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尾剪 銀鉤鐵劃 綢帶 玉蕭 綠波香露刀 白虹劍 周公劍 真武劍 小龍女的銀絲手套 虎頭金刀 龍泉劍 工布劍
紫微軟劍 勝邪劍 純鈞劍 湛盧劍 魚腸劍 巨闕劍 泰阿劍 龍淵劍 幹將劍 莫邪劍 玄鐵匕首 墨劍 白劍 龍頭拐杖 黃金棍 哭喪棒 吳鉤劍
七星絕命劍
壹把三尺長的軟劍。劍刃上嵌著七顆星狀的暗器,壹劍刺出,使劍人的內力勁透劍身之時,那七顆星狀的暗器便飛脫疾出,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此劍為江湖名宿玄機子祖傳之寶,玄機子死後無嗣,七星絕命劍便落入其關門弟子崔北海的手中。但崔北海手持此劍多行不義,卒為大俠護花所敗。(見古龍《吸血蛾》) 七星透骨針 江湖中威力僅次於孔雀翎的霸道暗器,系暗器大家七巧童子打造。據說七巧童子壹生熬白了頭發,壹***也不過制成了七對。其外表是壹只鋼筒,裏面裝有機簧,機簧上附有七根帶銀針,發射時勁道奇強。練七星透骨針的人,都是左右雙手聯發,兩筒***十四根銀針激射而出,快且殺傷面大,令人猝難躲避。(見古龍《七種武器》) 七修劍 為當年七修真人鎮山之寶,屬上古降魔利器。該劍既出,能幻出道道金白之光,光到之處,殺傷力極強。七修真人後將此劍傳與杜鐵池。杜鐵池得此寶後,降妖伏魔,大建奇功,後杜鐵池成為七修門掌門。(見蕭逸《塞外伏魔》) 七殺刀 大西國王張獻忠使用的殺人利器,七殺是“殺殺殺殺殺殺殺”的意思。這是壹把神刀、寶刀,也是壹把兇刀、魔刀。傳說七殺刀殺人太多,已經著魔,“神刀出鞘,無血不歸”。後由冷面魔君賀通天傳給恨天生。(見歐陽雲飛《小流浪》) 七煞天羅 奇門兵器。通體烏黑,柔軟發帶,頂端尖銳似劍,主體渾圓似棍。看去似鞭非鞭,似劍非劍。此兵器厲害之處,在於七種奇巧惡毒的裝置,按動機關,可發出輕絲大網、白霧、紅雨、毒針、天雷、地火、化形砂七種暗器毒藥,有如天羅地網,罩向敵人,故名七煞天羅。據少林掌門百空禪師說,此乃失傳了二百多年的魔教至寶。後落入朱五絕之手。朱五絕用此兵器攻擊宋曉峰,不意機關失靈,自己竟死天於七煞天羅之下。(見雲中嶽《紫彩玉簫》) 七絕魔劍 太極劍李清塵的祖傳寶劍。七絕劍劍法奇詭,去如閃電,削鐵如泥。此劍出手必傷人,幾招壹出,劍勢便無法控制,素有“招不過十”之稱。七絕魔劍之下,從無幸免者,不是死亡,就是殘廢。(見臥龍生《七絕魔劍》) 十八般武藝 指武術中常見的諸種兵器,初見於宋代戲文《張協狀元》,後世有多種解釋。其壹,明代戚晉叔輯《元曲選;逞風流王煥百花亭》:“若論著十八般武藝,弓駑槍牌,戈矛劍戟,鞭鏈鏜錘。”其二,元明間施耐庵著《水滸全傳》第二回:“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駑銃、鞭簡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其三,明萬歷年間謝肇淅《五雜俎》:“十八般:壹弓、二駑、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壹鞭、十二鐧、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後世還出現了“九長九短”、“六短十二長”,以及“大十八般”、“小十八般”等武藝內容說。綜合歷代“十八般武藝”的內容,刪去重復,***包括下列種目: 屬拋射兵器的有:弓、弩、箭、矢、銃。 