說,黑土區至少需要400年才能形成1厘米的表層土壤,如果不再保護的話,按照當前的速度再過50年黑土層將會完全流失殆盡。根據黑龍江水利局的資料顯示,全省有大概140萬畝土地由於水土流失而消失了。

除此之外,北大荒曾經的植被相當於“儲水罐”,據東北林業大學陳祥偉教授介紹說,每15畝成熟林地涵養的水分為3300噸。

這些植物中的水也會參與到大氣的水循環中,通過蒸發等方式將植物體內的水輸送到大氣層中,然後再形成降雨落下。而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之後,當地的植被儲存水能量下降,也使得當地空氣中的水汽減少,以至於當地降雨減少,加劇幹旱的發生。

還有,北大荒的開發也使得當地生物數量減少,壹些曾經在這裏生存的物種已經消失不見,如:東北虎。

也就是說,由於我們的過度開發,北大荒開始對我們展開了壹系列“報復”。為了保護它們,也為了保護我們自己,我們要對北大荒實行退耕還林還草還荒。

再者,我國現代化農業的出現,使得畝產屢創新高,這也使得我們即使退耕還林還草,也能夠生產出足夠的能量滿足人們的需要。

如何退耕還林還草?

退耕還林還草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以及民眾的參與,很多人認為退耕還林還草只需要種樹種草就行了,其實並非如此。

首先,退耕還林並不是北大荒全部都退耕,而是將湖邊、河邊等土地還林還草,對不適宜耕種,土壤肥力退化,水土流失嚴重等地區進行退耕,壹些土壤肥沃的地區依舊保留耕地功能。

還有,要考慮到種植樹木的類型,還有樹木的豐富度,在同壹個區域內,種植的樹木密度等問題。這是因為不同種類的樹木對土地能量的需求不同,如果種植的樹木都是耗能較大的樹木,那麽還會加劇當地幹旱的發生。

其次,很多農民會因為經濟原因而不願意退耕還林,此時政府要做好相應的農民安置工作,比如:補償金,發展旅遊,發展特色經濟等。

再者,退耕還林是壹件需要很多年後才能看到效益的投入,在退耕還林時要制定長遠的策略,不能中途而廢。

最重要的是,退耕還林還草之後,還要進行持續地保護,比如:森林防火,防偷砍樹等行為。否則也會讓人們的努力前功盡棄。

總結

從能量角度出發,北大荒雖然曾經為我國貢獻了很多糧食,但現在我們有了化肥、農藥,也有了品質較高的種子,使得畝產量翻倍,所以即使我們退耕還林壹部分土地,也能夠滿足我國人口對能量的需要。

從生態環境角度出發,北大荒退耕能夠明顯提升生態環境,能增加生物物種多樣性。

正是因為如此,退耕還林不僅對我國沒有害處,反而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