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歌劇產生的獨特歷史背景 眾所周知,歐洲大歌劇是在16世紀末形成於意大利,從18世紀到19世紀,歌劇在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是在意大利、法國、德國、俄羅斯等國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而我們中國的歌劇,卻是到20世紀20年代才處於萌芽狀態,並且是從壹種兒童歌舞劇的模式開始的。 20世紀初,在中國也曾有過歐洲大歌劇的演出,後來也有中國的藝術家試著創作過歐洲模式的大歌劇。但是,那時候中國的經濟和文化,都不具備發展歐洲大歌劇的土壤,更缺乏觀眾基礎。所以當時歐洲模式的大歌劇,在中國僅僅是曇花壹現。 中國歌劇的萌生和發展,主要是由於社會變遷和群眾的需要而產生的。20世紀初,為了宣傳白話文,音樂家黎錦暉創作演出了壹種兒童歌舞劇,這就是中國歌劇的萌芽。到三、四十年代,那時為了宣傳抗戰,中國的藝術家們創造了許多載歌載舞的音樂戲劇演出,例如秧歌劇的盛行。壹直到1945年大型歌劇《白毛女》問世,才開始被稱為中國歌劇發展的壹個“裏程碑”。從而形成了壹種獨特的、被稱之為“民族新歌劇”的音樂戲劇模式。 實際上,“民族新歌劇”是在群眾運動中誕生的,更確切的說是為了宣傳的需要而產生的。因為中國傳統戲曲,不適合現實內容的表達,而中國觀眾又最喜愛並習慣於載歌載舞的戲劇形式,藝術家們才創造了壹種嶄新的音樂戲劇形式“民族新歌劇”。“民族新歌劇”既不是西方傳統歌劇在中國的翻版,也不是中國戲曲的延續。 “民族新歌劇”的特點,首先是以戲劇為主體,有了劇本之後再配以音樂。其次是不但註重歌唱,更加註重道白和表演。它的演唱是基於自然的發聲方法。繼承民族藝術傳統,是它的壹個很重要的基礎,同時又借鑒歐洲大歌劇的創作技法,來創造壹種新的音樂戲劇模式。所以稱它為“民族新歌劇”,又主要是為了區別於“舊戲曲”。 歌劇《白毛女》的成功,在於當時它以全新的內容、全新的形式、全新的視角、全新的音樂以及全新的演唱,創造了壹種為廣大群眾非常喜聞樂見的音樂戲劇品種。特別是由於它的大眾性,與群眾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系,它的演出效果在當時恐怕是任何音樂戲劇所難以比擬的。其演出場次和觀眾不計其數。 以上就是“民族新歌劇”誕生的歷史背景。 二、中國歌劇曾有過壹個繁榮的時代 歌劇《白毛女》壹問世,“民族新歌劇”便如雨後春筍,接連湧現出大量新劇目,諸如《血淚仇》、《赤葉河》、《王貴與李香香》、《長征》、《打擊侵略者》等等。從而《白毛女》便成了民族新歌劇的代表作品,不但在中國廣泛演出,還到東歐和前蘇聯巡回演出,也曾被蒙古國家音樂劇話劇院翻譯演出,後來又被日本改編為芭蕾舞劇,成為中國現代最有影響的舞臺劇目之壹。直到現在,仍然是我們中國歌劇舞劇院的保留劇目之壹。 然而,中國的藝術家是清醒的,深知“民族新歌劇”的產生,僅僅是中國歌劇道路的起步,所以在1953年,成立新中國第壹個最大的歌劇院時,就取名“中央實驗歌劇院”。這“實驗”兩個字意味著,歌劇《白毛女》模式不應該是中國歌劇唯壹的模式,中國歌劇需要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創新。 建國後許多從國外歸來的音樂家參加了歌劇隊伍,藝術家們對中國歌劇發展的方向曾產生過激烈的爭論。為了更好地發展中國歌劇,中央實驗歌劇院於1956年分為兩個歌劇團,歌劇壹團是堅持“民族新歌劇”的道路,也就是今天的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二團是更多地以學習西方傳統歌劇的模式和演唱方法為主,來創演中國歌劇,也就是現在的中央歌劇院。 當時的中央實驗歌劇院雖然基本是沿著“民族新歌劇”的道路發展的,但創作題材開始大大的拓寬,不但有現實題材,也有歷史題材、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題材的。特別是音樂創作和聲樂訓練,也越來越多地吸取西方傳統歌劇的技巧和方法。 