屬長兵器的有:戈、矛、槍、棍、殳、杵、桿、杖、棒、斧、鉞、戟、大刀。 屬短兵器的有:劍、刀、鞭、鐧(簡)、鉤、鐮、錘、拐、環(圈) 屬軟兵器的有:鏈、流星、綿繩套繩。 屬徒手的武藝,統稱為“白打”。歷代“十八般武藝”中所指的這些種目,並未能包括武器的全部。例如,飛刀、袖箭、三尖兩刃刀、橛、匕首、鴛鴦鉞、陰陽銳、狀元筆、鐵尺、繩鏢、三節棍等均未包括。至於武俠小說家筆下劍造的許多“奇門兵器”,就更難以盡收了。 九現神龍鬼見愁 壹條江湖上罕見的金龍鞭,壹眼看去,酷似金龍,龍的角左右伸出,張開的龍嘴裏,吐出壹條碧綠色的舌頭。它的可怕之處,是它兼具九種妙用:其全身反鱗,不但可粘住暗器;龍角分犄,專制天上各門各派的軟兵刃;龍舌直伸,打人穴道;那張開的龍嘴,咬人刃劍如探囊取物;除此之外,壹雙龍眼乃是霹靂火器,龍口之內,可射出十三根“子午向心釘”,見血封喉,子不過午。在必要時,那混身龍鱗,也全都可激射而出,傷人於意外。武林中尋常人等,固然難在此兵器下躲過,即使是那些高手、名宿,如不知底細,也同樣會死於非命。 江小魚在地道裏發現了這壹兇險兵器,他害怕它為害江湖,便以利刃將之毀壞。(見古龍《絕代雙驕》) 刀 以雄渾、豪邁、揮如猛虎的風格而馳名的兵器,在十八般武器中排名第壹。清朝詩人鄭世元這樣描寫道:“秋水飛雙腕,冰花散滿身。柔看繞肢體,纖不動埃塵。閃閃搖銀海,團團滾玉輪。聲馳驚白帝,光亂失青春。殺氣騰幽朔,寒芒泣鬼神。舞余回紫袖,蕭颯滿蒼旻。” 據《釋名》:“刀,到也。以斬伐其所乃擊之也。”殷商時已有銅刀,到了西周,刀的形狀有了變化。刃柄無明顯分界,柄部略厚,近刃部有圓圈穿孔。相傳西周時以“昆吾”的刀最為著名,但用刀盛世還是戰國時期騎兵作為獨立兵種出現以後。從秦始皇陵中發現了不少騎兵形象的陶俑,但大量使用騎兵還是秦末到西漢初年。伴著騎兵還是秦末到西漢初年。伴著騎兵的發展,刀的形制不僅有了改變,作戰作用也重要了。作戰時騎馬用刀斬劈,可格,可刺,已明顯優於劍的直刺。 漢代的刀,直脊有刃,刀柄與刀身沒有明顯的區別,刀柄首端都毫無例外地制成扁圓環形,名為“環柄刀”或“環首刀。”這種刀流傳甚廣,東自朝鮮、日本,北於匈奴,西抵大月氏,南達安南,都廣泛使用。特別是東傳日本後,成了日本刀的祖型。東漢末年,適合劈砍的環柄刀在戰場上已成了主要武器,到了三國,軍隊大量裝備的短兵就只有刀了。刀的制造也更加精良如諸葛亮讓蒲元鑄造的刀“稱絕當世,故曰神刀”。刀不僅作戰,也有了套路對練。如《吳書》載:“酒酣,統乃以刀舞。”南北朝以後,刀壹直是重要武器。李白《從軍行》的“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的詩,就反映了當時作戰主要用刀。 《唐六典;武庫條令》中只有刀制,而無劍制。其中有儀刀、鄣刀、橫刀、陌刀。唐宋時出現了長柄刀。從宋《武經總要》可以看出刀劍有了進壹步改進,從狹長的長條形,改成刀頭前銳後斜形,並有護手,去掉了扁圓大環。 俗語說:“劍是君子所佩,刀乃俠盜所使”。這多少有些擡劍抑刀。實際上,刀那勇猛狂放的性格還是令許多人所傾到的。商周時期的人,就珍貴地以美玉飾刀,此後文人墨客詠刀之作更進壹步表達了人們對刀的喜愛:“謁帝向金殿,隨身唯寶刀。”(唐;岑參)“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唐;高適)“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唐;李白)“徒倚三層閣,摩挲七寶刀。”