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妳面前,妳卻不知道我愛妳"這是泰戈爾寫在《飛鳥集》中的壹首詩。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寫下了《壹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用壹個悲傷的故事闡釋了這句話的真諦。
有人說《壹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壹本讓人讀壹次哭壹次的書,書中詮釋了愛情最為獨特的壹種存在——愛情有時候真的可以是壹個人的事情。那些藏在文字裏面的深情是波瀾不驚的,卻也是瘋狂的悲痛的,令人感到窒息與絕望的。
男人的壹夜,女人的壹生
作家R在41歲時收到了厚厚的壹沓書信,來自於壹個陌生的女人,女人在生命的最後壹刻,用飽含深情的筆墨抒寫了她壹生的暗戀與瘋狂。用淒婉動人的語調向作家書寫了自己壹生的愛戀,然而作家卻對此壹無所知。
有人評價說男主人公是維也納的唐璜,壹個生性風流而又濫情的男子,但這並不妨礙女主人公的喜歡,甚至可以跨越漫長的壹生,故事似乎陷入了壹種癡女愛上渣男的俗套,但是大家就是有別樣的技巧,能用精準的筆調讓這個故事格外的觸動讀者的心。
女孩父親早逝,跟隨母親過著貧困的生活,日子壹天天的過去,平靜而無波,女孩有些厭棄她和母親這樣的生活了,但就在這個時候,她的生活發生了轉折。
13歲時,隔壁搬來了壹個英俊瀟灑的作家,13歲正是女孩情竇初開的年紀,在女孩狹小逼仄的生存空間裏,作家猶如壹道神秘的光,帶著女孩對外界事物的幻想,闖入了女孩的世界之中。
壹個偶然的機會,女孩與作家撞了個滿懷,作家含情脈脈而又柔情滿分的眼神讓女孩沈醉,少女並不知道那是作家慣用的手段,他以為作家對她的含情脈脈的眸子就是愛情的樣子,卻不知道那是作家慣以用來誘惑女性的手段,女孩在單相思的痛苦之中長成了美貌少女。
女孩望眼欲穿的等待著,但是沒有被作家認出,但是作家註意到了她,僅僅是因為女孩出眾的美貌,他們之間那銷魂蝕骨的三夜是作家給予女孩僅有的溫柔。
後來女孩嫁為人妻,她壹次又壹次的試圖喚醒作家心中對她的記憶和暗戀,哪怕只是壹絲壹毫,然而他壹次又壹次的失望了,她不過是作家眾多情人之中最普通的壹個。
女孩為此耗盡了壹生,直到床頭上的那株白玫瑰徹底雕謝,直到她終於認命的承認他們之間的愛情,不過是作家壹夜的狂歡,她寫下了淒婉動人的長信來祭奠自己年少時的暗戀。不過是渣男的壹夜,那個癡情的女子卻用壹生來回憶。
低入到塵埃之中的愛情註定無法圓滿
張愛玲曾經寫下這樣壹句話:"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然而低入塵埃中的歡喜是真正的愛情嗎?
女孩對於作家是百依百順的,甚至將作家奉為她自己壹生的信仰與神明,在壹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曾有這樣壹句話:"我相信只要妳叫我,我就是已經躺在屍床上,也會突然擁來壹股力量,使我站起身來,跟著妳走。"這樣固執而瘋狂,甚至略帶著詭異。
這是壹封飽含深情而又絕望的書信,然而作家在看到這封書信的時候,在朦朦朧朧的光影以及對往事的回憶中,他依稀勾勒出壹個女子的身影,但是卻怎麽也想不起來那個女子是誰了,是的,怎麽也想不起來。往事如煙,那個女子不過是他生命之中壹縷如煙的過客。
女主人公所有的愛戀,不過是壹個人的單相思,或許那個風流浪蕩的男子,壹生之中擁有個無數像女主壹樣的女人,但最後的結果都是她們都被遺忘在了回憶的角落裏,許多時候女孩子做著壹個想要讓浪子收心的夢,他們以為自己可以征服浪子,然而最後卻被浪子征服,浪子收心從來就是壹個藏在童話之中的夢境,沒有人可以真正走進夢境,走進童話。
很多時候愛情就是這樣,當壹個女子自以為是的愛著壹個男子的時候,就已經註定輸要的壹無所有了,女主人公的愛情讓人覺得心疼,但更多時候是壹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她原本有更好的選擇,有對她極好的繼父,有溫柔而多金軍官丈夫。
然而沒有人知道壹個少女的愛情有多瘋狂,孩子對於愛情的故事比成年人想象的更為可怕,女主人公在遇見男主人公的那壹年才13歲,很多男人都有初戀情結,女人也不例外,從遇見男主人公的那壹刻起,少女就註定了要被愛羈絆著,至此愛情成為她壹生解不開不了的枷鎖。
劉敏濤在參加壹檔綜藝節目《聲臨其境》時朗誦過《壹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壹個片段,現場有無數女子在她溫柔而又悲切的聲音之中偷偷紅了眼睛。
誰在年少時期沒有偷偷喜歡過壹個人呢?誰沒有固執的暗戀過壹個人呢?可是大多數人選擇了與生活和解,選擇了放開那個曾經自己深愛的帶著光的少年,而有人卻壹生掙紮於愛情的困境之中,掙不開,躲不掉。
我愛妳,與妳無關
茨威格被高爾基評價為"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評價《壹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壹篇驚人的傑作",作家以壹種獨特而又細膩的手法描述了壹個女人暗戀時期微妙的情緒變化。
陌生女人對於R先生有壹種癡狂的絕望,甚至超越愛情達到信仰的瘋狂迷戀,她壹生虔誠的愛著壹個不愛自己,甚至已經將自己忘記的男人,讀完書的時候,有讀者會納悶,這樣的愛情真的存在於現實之中嗎?
雖然有很多人懷疑這樣的愛情是否真的存在於現實之中,卻從來沒有懷疑這樣的愛情在陌生女人身上的存在感,文章沒有刻意的怪誕與荒唐,在平靜而又溫柔細膩的敘述之中,蘊藏著驚濤駭浪時的深情,這才是文章之所以打動讀者的關鍵。
茨威格的寫作技巧正在於此,他把壹顆鮮血淋漓的絕望的心靈溫柔而又平靜的剖析給人看,這種溫柔的殘忍才是最讓人揪心的,我們第1次發現,原來愛情是壹件殘忍的事情,哪怕他的描寫手法那樣的溫柔。
充沛而又復雜的情感在理性的設置之中,達到壹個奇妙而又詭異的平和點,女主人公在遭遇自己兒子死去的悲痛之後,卻能以壹種極其平靜而又邏輯嚴密的理性狀態將事情的全部經過在信中敘述清楚,這壹點足以引人深思。
讀完《壹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有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作品到底傳達給了我們壹個怎樣的思想觀念?是瘋狂到極致的絕望愛情,還是女性追求獨立人格的呼喚?或者說僅僅是壹種極致抒情的表達?
但我始終認為《壹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本作品傳達給讀者的是壹種理想主義的愛情態度,即我愛妳,與妳無關。女主人公的愛情早已脫離女主人公自身所存在了,這種愛情是會呼吸的,會疼痛的,在寧靜之中蘊含著強大的生命力。
原來壹個人的愛情也可以如此波瀾壯闊,並非所有的愛情都是兩情相悅的,更多時候愛而不得或者相忘於江湖,才是這世界上絕大部分愛情的最後歸宿。作品在瘋狂炙熱而又絕對理想主義的描寫之下,給我們傳達了愛情最為冷靜而又現實的存在,那就是:愛情,不過壹個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