中央實驗歌劇院除多次加工演出歌劇《白毛女》外,還曾經創作演出了《小二黑結婚》、《劉胡蘭》、《草原之歌》、《槐蔭記》、《竇娥冤》、《春雷》、《紅霞》、《紅雲崖》、《嘎達梅林》、《望夫雲》、《阿伊古麗》等壹大批歌劇新作,還引進了《茶花女》、《奧涅金》、《蝴蝶夫人》等歐洲經典歌劇,使50年代的中國的歌劇舞臺十分繁榮。 1958年,中央實驗歌劇院帶著《劉胡蘭》、《草原之歌》、《槐蔭記》三部中國大歌劇,赴前蘇聯莫斯科、聖彼得堡、新西伯利亞和伊爾庫斯克等城市訪問演出,均受到熱烈的歡迎。 1964年,中國文化部領導認識到,中國歌劇需要進壹步拓寬自己的發展道路,決定把中央實驗歌劇院的兩個歌劇團徹底分成兩個大歌劇院,即現在的中國歌劇舞劇院和中央歌劇院。並希望兩個歌劇院“分別發展,殊途同歸”。 現在看來,這種分頭以實踐和發展為指導思想的決定是有道理的。即使是西方模式的歌劇,也是在不斷發展中逐漸形成的。當時,其他各省市和部隊歌劇院團也推出了壹大批非常受歡迎的大歌劇,諸如影響較大的《洪湖赤衛隊》、《紅珊瑚》、《江姐》等等,所以那時中國歌劇的發展非常之快。 那時候我院有自己的劇場,每當劇院有新的歌劇上演,觀眾便在劇場前排起長隊爭先購票,為能觀賞歌劇,人們無論嚴冬還是酷夏,徹夜排隊守侯在售票處前,劇場經常出現爆滿現象。據有人統計,當時的歌劇是北京上座率最高的舞臺演出劇種。不只是在北京,劇院每年到其他省市的巡回演出,無不場場爆滿。建國後十七年,幾乎走遍了全國所有的大中城市,甚至還到了邊疆和農村,引起各地觀眾的極大關註。那時候不只是各省市的歌舞劇院上演歌劇,連許多縣城也有自己的歌劇團。可以這樣說: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曾經有過壹個空前繁榮的歌劇時代。 三、中國歌劇的斷層與復蘇 文化大革命經過了整整十個年頭,中國歌劇的發展完全中斷了。壹直到七十年代末“文革”結束,中國文藝才得以復蘇。但是歌劇人才已經嚴重流失,歌劇隊伍也逐顯老化。歌劇工作者們毫不氣餒,重整旗鼓。 劇院先是恢復過去的壹些保留歌劇劇目,接著便啟動歌劇新作品的創作工作。特別是80年代接連不斷的全國歌劇匯演,催生了歌劇新作品的湧現。僅我們中國歌劇舞劇院,便接連推出了壹大批歌劇新作品。諸如《星光啊星光》、《韋拔群》、《救救她》、《賀龍之死》、《月娘歌》、《古蘭丹姆》等等。最值得壹提的是歌劇《傷逝》和《原野》的問世,開始突破了民族新歌劇原有的模式,翻開了中國歌劇新的壹頁。 80年代中國的改革開放,敞開了久久封閉的國門,港臺文藝和國際文化交流的展開,使歌劇藝術家們打開了眼界。無論是創作方法、藝術風格,以及審美取向,都有了極大的改變。特別是輕歌劇和音樂劇的引進,使新創演的劇目均在原有的藝術模式上迅速突破,這就自然地使“民族新歌劇”的稱謂不再被沿用。當時所創演的歌劇新作,無論是《白毛女》模式,或西方歌劇模式,或輕歌劇模式,以及音樂劇或歌舞劇模式的作品,統統被稱之為中國歌劇。當然,這種“中國歌劇”的概念,還只是壹種相對的統稱。不過這種發展,已經是十分可喜的了。 如大型歌劇《原野》,就是壹部比較有代表性的當代中國原創歌劇。《原野》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民族新歌劇”。作曲家以宏觀全劇的龐大氣魄和完整的音樂結構,使戲劇沖突壹層層展現。如序幕墳場的“原野大合唱”,是管弦樂與人聲的交響組合,合唱沒有劇詩,甚至沒有明顯的旋律,卻是痛苦、悲憤的呼號與獰笑的交響。使觀眾感受到壹種毛骨悚然的震撼,把人吃人的黑暗時代表現得入骨三分。特別是“閻王殿”壹場戲前的大段獨立樂章,為仇虎復仇前後的心理巨變作了生動的描述。劇中無論是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合唱以及道白,都嚴密而有機地組合在戲劇矛盾發展的完整交響結構中,整個歌劇壹氣呵成。因此普遍認為這是中國歌劇音樂創作的壹大收獲。該劇主要演員赴美國參加奧尼爾戲劇中心“歌劇、音樂劇年會”,進行了三場“舞臺閱讀”演唱,引起那裏藝術家們的矚目。歌劇《原野》還獲得慕尼黑第三屆國際研究會“特別榮譽證書獎”。1991至1992年由美國肯尼迪中心華盛頓歌劇院完整地上演歌劇《原野》***11場。1993年在臺北由臺灣省立交響樂團排練上演10場。1997年歌劇《原野》首演於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