(唐;李商隱)據說,李商隱這裏提到的“七寶刀”,出在後漢,是魏文帝曹丕所造。此刀本名“靈寶”,因它紋似靈龜,又俗稱七寶刀,能切金斷玉,後下落不明。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和異國寶刀流入中原後,其鋒利和精巧更令人贊嘆不已。烏孫佩刀、半息寶刀、大食刀、海西國寶刀、日本雙刀等都被詩人們壹詠三嘆,吟哦不已。 刀雖然也登得大雅之堂,刀、劍之別未必便是俠盜與君子之別,但在習慣上,尤其在刀劍用在不以戰鬥為目的的場合時,二者的身份卻是有壹定差異的。有研究者發現,古龍筆下的俠客們每使刀而較少使劍,並認為這體現了古龍的平民意識。確實,除了著名的小李飛刀外,蕭十壹郎、傅紅雪、丁喜、姜斷弦、花錯、朱猛等英雄大豪傑用的都是刀。古龍認為:“劍是優雅的,是屬於貴族的;刀卻是普遍化的,平民化的”,“劍有時候是壹種華麗的裝飾,有時候是壹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某壹種時候,便甚至是權力和威嚴的象征。刀不是。”確實,在其他諸家武俠小說寫手當中,還沒有誰像古龍這樣如此註重兵器的意義,我們讀了古龍作品,也許能夠加深對刀的性格的理解。 三絕拐 鐵拐醫聖賽華佗的遺物。百毒夜叉端木玨從壹古墓中無意中得到,將此神物贈於韋虎頭。所謂三絕,就是這根尺來長的短拐,具有攻敵,防身、度厄三種妙用,拐身是寒鐵所鑄,彎柄則。是覓自南極上佳磁石所制,但需略用內家真力,猛逼彎柄,磁力才會驟然發揮出來。故而只消壹拐在手,再多的厲害金屬暗器,也可將其粘吸。拐的後部,暗藏螺旋,旋開後的這段拐身,中空,內藏三粒“華佗度厄金丹”。此丹藥效如神,受傷者,只要臟腑未腐,便可度厄。(見諸葛青雲《大寶傳奇》) 工尺鏢 江湖暗器。為壹枚枚大小厚薄不同的銀錢。練就工尺鏢的人,能將銀錢準確地射中對方的要害部位。銀錢鏢出手後發出“工尺”、“工尺”之聲,竟能奏出古樂“四面埋伏”的音律第壹句。此聲音擾人心魄,使人精神分散,極易被擊中要害,故得此名。工尺鏢是無耳教教主江兆基的絕學,不幸被武林惡人學會,用此功傷人,嫁禍於無耳教,因此,使江湖掀起壹場軒然大波。(見古龍《劍氣滿天花滿樓》) 萬字奪 東海龍王司空闊所用兵器。長七尺,上部似矛,下部似護手,似戟非戟,似鉞非鉞,性可克刀劍。萬字奪以玄鐵鑄造,玄鐵稀少,且重量比普通鐵重逾十倍。按疑即隕鐵,為鐵中稀少的品種。據報載,我國古代對隕石的利用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河北省槁城縣曾出土商代鐵刃銅鉞,其刃則為鐵隕石打成。(見梁羽生《廣陵劍》) 飛劍 以口吐出可以遠距離傷人的小型劍器,非修行至劍仙不能為之。多見於舊派武俠小說中,新派作品以其荒誕落套,極少出現。 天魔雨 四川唐門的奇毒暗器。能把奇毒的汁液由腕底特制的筒中打出,到了敵人面前或頭頂,才突然爆開為傘,向下猛灑。這種毒雨毒性極強,如被沾上,骨肉盡爛。(見鬼谷子《江湖風雲錄》) 五殃針 陰山派始祖謝五殃采取陰山絕壑寒鐵,煉制而成的暗器。這種針長不逾寸,細如牛毛,裝在筒中,筒上裝有壹個活閂和兩個機鈕,用時先把活閂打開,在小機鈕上壹按,就射出壹針,按著不動,針就壹支接著壹支連續飛出,指揮如意。如果在大機鈕上壹按,壹次就能射出七十二針,五丈以內的敵人,妳只要對準他的胸口,七十二支飛針,就會左右上下,自動打上人身七十二處穴道。若敵人身材高大後退壹步,身材瘦小則上前半步。制造之精,計算之準,真是匠心獨運。