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
-------------永遠的蘇軾
生與死血與淚
跪倒在地的王
愛與恨殺與狂
鮮血鑄就的輝煌
仰天長嘯
壹只受傷的孤狼
金戈鐵馬
風化血腥於沙場
雪花幹枯
隕落了天下雕亡
壹壺濁酒
撫不平英雄赤膽衷腸
壹捧黃沙
送不走龍魂嗜血悲壯
壹曲離殤
唱不盡縈繞兒女情長
壹柄殘劍
割不斷三世願景炙望
壹盞孤燈
看不破壹生夙仇新傷
壹聲哀嘆
道不盡戰士鐵甲寒光
暮然回首
不堪愛恨離愁
微閉雙眸
夢回壹世風流
千年之後
亦非皇帝諸侯
[我對蘇軾的理解
2. 跪求:蘇軾的趣事小古文的練習題及答案1. 《蘇軾傳》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遊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範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
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 徙知徐州。
河決曹村,泛於梁山泊,溢於南清河,匯於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
驅使復入。軾詣武衛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
卒長曰:“太守猶不避塗潦,吾儕小人,當效命。”率其徒持畚鍤以出,築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於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軾廬於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復請調來歲夫,增築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従之。
蘇軾,字子瞻,是眉州眉山縣人。十歲的時候,其父蘇洵到外地去遊學,母親程氏則親自教他讀書,蘇軾每聽聞古今興衰成敗的歷史,都能道出其概要。
程氏讀到《後漢書.範滂傳》時,發出深深的慨嘆,蘇軾對她說:“我如果想和範滂壹樣為名節而不顧生死,母親您答應嗎?”程氏說:“妳如果能成為範滂壹樣的人,我又怎會不和範滂的母親壹樣深明大義呢?”成年後,蘇軾博通經學史學,寫文章每天能寫數千字,喜歡賈誼、陸贄的著作。不久又讀《莊子》,嘆道:“我當初有壹些自己的見地,但總說不出來,今日讀到這本書,發現這本書真是深得我心啊。”
到徐州赴任,有洪水決堤要淹沒曹村,在梁山伯上泛濫,就要溢出南清河。水匯集在城下,漲水時不時地會泄入城中,城市就要敗了,富民們爭著要逃出城避水。
蘇軾說:富民們如果都出了城,就會動搖民心,那我還和誰來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絕不會沖了城。將富民們趕回城中。
蘇軾到武衛營,將卒長呼出說:河水將要沖進城裏,事情很緊迫了,即使是禁軍也要為我盡力。卒長說:太守尚且不逃走,我們這些小人壹定效命於您。
於是率領眾人拿著畚鍤出城,從東南方向築起長堤,首起戲馬臺,壹直到城門口。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卻沒有沈。
蘇軾住在那上面,路過家門口也不進去,讓官吏們分別守在各個地方,士兵們全都出了城。 2. @蘇軾與佛印的故事 宋代大文豪蘇軾非常喜歡談佛論道,和佛印禪師關系很好。
有壹天他登門拜訪佛印,問道:“妳看我是什麽。”佛印說:“我看妳是壹尊佛。”
蘇軾聞之飄飄然,佛印又問蘇軾:“妳看我是什麽?”蘇軾想難為壹下佛印,就說道:“我看妳是壹坨屎。”佛印聽後默然不語(也許是氣的說不出話)。
