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蔔算子·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譯文:
風風雨雨把去春送走,滿天飛雪又把來春迎到,在那懸崖峭壁凍結了百丈冰柱的嚴寒下仍然有梅的花枝綻放著俊俏、艷麗的梅花,傲迎風雪。
梅花雖然俏麗艷放,卻不同誰爭奇春日的光輝,只是把春的信息向群芳預報。等到滿山遍野都開滿了色彩絢麗的鮮花,梅花在群芳花叢中微笑。
2、《蔔算子·詠梅》
南宋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譯文:
寂寞無主的幽梅,在驛館外斷橋邊開放。已是日落黃昏,她正獨自憂愁感傷,壹陣陣淒風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她完全不想占領春芳,聽任百花群艷心懷妒忌將她中傷。縱然她片片雕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塵泥,清芬卻永留世上。
3、詠梅
左河水
寂寒於野作雲霞,不恃東風自放花。
勝了冰霜還鬥雪,領得桃杏艷天涯。
譯文:
在萬木雕零的時節,梅花孤獨地在嚴寒的野外,扮演著美麗的彩霞;
原來是憑著頑強的意誌和錚錚傲骨,不依仗東風送暖就自己綻放了。
隨著時光走來,梅花戰勝了風雨冰霜,正與皚皚的寒雪作最後搏鬥;
它非追求自己的名利,而是為引來桃杏等百花享春而開,美艷神州。
賞析
此詞通過對梅花俊美而堅韌不拔形象的塑造,寄托了中華民族和中國***產黨人英勇無畏,謙虛磊落,藐視各種困難的情懷,激勵全黨和全國人民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同修正主義和壹切反動勢力作不屈不撓的鬥爭,堅定理想的***產主義社會必然會實現的信心。
這首詞借用陸遊的原調原題,但整首詞所反映出來的意境卻截然不同,故作者說:“讀陸遊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詞前小序說明這首詞是逆向思維,反向立論。毛澤東是充分肯定陸遊詠梅詞的愛國主義主題的。“反其意”“主要是反憂傷、悲觀之意為積極樂觀、奮發有為的革命情懷;反寂寞、無出路之意為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戰鬥精神;反孤芳自賞、個人奮鬥之意為同春***樂、大公無私的集體主義高貴品質。”毛澤東曾在壹封信中說:“近作詠梅詞壹首,是反修正主義的。”這說出了創作這首詞的主觀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