尤其陰山寒鐵之氣,遇血即凝,中者當場寒栗而死。五殃針不僅是陰山派鎮山至寶,而且也是武林道屈壹指的暗器。後來陰山肖掌門人殷如玉據此改制成散花神針。(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五毒霹靂雷霆珠 江湖下五門中最的兵器。形狀酷似流星錘,施展起來和普通流星錘也並無不同,只是那由銅鑄成的圓球內還藏有厲害暗器,若是不敵對方時,暗器便如暴雨般射出,縱是壹流高手,也難免被其所傷。因此,這件兵器的主人楊霆在武林中也算是個人見人怕的角色。他後來在參與壹起爭奪珠寶的紛爭中被人殺死。(見古龍《絕代雙驕》) 太乙神鉤 奇形兵刃。形如乙字,以象牙為手柄,雕鏤極精。鉤身非壹般精鐵鑄成,***分七節,機括相連,最後壹節刃尖,長約二寸有余,鋒利異常。太乙神鉤的妙用在於,手柄之上另有機括,輕輕壹按,七節太乙鉤自動伸直,便可當劍使用,及至以劍法過招之時,又可化劍為鉤,纏脫敵人兵器。這忽鉤忽劍的招數,獨便創壹格,運用之妙,神詭莫測。(見陳青雲《藝劍青霜》) 太陰魔鈴 太湖三煞胡雲天、胡雲地、胡雲人三兄弟的成名兵刃。魔鈴壹般成對使用,雙鈴各有機關,右鈴可發無色無味的毒氣,人中之無藥可解;左鈴頻生異響,擾人耳目,功力弱者聞之則失去丹田功力。臨敵實戰,三煞連環,順著四方、五行、六易、七星、八卦方位,正反置,交互運用,奧妙無窮。(見梁羽生《武當壹劍》) 雙龍銀絲虬龍棒 壹種軟中有硬的奇形兵器,為燕趙雙俠中的老二矮金剛藍和所持。此棒長五尺六寸,兩端全是龍頭,龍舌是兩口利刃,通身用千年紫藤和銀絲、頭發纏就,軟硬兼施。這種兵刃與棒棍不同之處是,在龍頭上下各有壹個倒鉤。因而此物既可當軟鞭,又可當雙有關當局槍,更能當棍使用,並各有不同招術。藍和使用此棒是按著七十手行者棒、內藏三十六路白猿槍法和青田棍法使的,壹招緊似壹招,壹式強似壹式;虛實莫測,躥高縱矮,功夫精純獨到。(見鄭證因著《鷹爪王》)暗器:壹、 孔雀翎
孔雀翎系孔雀山莊主人耗盡心血打造而成。當年,三十六名黑道高手聯手攻擊孔雀山莊,結果全部喪生在孔雀翎下,可見其威力。據說孔雀翎發出的時候,美得就像孔雀開屏,然而就在妳被這種驚天動地的絢麗弄的目瞪神迷之際,它已經要了妳的小命。
孔雀山莊憑此暗器,屹立江湖數百年,可惜後來莫名其妙給弄丟了。因為大家沒見過這種暗器,只能憑著傳說和想象去猜測,已成江湖中的神話,故把它排在第壹。
二、 暴雨梨花針
古龍書中記載此暗器系南湖雙劍子周世明制造,當時找來天下最著名的巧匠,費時三年而成。
此物扁平如匣,長七寸,厚三寸。上用小篆字體雕刻:“出必見血,空回不祥;急中之急,暗器之王”。發射之時,***二十七枚銀針激射而出。(見《楚留香傳奇》)
“暴雨”該是形容其速度之快。偶想敢自稱暗器之王的,想必厲害,故排第二。
三、 小李的飛刀
百曉生兵器譜排名第三,刀是普通的刀,但是到了李探花的手裏就成了壹把神奇的刀。“小李飛刀,例無虛發”,沒有人知道刀是怎麽發出來的,刀光壹現,敵人就已經翹辮子了。
小李飛刀江湖名聲太大,故排在第三。其實偶個人認為小李的飛刀更象是明器,大家都知道他要發飛刀了,也就失去暗器特有的隱蔽性,只不過是沒人看清飛刀是如何發出而已。
四、 生死符
金庸的小說裏對暗器描寫的不多,生死符值得壹提。生死符可控制人的生死,其實只是壹片圓圓的薄冰,小指頭大小,邊緣鋒銳,其薄如紙。生死符打入人體之內,瞬間消失,天龍八部中寫道虛竹中招後,傷口處陣陣麻癢,有針刺般的疼痛。
