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據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發布的文件透露,豐田汽車將打算向廣汽集團提供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系統。而據汽車維基了解,近日豐田旗下混合動力公司BluE?Nexus已經和廣汽集團達成了技術轉讓協議,甚至2021年就能看到搭載豐田THS混動系統的廣汽自主車型。
事實上早在2019年4月,豐田就分享過壹部分“THS”的技術專利,***計23740件,“有效期”至2030年底,同時也曾與馬自達、斯巴魯分享過THS混動系統,但這次卻是豐田首次向外國公司提供其核心的混合動力技術。
對此,在筆者看來,“轉讓混動系統”最終受益者必然是廣汽集團,這個無可厚非,但其實也在潛移默化的推動著中國汽車市場尤其是自主品牌向混動布局的腳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很顯然豐田更希望把混動這塊兒蛋糕做大,這也是它為什麽毫不猶豫選擇中國市場、選擇廣汽集團的根本原因。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想必大部分人都很好奇,為什麽豐田突然讓把自己的“看家本領”拱手相讓,並“指定”了人選,豐田的葫蘆裏究竟賣的是什麽藥!
其實早在2019年9月,豐田就分別與廣汽集團和壹汽集團簽訂了電動化及智能網聯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豐田與廣汽集團的這份協議裏,雙方就明確指出將推出混合動力車型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而且還將致力於推出質優價廉的純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等車型。
這家由豐田、電裝、愛信精機三家企業合資成立的“BluE?Nexus”不僅與廣汽集團達成了技術轉讓協議,甚至壹汽集團也有可能得到豐田此次混動技術的轉讓。此外,BluE?Nexus還曾與寶馬、吉利就提供混動車技術展開過磋商。哪有什麽指定人選,分明就是多點開花。
不過也用不著大驚小怪,豐田如此慷慨又不是壹天兩天了。比如,2015年免費開放了壹千多項油電混動的專利;再比如,2019年4月無償提供了持有的關於電機、電控、系統控制等車輛技術的專利使用權。
只不過這次是把整套THS混動系統分享了出來,而非部分技術和部分專利授權。就目前來說,導致豐田“慷慨解囊”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其最直接的正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極大的政策利好。
比方說在6月工信部發布的《關於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的決定》中,“傳統能源乘用車”的範圍內增加了“低油耗乘用車”的概念,並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換句話說,低油耗乘用車納入“雙積分”核算,這不就是豐田最希望看到的結果嗎?
更有意思的是,10月27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根據“路線圖”顯示,節能汽車領域,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乘用車含新能源汽車的新車平均油耗要分別達到百公裏4.6升、3.2升和2.0升。新能源領域,預計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年銷售量將占汽車總銷量的50%以上。竟然這也和豐田壹直要走混動的目標不謀而合。
還記得此前豐田官方曾表示,其將於2025年實現電動化車型銷量超550萬,這就很好理解豐田此番壹些列操作為哪般。想必目前也只有中國市場,才有可能幫助豐田更快的實現電氣化車型銷量的目標。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不過汽車圈還流傳著這樣壹種聲音,“廣汽就是接盤俠”,“豐田那點殘羹身份誰稀罕”。
事出有因,據部分媒體報道,豐田出售給廣汽的是豐田第壹代混動技術,反觀目前豐田旗下車型搭載的大多是豐田第四代混動技術。重點是豐田混合動力系統的基礎專利之壹——行星齒輪核心專利於2017年2月份便已在美國、歐洲失效。在中國豐田行星齒輪的相關專利***有13個,申請時間從2003年到2012年不等,最早壹批申請的“行星齒輪組”專利將於2023年過期。
但截止目前,就豐田混動技術轉讓壹事,廣汽、壹汽等方面均未正面回應,我們並不知道關於此項技術轉讓的具體細節。而且,曾經德國大眾願意花“20億日元”購買豐田的混動技術,豐田都“嗤之以鼻”,不然也不會有這句段子,“世界上只有兩種油電混動,壹種是豐田,另壹種是其它”。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自1997年豐田推出普銳斯以來,其電動化車型在全球累計銷量已超過1500萬輛,同時保持了電池零事故的紀錄,這是不爭的事實。即便是第壹代THS系統,以當時豐田官方給出的28km/L的油耗,約合3.57L/100km的數據放在現在也是無可匹敵的。
更何況別說廣汽了,任何車企想要把這套混動系統的專利技術“玩明白”,轉化為自己的東西並投入規模化商用,還需要壹些門檻的。這就像小說《倚天屠龍記》裏的張無忌練習“乾坤大挪移”壹個道理,有底子的人上手就快,但即便如此也得日積月累,穩紮穩打。
因此對於廣汽集團而言,雖說得到了豐田的“真傳”,但面對未來的產業化還要做的有很多。
據廣汽集團公布的最新銷量數據顯示,9月份該集團當月銷量18.31萬輛,同比下滑7.5%;自主板塊中,廣汽傳祺9月份終端銷量3.13萬輛,同比降低28.2%。
曾幾何時,廣汽傳祺可是名列自主品牌銷量排名前三甲的主兒,時至今日,吉利、長安的地位依舊穩如泰山,但廣汽傳祺卻壹度被五菱、哈弗、榮威、奇瑞、比亞迪等自主品牌紛紛超越,直降第八。可想而知,廣汽集團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希望廣汽集團能通過良好的“消化吸收”,借混動之力釀造出屬於自己的“廣式特色”,有朝壹日回歸自主品牌的龍頭之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