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以哲在西安事變的時候已經加入了***產黨,並且大力主張和平談判,聯合抗日,這就觸怒了當時的主戰派,也就是那些年輕的少壯派,最突出的就是張學良的親信孫銘九,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孫銘九才殺害了王以哲,當然在張學良晚年還談及想念孫銘九,以此可以看出張學良並沒有太責怪孫銘九。
2、高福源同樣也是***產黨員,在東北軍時主張抗日優先,積極宣傳***產黨的抗日主張和抗日民族統壹戰線政策,說服張學良聯***抗日,說服了東北軍壹壹○師兩個營投誠,在紅軍同東北軍之間搭起了抗日民族統壹戰線的橋梁,促成了“西安事變”、兵諫蔣介石抗日的局面,也正因為此,後被105師師長劉多荃誘殺。
擴展資料王以哲生平:
王以哲(1896—1937),原名蓬嶠,字鼎芳,黑龍江賓縣人。王以哲是東北軍的高級將領,也是張學良的親信部屬。歷任東北陸軍步兵第十九師中將師長兼第七旅旅長、六十七軍軍長等職務。
在鏟除親日派“楊常事件”中,王以哲是參與者之壹,並領導了“夜襲挑馬渡”、“榆關之戰”等著名戰役。1936年,周恩來與張學良的膚施會談就是王以哲壹手促成的。
西安事變前,王以哲在張學良向中***提出入黨的要求之後,於1936年7月由周恩來介紹,秘密加入了中國***產黨。
在西安事變中,他也是主要參與策劃和實施人。此外,他還曾支援紅軍大量槍支彈藥,並與紅軍達成互不侵犯、***同抗日的協議。1937年2月2日,在東北軍“少壯派”應德田、孫銘九等發動的變亂中,王以哲遇害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