於是蘇軾很得意的跑回家見到蘇小妹,向她吹噓自己今天如何壹句話噎住了佛印禪師。蘇小妹聽了直搖頭,說道,“哥哥妳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萬物都是佛。
妳心中有屎,所以看別人也就都是壹坨屎。” @蘇東坡和黃庭堅住在金山寺中。
有壹天,他們打面餅吃。二人商量好,這次打餅,不告訴寺中的佛印和尚。
過了壹會兒,餅熟了,兩人算過數目,先把餅獻到觀音菩薩座前,殷勤下拜,禱告壹番。不料佛印預先已藏在神帳中,趁二人下跪禱告時,伸手偷了兩塊餅。
蘇軾拜完之後,起身壹看,少了兩塊餅,便又跪下禱告說:“觀音菩薩如此神通,吃了兩塊餅,為何不出來見面?” 佛印在帳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與妳們合夥做幾塊吃吃,豈敢空來打擾?” @ 蘇東坡在杭州,喜歡與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聖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兩人飲酒吟詩之余,還常常開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蘇東坡宴會請客,他總是不請自來。有壹天晚上,蘇東坡邀請黃庭堅去遊西湖,船上備了許多酒菜。
遊船離岸,蘇東坡笑著對黃庭堅說: 「佛印每次聚會都要趕到,今晚我們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詩,玩個痛快,他無論如何也來不了啦。」誰知佛印和尚老早打聽到蘇東坡要與黃庭堅遊湖,就預先在他倆沒有上船的時候,躲在船艙板底下藏了起來。
明月當空,涼風送爽,荷香滿湖,遊船慢慢地來到西湖三塔,蘇東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須,高興地對黃庭堅說:「今天沒有佛印,我們倒也清靜,先來個行酒令,前兩句要用即景,後兩句要用「哉」字結尾。」黃庭堅說:「好吧!」蘇東坡先說: 浮雲撥開,明月出來,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黃庭堅望著滿湖荷花,接著說道: 蓮萍撥開,遊魚出來,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這時候,佛印在船艙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壹聽黃庭堅說罷,就把船艙板推開,爬了出來,說道: 船板撥開,佛印出來,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蘇東坡和黃庭堅,看見船板底下突然爬出壹個人來,嚇了壹大跳,仔細壹 看,原來是佛印,又聽他說出這樣的四句詩,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來。
蘇東坡拉著佛印就坐,說道:「妳藏得好,對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妳吃上了!」 於是,三人賞月遊湖,談笑風生。 3, 題目 壹、解釋下列字(古文) 1、奸 2、不 3、甚 4、去 二翻譯下面句子 委心權要,使天子孤立,非主吠乎? 三、文中“東坡雲”的“東坡”是誰?妳讀過他其他的作品嗎? 四、東坡在本。
3. 蘇東坡的故事閱讀答案壹次,蘇軾遊完莫幹山,來到山腰的壹座寺觀。道士見來人穿著非常簡樸,冷冷地應酬道:
“坐!”對小童吩咐道:“茶!”
蘇軾落坐,喝茶。他隨便和道士談了幾句,道士見來人出語不凡,馬上請蘇軾入大殿,擺下椅子說:
“請坐!”又吩咐小童:“敬茶!”
蘇軾繼續和道士攀談。蘇軾妙語連珠,道土連連稱是。道士不禁問
起蘇軾的名字來,蘇軾自謙道:“小官乃杭州通判蘇子瞻。”道士連忙起身,請蘇軾進入壹間靜雅的客廳,恭敬地說:
“請上座!”又吩咐隨身道童:“敬香茶!”