天山童姥憑此暗器控制了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洞主。生死符雖然厲害,但是估計對付高手不易。想那薄冰壹碰到烈焰拳,或是內功了得的高手,冰還不化了,故排在第四。
五、 無情的轎
溫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中無情的轎子,處處機關,暗器層出不窮。無情身體殘疾,雖以暗器和輕功成名,轎子仍是他的護身寶貝。無情靠著它抓了無數的江洋大盜,度過壹個壹個的難關,所以入選。
原來這個第五想寫王小石的石頭,但是覺得無情更勝他壹籌,可算暗器壹大家。
六、 唐門的暗器
四川唐門弟子武功平平,卻憑著暗器和毒藥縱橫江湖數百年。江湖上常見的唐門暗器有毒針、毒蒺藜和斷魂砂,其上淬有唐門劇毒,非獨門解藥而不能解。最高境界好像是“漫天花雨”,躲閃不及的話,馬上把妳射成刺猬。江湖權威人士說:“寧可遇見鬼,也不能碰上唐門的暗器”。所以江湖人士遇見唐門弟子紛紛躲閃不及,唐門暗器當排第六。
(至今也沒搞明白唐門哪個武功最高,好像是溫瑞安小說中唐老太吧)
七、 霹靂堂的火器
霹靂堂的火器甚為歹毒,壹發出來,玉石俱焚,效果可比如今的TNT炸藥。江南霹靂堂也算武林世家,不僅制造還販賣火器,富可敵國。和唐門世家壹樣,雷家門下弟子也是武功平平。
霹靂堂火器波及範圍太大,估計是要遠遠的發射,否則將傷其自身,有壹定的缺陷,故把它排在唐門之後。
八、 毒霧金針火焰彈
厲家最歹毒的暗器。此種暗器是在彈丸裏包著無數細如牛毛的梅花針,並且藏有火藥。暗器打出之後,即自行炸裂,不但有毒火噴出傷人,那壹大把雜在煙霧中的梅花針更是令人難以躲避。(見《雲海玉弓緣》)
厲家是夠狠的,唯恐不制人死地。不過估計火藥威力不大,否則火藥壹炸以後,周圍灰飛煙滅,也不需要加什麽梅花針了。
武當七俠中的張翠山也曾使壹柄鑌鐵判官筆,使對手聞風喪膽。他使判官筆在石壁上使倚天屠龍功刻出“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二十四個大字,令武功蓋世的金毛獅王謝遜也不得不甘拜下風。(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伽藍劍
神劍。萬載菩提木所制,堅逾金鋼,可避百邪,任何神刃亦無法損傷分毫。天心大師佩掛此劍上百年,坐化前贈予華逸雲。華逸雲用此劍行俠仗義,去暴除奸,成為武林第壹劍手。(見雲中嶽《霸海風雲》)菩提樹又名摩訶菩提。佛教徒相傳釋迦牟尼曾在此樹下得證菩提果而成佛,故名。菩提樹原產印度,晉唐時傳入我國。此樹屬桑科,常綠喬木,在我國雲南及廣東均有栽培。樹幹富乳漿,可提硬性橡膠。所謂菩提木堅逾金鋼之說全無科學根據。
靈空劍
神兵利器,由鑄劍大師邵空子煉成,未幾邵大師請壹名宿相此寶劍,那名宿卻認為是壹柄兇劍,那名宿卻認為是壹柄兇劍,劍身上光紋四射如火,主大兇,佩帶都必定招致不詳,甚至會有家破人亡之禍。善良的邵大師立刻就將靈空劍毀了,再用殘劍的余鐵煉成壹柄其薄如紙的薄刀,後來神劍應無物以壹本劍譜將之換走,又傳給了他的愛徒世襲壹等侯狄青麟,狄青鱗曾以之殺害河朔大俠萬君武,由於又薄又快,殺人後竟不見血跡。(見古龍《七種武器》)
靈蛇劍
其形又細又長,能藏於竹竿之中,壹旦出鞘寒光閃現,顫動如靈蛇,因而得名。此劍遇微風則會不停抖顫,讓敵手看不出其劍尖指向何方,更看不出要刺向何方,連劍光的顏色都仿佛在變,有時變赤,有時變青。高手有用之,靈如青竹,毒如赤練,七步斷魂,生命不見。(見古龍《七種武器》)
附骨針
