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油田總醫院 和殿峰 457001
關鍵詞 中藥五味 中藥藥性理論
五味,系指酸、苦、甘、辛、鹹五種基本的味道。長期以來,五味作為中藥藥性理論的主要內容之壹,用以概括藥物的某些功能特點,解釋藥物的奏效原理,指導臨床正確用藥,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向為歷代醫家所重視。然而,關於五味的記載和論述,歷來存在著相當混亂的狀態,不利於中醫藥學術的發展。中藥五味的實質究竟是什麽?迄今尚無壹致的認識。筆者在復習古今文獻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體會,略陳管見,以就教於同仁。
1、口嘗之滋味為五味
五味的本義是指藥物和食物的真實滋味[1],是通過口嘗而得知的。如生姜味辛,甘草味甘,黃連味苦,烏梅味酸,昆布味鹹等,皆“入口則知其味”(《神農本草經百種錄》),是藥物真實滋味的反映。“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嘗試藥味,認識藥物實踐活動的真實寫照。以口嘗確定藥味,古代醫家論述頗多,如張景嶽雲:“每當用藥,必逐件細嘗”(《景嶽全書》)。石壽棠強調說,凡藥味“但須平昔親嘗,方能無誤”(《醫原》)。楊華亭在《藥物圖考》指出,書中“所收之藥,皆經親嘗,甚如白砒之毒,亦莫不試以口體。”以上諸家均強調了藥物之滋味必須“細嘗”、“親嘗”,這是確定藥味的首選方法和基本途徑。
有人[2]曾對400種常用中藥的藥味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①現代文獻記載的藥味與口嘗藥味相同的占35.7%~42%,不同的占58%~64.3%;②文獻最早記載的藥味與口嘗藥味相同的占32%,不同的占68%;③最早文獻記載的藥味與現代文獻記載的藥味相同的占56%,不同的占44%。結果表明,古今藥味與實際味道並非完全壹致,相同的不及半數,而60%以上是不相同的。究其原因,或口嘗定味出現的誤差,或其他定味的方法摻雜其中使然。
2、功能的標誌為五味
藥味肇源於口嘗。古人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發現,不同滋味的藥物具有不同的功能效應,並將藥物滋味與功能聯系起來。如《素問·臟氣法時論》最早概括了滋味與功能的關系,即“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後世在此基礎上作了進壹步的補充和發揮,使之日臻完善。如《本草備要》記載:“凡藥酸者能澀能收,苦者能泄能燥能堅,甘者能補能和能緩,辛者能散能潤能橫行,鹹者能下能軟堅,淡者能利竅能滲泄,此五味之用也”。現行《中藥學》教科書亦多宗此說。
隨著臨床實踐的不斷深入,用藥經驗的逐漸積累,對藥物作用的認識不斷豐富,壹些藥物的功能已難以用味效關系來闡釋。因此,就采用了以功能類推定味的方法。如把凡具有發散作用的定為辛味,凡具有補益作用的定為甘味,……等等。這種以功能定味的方法,在古今文獻中均有記載。如雄黃,《本經》謂“苦,平”;《別錄》謂“甘,大溫,有毒”;《藥性論》謂“辛,有大毒”。諸家記載不壹,各執壹端。《本草經疏》從臨床實際出發,從功用著手,認為“察其功用,應是辛苦溫之藥。……此藥苦辛,能燥濕殺蟲”。諸如此類,皆根據藥物已知功能來推斷其味,使藥味脫離或部分脫離口嘗直接感受之味,成為藥物功能的標誌。它源於臨床實踐,是從藥物實際療效中推論出來的,因而,對臨床用藥具有更直接、更具體的指導意義。
從上可見,對中藥五味的認識,雖然經歷了由口嘗到推論的發展過程,但味、效之間的關系問題,迄今尚未能很好揭示,存在著種種弊端:①局限性:五味作為藥物功能的標誌,集中反映了藥物功能的特點,但概括起來,不外乎發散、行氣、行血、燥濕、瀉下、瀉火、降逆、軟堅、補益、和中、緩急、滲濕等10余種功能。然而藥物數以千計,涉及的功能很多。因此,筆者認為,五味只能部分反映藥物的功能特點。②偶然性:五味與功能之間缺乏本質的聯系,更無嚴密的對應關系。
如驅蟲藥,《本草綱目》記載:“凡殺蟲藥多是苦辛,唯使君子、榧子甘而殺蟲,亦異也”。說明苦味、辛味的藥物可以殺蟲,甘味的藥物亦可殺蟲。從臨床來看,苦味、辛味、甘味的藥物可以殺蟲,但並非都能殺蟲。只有通過臨床用藥實踐,並參考藥效才能確定,不可概以藥味來論斷。③片面性:由於各家的經驗和體會不壹樣,類推定味的方法主觀隨意性大,其片面性、偶然性是客觀存在的。如鹹能軟堅瀉下。從五版《中藥學》教材來看,記載鹹味的藥物***44種。其中具有軟堅散結作用的僅9種,具有軟堅瀉下作用的僅芒硝、肉蓯蓉2種,其余33種鹹味藥均與軟堅、瀉下無關[3]。可以說,味、效之間的關系無規律可循,且存在著以偏概全的情況,缺乏普遍的指導意義。因此,從臨床實際出發,加強功能之味的研究,弄清五味的實質,勢在必行。
3、物質的象征為五味
現代研究發現[4],味與化學成分之間有壹定的聯系。如酸味多含有機酸,甘味多含糖類及其他活性成分,苦味多含生物堿及苦味質,鹹味多含鈉、鉀、鈣、鎂、鋁、碘等無機物質幾其他活性成分,辛味多含揮發油等。壹般來說,成分不同,其味各異。中藥成分的復雜性,決定了味的多樣性。這壹研究結果,給傳統中藥五味賦予了新的內容,為中藥顯味、顯效提供了物質基礎,為中藥的現代化研究開拓了思路,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應該說,運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和方法,研究中藥的有效化學成分,揭示了五味作用的物質基礎,其思路是正確的。但由於這項研究工作起步較晚,雖已初見端倪,但要獲得突破性進展,仍需繼續努力。
首先,味與化學成分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化學成分不能完全揭示五味的真諦,更不能成為其規律。由辛味為例,有人[4]對80種辛味藥與170種非辛味藥含揮發油的百分率進行了比較。結果:80種辛味藥含揮發油者占58種(72.5%),不含揮發油者占22種(27.5%);170種非辛味藥含揮發油者30種(15.9%),不含揮發油者140種(84.1%)。結果顯示:辛味藥中有27.5%的不含揮發油,非辛味阿唷中有15.9%的喊揮發油。可見,揮發油作為辛味的物質基礎,只能說明多數,不能說明全部,更有壹些例外的情況,需要我們加以解釋。總的來看,目前對中藥有效成分的研究,基本上是以西醫藥理論為指導,從中藥中尋找某些活性成分,最終合成新的藥物(西藥)。這種研究,忽視了中醫藥理論,更沒有結合中藥本身的特性,因而難以對中藥藥效給予科學的闡釋。
綜上可見,中藥五味的實質,主要存在著三種觀點,即滋味說以口嘗定味;功能說以功能定味物質說以有效成分定味。它們均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五味的某些特點,但各有弊端,有待充實和完善。五味作為壹種用藥理論,重在指導臨床實踐。因此,應該以功能為核心,以藥效為依據,來探討五味的實質,並在臨床實踐中不斷發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