蘇軾見道士十分勢利,坐了壹會兒就告辭了。道士見挽留不住蘇軾,就請蘇軾題字留念。蘇軾寫下了壹副對聯;
“坐請坐請上座,茶敬茶敬香茶。”
4. 蘇軾寫過哪些詩請幫我找壹找壹道四年級學過蘇軾的故事古文《荀卿論》、《範增論》、《留侯論》、《賈誼論》、《晁錯論》、《東坡誌林》、《隨記集》、《刑賞忠厚之至論》、《石鐘山記》、《記承天寺夜遊》、《重巽以申命論》、《進策》、《天石硯銘(並序)》、《策別課百官》六篇、《策別安萬民》六篇、《策別厚貨財》二篇、《策別訓兵旅》三篇、《策斷》四篇、《黠鼠賦》、《記遊定惠院》(壹作《記遊定慧院》、[24] 《記承天寺夜遊》詩歌《赤壁賦》《後赤壁賦》《東欄梨花》《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澠池懷舊》《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 《臘日遊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蒼舒醉墨堂》《書李世南所畫秋景》《遊金山寺》《題西林壁》《望海樓晚景》《雪後北臺書壁》《飲湖上初晴後雨》《有美堂暴雨》《贈劉景文》《章錢二君見和復次韻答之》[25] 詞作《少年遊·去年相送》《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南鄉子·送述古》《永遇樂·長憶別時》《減字木蘭花·空床響琢》《蝶戀花·密州上元》《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望江南·春未老》《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洞仙歌·江南臘盡》《陽關曲·中秋作》《浣溪沙·照日深紅暖見魚》《浣溪沙·旋抹紅妝看使君》《浣溪沙·麻葉層層檾葉光》《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永遇樂·明月如霜》《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浣溪沙·覆塊青青麥未蘇》《浣溪沙·醉夢昏昏曉未蘇》《水龍吟·小舟橫截春江》《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哨遍·為米折腰》《洞仙歌·冰肌玉骨》《念奴嬌·赤壁懷古》《南鄉子·霜降水痕收》《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蔔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滿庭芳·三十三年》《水調歌頭·落日繡簾卷》《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浣溪沙·細雨斜風作小寒》《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八聲甘州·有情風萬裏卷潮來》《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青玉案·三年枕上吳中路》《賀新郎·乳燕飛華屋》《浣溪沙·門外東風雪灑裾》《行香子·過七裏灘》《點絳唇·不用悲秋》《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念奴嬌·中秋》《水龍吟·雁》《醉翁操·瑯然》[26] 書法作品蘇軾部分書法作品(21張)《中山松醪賦》《洞庭春色賦》《人來得書帖》《答謝民師論文帖》《赤壁賦》《江上帖》《黃州寒食詩帖》《李白仙詩帖》《次韻秦太虛詩帖》《渡海帖》《祭黃幾道文卷》《梅花詩帖》《新歲展慶帖》《寶月帖》《令子帖》《東武帖》《北遊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辯才韻詩》《壹夜帖》《宸奎閣碑》《致若虛總管尺牘》《懷素自序》《近人帖》《與範子豐》[27] (“蘇軾部分書法作品”圖冊來源:[27] )繪畫作品《瀟湘竹石圖》[28] 《小雞啄米圖》《枯木怪石圖》《偃松圖卷》。