東邪黃藥師的獨門暗器,只要伸手在敵人身上壹拍,那針便深入肉裏,牢牢釘在骨骼的關節之中。針上餵有毒藥,藥性卻是慢慢發作,每日六次,按著血脈運行,叫人遍嘗諸般難以言傳的劇烈痛苦,壹時又不得死,要折磨到壹兩年後取人性命。武功好的人如運功抵擋,卻是越擋越痛,所受苦楚更其劇烈。黃藥師以此暗器懲治偷竊真經、叛離師門的梅超風。(見金庸《射雕英雄傳》)
青玉冰輪
昔年木道人用萬年玉雕琢而成的奇門兵器,上有三十六枚倒刺,沾滿劇毒,並且專克刀劍壹類兵器。木道人的傳人王屋散人以此成名,位列武林六絕,青玉冰輪也被列為“銀拂金丸如意玉,量天寒尺毒冰輪”這天下五件奇特兵器之壹。後青玉冰輪被南怪樓壹怪用壹雙肉掌將毒刺抹平。(見東方玉《紅線俠侶》)
青魔手
壹種鐵手套,武林中最霸道的兵器之壹,在百曉生的《兵器譜》中排名第九。伊哭采金鐵之英,淬以百毒,鍛冶七年制成青魔手。伊哭的弟子將其送給了林仙兒。(見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
明心錐
壹件類似匕首的名貴兵器,是恐怖和死亡的象征,以青鋼制成,外包以純金,把柄處制成,外包以純金,把柄處制成蝴蝶形,並鑲嵌有各種六角形寶石,美麗悅目。相傳有位皇帝生性多疑,每當他對臣子的忠誠有了懷疑的時候便令人持明心錐前往,交給臣子。而接到明心錐者,等於被判處了死刑。
明心錐長約七寸,頂端尖銳無比,君惟明處置背叛鐵衛府的江七時,曾用此錐。(見柳殘陽《斷腸花》)
淚痕劍
壹代傑出劍俠蕭大師所鑄的壹柄天下無雙的寶劍。此劍劍背上有壹道痕跡,看上去有如淚痕。據傳,此便出爐時,神鬼***忌,劍上顯現出壹種無法可解的兇兆,不但出鞘必飲人血,蕭大師身邊最親近的壹個人也將作為其祭禮。蕭大師見此大驚失色,忍不住流下淚水,滴落在劍上,化做了淚痕,故名淚痕劍。(見古龍《英雄無淚》)
泣血金匕
名貴兵刃。平時呈環形,如金鐲子,在匕道相扣附近的匕鞘上,有壹微凸的紅寶石,使用時,只需握住匕柄,用拇指輕壓寶石,就可將匕首扳出。此物可削金斷玉,出鞘後不見血不歸鞘,故稱泣血金匕。泣血金匕原為古天宇當年送給秦心影的防身之物,秦心影送古小天入少林寺帶發修行時,將它帶在小天身上。在梧桐谷取火蘭果實時,古小天用它砍下千年人面金蛇首級,救出王小仙。(見臥龍生《情俠雙奪血龍令》)
金槍
如果說霸王槍是槍中獅虎,那麽這金槍就可以算是槍中的毒蛇,它的型式削銳,槍尖鋒利,槍桿修築,拿在手中不動,也同樣能給壹種毒蛇般靈活兇狠的感覺。這桿槍本是由黃金混合精鐵鑄成的,不但比普通的槍輕巧,而且槍身還可以隨意彎曲,因此金槍槍法,也獨創壹格,與眾不同。金槍的主人徐用將祖傳槍法發揚光大為蛇槍壹百四十九刺,以此縱橫天下,殺人無算,但卻敗在大俠丁喜手下,徐用遂決計隱退。(見古龍《七種武器》)
神鷹鐵爪
奇形兵器。用精鋼打制,由壹連串純鋼指環銜結,手掌部位全空,只用壹小鋼托托起。此爪五指指尖處各有壹設計靈活的尖銳鋼爪活動套指,交手時只需揮手壹抖即行滑落凸出,用以抓撾對手,殺傷力極強。兵馬指揮徐野驢近太子而遠高煦,引起漢王妒忌,遂用神鷹鐵爪致徐野驢於死地。(見蕭逸《飲馬流花河》)
神鰍弩
射出的箭像泥鰍扭曲飛行,能自動回旋拐彎追蹤敵人,力道又可維持甚久,縱有絕頂身手亦很難避過。制造這種神鰍弩的是以暗器聞名天下的四川唐門第十八代孫唐紹雲。百花谷武婢用此弓箭阻攔關子昂進谷,後被關子昂以懶參謀驢打滾之身法,借助眾多大樹躲過。(見秦紅《虎俠嬌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