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景華
說我是害著病,我不回壹聲否。
說是壹種刻骨的相思,戀中的癥候。
但是誰的壹角輕揚的裙衣,
我郁郁的夢魂日夜縈系?
誰的流盼的黑睛象牧人的笛聲
呼喚著馴服的羊群,我可憐的心?
不,我是憶著,夢著,懷想著秋天!
九月的晴空是多麽高,多麽圓!
我的靈魂將多麽輕輕地舉起,飛翔,
穿過白露的空氣,如我嘆息的目光!
南方的喬木都落下如掌的紅葉,
壹徑馬蹄踏破深山的寂默,
或者壹灣小溪流著透明的憂愁,
有若漸漸地舒解,又若更深地綢繆……
過了春又到了夏,我在暗暗地憔悴,
迷漠地懷想著,不做聲,也不流淚!
何其芳
這首詩寫於1931年,收入詩集《預言》卷壹。詩人常常追悔失去的愛情,早年的愛情生活給他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甚至因此陷入“壹種刻骨的相思”,這首詩就是寫詩人的這種相思之情的。
全詩***兩段十六行。第壹段十四行,前四行是寫相思之苦以致成了“病”。這連詩人自己都承認,在相思之中,情人“輕揚的裙衣”又在詩人夢中縈繞。三、四句寫出了詩人的郁郁之情。五、六、七三句通過生動的比喻創造出鮮明、生動的意象。並將情人的眼睛比作牧人的笛聲,把自己的心比作馴服的羊群,比喻鮮明生動,將抽象的情思轉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也就是使感情意象化了。這裏的比喻因為溝通了視覺和聽覺的通感,就更富於表現力了,把青年男女的悠悠情思維妙維肖地表現出來了。但詩人的這種相思之情不是幹巴巴地 *** 在讀者面前,而是在向讀者展現自己這種相思之情的時候,將自己的真情實意溶化在詩情畫意的景物之中。如“九月的晴空是多麽高,多麽圓”等三句,詩人通過九月這個秋高氣爽的特殊環境,用感嘆的形式把自己的靈魂深處的“刻骨的相思”之情和盤托出。接著詩人又用“南方的喬木都落下如掌的紅葉”,等四句,詩人進壹步將自己的感情完全溶化在詩意紛陳的景物之中,意象是那麽形象、生動,我們看:“如掌的紅葉”,“寂默的深山”,“涓涓的小溪”……這深秋的景色中,寄寓著詩人淡淡的想思的憂愁。何其芳的詩歌深受我國古詩的影響,尤其是晚唐的詩詞最使詩人迷醉,特別是李煜詞中精彩的語言,以及淡淡哀愁的感傷情緒,都給了何其芳前期創作壹定程度的影響,這四句裏所描繪的細節,就留下了直接借鑒的痕跡。
詩的第二段僅兩句,詩人由於“刻骨的想思”而迷漠地懷想著,雖然不做聲,也不流淚,卻在“暗暗地憔悴”。到此,詩雖然結束了,但在詩人的心中甚至在讀者的心中卻蒙上了壹層“淡淡的哀愁”的輕紗。
“何其芳的詩,顏色嫵媚,姿態招展”(藍棣之《現代派詩選·前言》)。這首詩在藝術上較好地體現了這壹特點,可以說調動了“現代派詩”的突出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