5. 蘇軾的故事+作文盡管屢遭貶謫,蘇軾始終是江山風月永恒的發現者和擁有者。
比起李白、劉禹錫吞山吐嶽式的豪邁,蘇軾的達觀是平實的。他腳下踏著的不是盛唐的土地,而是偏安壹隅、國力積弱的宋土。
他的豪邁更加不入流俗,高遠卓越。 蘇軾是壹位把獨立精神推向了極致的文人。
不論革新派還是保守派當權,他始終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既不“左傾”,也不“右傾”,明知會觸怒權貴、禍殃己身仍不移矢誌,其魄力在不乏阿附逢迎的封建官場中稱得鳳毛麟角。正是這種思想、見解、人格的真正獨立,鑄就了他在文學藝術上的輝煌成就。
蘇軾也是壹位把樂觀精神推向了極致的文人。在黃州物力維艱的條件下,他苦中作樂,自己耕種、造房,與農夫相契。
在海南島,由於遠離陸地,生活更加艱難,要很長時間才能吃壹次從羊骨頭縫裏剔下來的肉屑,加之年事漸長,親人遠隔,壹般人很難撐下去,可這位少年得意、才華驚世的大文豪就撐了下去。連剪腳趾甲這樣的瑣事,他也品出了其中的樂趣。
蘇軾的樂觀已經不是文人失意時的壹種姿態,而成為壹種品格。他不同於李白,在詩酒中放浪形骸,尋求解脫;他也不是杜甫,在困厄中痛心疾首,做苦行僧。
他就是壹個人,壹個實實在在、可親可敬的人,把所有的浪漫詩意和宇宙人生的思索都建立在觸手可及的生活上,像我眉眼畢現、個性鮮明的鄰居。蘇軾的這種樂觀極大地影響了後來的文人,我從張岱、梁實秋、汪曾祺的散文中都可以看到蘇軾的影子。
雖然宋國很弱,四川很偏、民族多難,但大宋有幸、四川有幸、民族有幸,我們還有蘇軾。 入得了世才出得了世,隨得了俗方脫得了俗,坡翁堪當此譽。
蘇東坡,是壹個家喻戶曉的大人物。 是的,他的確是個十分值得人們敬佩的人。
他才情奔放,為宋代最傑出的作家,為“唐宋八大家”之壹。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其詩清新豪健,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
少數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其詞於風格、體制上皆有創變,清雄曠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詞開豪放壹派,對後代很有影響。
而我,也十分欽佩他。欽佩他的灑脫、樂觀、是非分明,能輕松玩笑,也能鄭重莊嚴。
當然,也更佩服他的才華,在詩文書畫藝術上的卓絕之美;他對自己的主張原則,始終堅定而不移的信念。 我覺得的,蘇東坡對他弟弟子由說了幾句話,話說得非常的好,描寫他自己也最恰當不過:“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
眼前見天下無壹個不好人。” 所以,蘇東坡才能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壹陣清風度過了壹生,不無緣故。
他的著作在精神上取悅於人的聲韻、感情、風格,讓人看後回味無窮。他不僅自己十分的樂觀,他還很樂於用自己快樂的心態來感染別人。
的確,從他寫的作品總能使讀者快樂這壹特點,我們就不難看出。 蘇東坡最快樂的時候,就是寫作之時。
有壹次,蘇東坡寫信給朋友說:“我壹生之至樂在執筆為文之時,心中錯綜復雜之情思,我筆皆可暢達之。我自謂人生之樂,未有過於此者也。”
蘇東坡的文字使當代人的感受,亦復如此。歐陽修說每逢他收到蘇東坡新寫的壹篇文章,他就壹整天都很歡樂。
宋神宗的壹位侍臣告訴人說,每逢皇帝陛下舉著不食時,必然是正在看蘇東坡的文章。即便是在蘇東坡貶謫在外的時候,也只要有他的壹首新作的詩到達宮中,神宗皇帝必當諸大臣之面感嘆贊美之。
但是皇上對蘇東坡的感嘆贊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他們必使神宗在世壹日,就使蘇東坡壹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但蘇東坡也許只會因此事而發怒,但是他卻不會恨人。
他恨邪惡之事,對身為邪惡之人,他並不記掛心中。只是不喜愛這些人罷了。
