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黴變。
防止黴變的關鍵在於防潮,這在南方與沿海地區尤為重要,而防潮的關鍵是紙幣存放處的溫度與濕度。據有關專家分析,紙幣存放的最佳室內溫度是 18—20°C ,最佳濕度是 50—60 %。因此,在清理紙幣時,盡量不要在高溫或潮濕的環境中進行。在夏季陰雨季節,最好每隔壹段時間,將紙幣冊扇形豎置桌上,用吹風機吹上壹會兒,以便除濕防黴。
壹般說舊紙幣較新紙幣更易發黴,壹旦發黴,可用質地柔軟的紙或布輕輕擦拭,對黴變嚴重的紙幣可將其浸泡在鮮牛奶中,加少量的鹽壹小時後撈出,用清水漂洗,再用吸水紙吸幹,在略潮濕時將紙幣放平夾在空白本子中,壓上重物使之自然陰幹。
2、防折汙。
對於全新紙幣在存放或欣賞時,最好使用鑷子,不要直接用手摸、手撚、手拿,因手上有油汗,容易汙染票面。紙幣最好裝在特制的透明薄膜袋內後,再裝入集幣冊中。
對於有輕度軟折的紙幣,平整地放在書中,壓上重物,幾天後就會平整。而有明顯硬折的紙幣,其票面壹般較臟,可將其放入水中泡 10 至 20 分鐘,然後取出放於兩張吸水紙間用玻璃壓緊,幹後皺跡即除。用薄棉質紙印的紙幣,忌用水洗,因易損傷票面,使其模糊不清。對於不平整的紙幣,忌用電貿鬥燙平,因易損傷紙幣。有的收藏者用高錳酸鉀稀釋液清洗有折汙的紙幣,這樣處理當時會使紙幣變得幹凈,但過壹段時間後,紙幣就會褪色、變色。還有的用透明膠帶粘在折裂的紙幣背面,時間長了以後,透明膠帶會變黃、發硬,也會損壞票面。
紙幣會因各種原因而導致臟汙,遇到這種情況,應根據臟汙性質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處理。
當紙幣上染有紅墨水時,可將紙幣放入溶有少許酒精的大米飯湯裏浸泡 10 分鐘,汙痕即除;當紙幣上染有藍墨水時,可將小蘇打和漂白粉等量溶入水中,把紙幣放入,墨跡即除。當紙幣上染有黑墨水時,將紙幣放入溶有精鹽的溫水中浸泡約 15 分鐘,若墨跡難除,可在精鹽水中加少許牛奶,並加熱到 30°C 至 40°C ,墨跡便可全除;
當紙幣染有指紋或其他灰土汙垢時,可用脫脂棉球蘸少許肥皂水輕擦汙垢處,邊擦邊變換棉球方向,直至汙垢全除;
當紙幣上有印油等油漬時,用棉花蘸少許汽油或酒精不斷地變換方向輕輕擦洗,洗凈後放在吸水紙上吸幹即可;
當紙幣上有蠟跡或動植物油漬時,可把紙幣放在兩張吸水紙間,用電熨鬥在上面熨壹下,汙跡可除;
當紙幣不慎沾上泥水時,先輕擦,再將其夾入宣紙中吸幹,等幹燥後用橡皮擦去泥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