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超級女聲》是壹個不可復制的傳媒奇跡,而選秀這種類型,已經註定承載不起這樣沈重的現象級了。因為產生那個奇跡,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幾點,而現在都不具備了。
1.電視收看是全民性的休閑行為
在那個時代,收看電視是人們茶余飯後最常見的娛樂媒介。人們通過電視了解新聞資訊,通過電視愉悅身心。電視臺的壹檔新穎的節目,很容易引起很多觀眾的參與,即便是寫信或發送電子郵件這樣低效率的互動模式,也會有不少電視觀眾癡迷於其中。《超級女聲》的用戶基數,就是這樣積累的。海選、奇葩、淘汰、PK,這些新穎的電視玩法,吸引了很多電視觀眾。反觀當下,移動端才是我們關註的主要媒介。而每個人的小屏幕裏,又有完全不同的個性化選擇。《超級女聲》這種場景化、萬人空巷的局面,只有百萬答題出現過類似的,但也不過吸引了幾百萬的註意力。
2.觀眾具有幹涉電視內容的參與權和決定權
觀眾參與《超級女聲》的投票,是可以通過短信、網絡、彩鈴等多種途徑參與的。這些票數直接決定了選手的去留。2007年,國家有關部門發布法規,全面禁止短信互動。觀眾通過手機跨屏互動被全面切斷。這意味著,場外觀眾將無法幹預電視節目的進程。電視節目後來引入了彩鈴、網絡支持率等其他方式,但很快也有相應的政策,全面禁止引用任何場外票數。
3.電視娛樂本身匱乏
那個時候,中國的電視娛樂產業並不如當下這般發達。壹周下來,湖南衛視的娛樂類的節目不過2-3檔。而現在的娛樂節目,除了黃金檔布局之外,還有22:00之後的次黃金檔。
4.商業化運作的粉絲群體尚未形成
那時候人們自發喜歡某位選手,自發組成粉絲群體,並轉換為有組織的粉絲力量。這些力量成為推動節目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