他告訴了我們,恨別人,是自己無能的表現。所以,蘇東坡並非才不如人。
因而也從不恨人。總之,正如世人所說的壹樣,我們對蘇東坡的印象是,他的壹生是載歌載舞,深得其樂,憂患來臨,壹笑置之。
他這種魔力或許就是使無數中國的讀書人對他所傾倒,所愛慕的理由。 與此同時,我覺得,蘇東坡為人處世也十分的直爽。
每當他遇有不愜心意之事,便覺得“如蠅在食,吐之方快。”有壹次,他因厭惡某詩人之詩,就直說那“正是東京學究飲私酒,食瘴死牛肉,醉飽後所發者也。”
他,就是這樣的守正不阿,這樣的放任不羈。在蘇東坡名氣之盛,達於極點之時,他受到了所有的文人、朋友崇敬,在朝廷上又官居高位。
他為堅持己見,飽受其苦,但他也從不後悔。因此蘇東坡也更為人所佩服,在這方面,他所有的朋友輩都望塵莫及。
由此看來,妳就不能不覺得蘇東坡是壹個十分令人萬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高士了。在此,還有壹個令我為之震撼的蘇東坡的事跡: 當蘇東坡迅速衰弱下去的時候,家人都發覺了他的呼吸已覺氣短。
根據風俗,家人是要在他的鼻尖上放壹塊棉花的,好能容易地看他的呼吸。 在這時全家人都在屋裏。
那個方丈走得靠他很近,此能用他聽得到的聲音向他耳朵裏說:“現在,要想來生!” 蘇東坡輕聲說:“西天也許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錢世雄這時站在壹旁,對蘇東坡說:“現在,妳最好還是要做如是想。”蘇東坡最後的話是:“勉強想就錯了。”
這是他的道教道理。解脫之道在於自然,。
6. 文言文蘇軾好學讀後感(非常急)RT《蘇軾好學》講的是蘇軾在成長過程中,讀到《範滂傳》而與母親的壹場小討論。
傑出的人格往往出自傑出的環境,而傑出的環境首先就是明大義的父母。當蘇軾問母親,如果我和範滂壹樣,為名節而不顧生死,您願意嗎?他給母親出了壹道題,出了壹道難題,壹道決定蘇軾日後的價值觀的題目,甚至是壹道奠定了蘇軾人格基礎的題目。
如果母親沒有回答,妳能和範滂壹樣深明大義,我為什麽不能像他的母親壹樣呢?如果母親沒有這個委婉的肯定,也許蘇軾,就不是現在我們知道的,這個可敬可愛的詩人,才華橫溢的藝術家了。蘇軾的人生,幾經起伏,但其實還是很成功的。
年紀輕輕就金榜題名,深得當時皇帝的肯定,後來又幾次官居高位。然而在我們的眼中,他的政治家身份並不明顯,我們更喜歡、更熟悉的,是他的詩詞,他的書法,他的畫作,他的故事。
還有,背後的,可愛而崇高的人格。如果當初母親程氏沒有給出肯定的回答,小蘇軾的心路也許會走向另壹個方向。
父母是孩子的第壹老師,甚至拿破侖說過,孩子命運的壹半,掌握在父母手中。每當讀到《蘇軾好學》這個故事,也許我們會明白,什麽才是對的,什麽才是好的父母,什麽造就偉大的人格。
7. 宋史,蘇軾傳譯文蘇軾,字子瞻,是眉州眉山縣人。
十歲的時候,其父蘇洵到外地去遊學,母親程氏則親自教他讀書,蘇軾每聽聞古今興衰成敗的歷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讀到《後漢書.範滂傳》時,發出深深的慨嘆,蘇軾對她說:“我如果想和範滂壹樣為名節而不顧生死,母親您答應嗎?”程氏說:“妳如果能成為範滂壹樣的人,我又怎會不和範滂的母親壹樣深明大義呢?”成年後,蘇軾博通經學史學,寫文章每天能寫數千字,喜歡賈誼、陸贄的著作。
不久又讀《莊子》,嘆道:“我當初有壹些自己的見地,但總說不出來,今日讀到這本書,發現這本書真是深得我心啊。”嘉佑二年,參加禮部主持的科考。
當時社會上崇尚詭譎不合正道的文風,主考官歐陽修希望能(通過主持考試選人的方式來)挽救這種弊病,看見蘇軾的《刑賞忠厚論》時,非常驚喜,乃想評為第壹,但又懷疑可能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於是最終只評為第二名,而以“《春秋》對義”壹文(這篇反而是曾鞏的文章)為第壹。後參加殿試,中乙科。
後蘇軾通過寫信的方式見到了歐陽修,歐陽修對梅堯臣說:“我當避開此人,好讓他出人頭地。”聽說這句話的人壹開始只當是歐陽修的戲言而不信,後來才終於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