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當時的體制有關
壹 大元帥軍銜的由來
大元帥這個比元帥更高壹級的頭銜,起初並不是軍銜名稱,而是壹種榮譽稱號,用來授予本國或同盟國的武裝部隊總司令。1569年,法國查理九世國王封其弟弟昂茹公爵為大元帥,此後,各國又有30多人享有這壹榮譽稱號。1916年,俄國陸軍條令首先規定,大元帥為俄國軍隊最高軍銜。1927年將這壹軍銜授予緬希科夫公爵,大元帥由此正式開始成為軍隊最高軍銜名稱。
二大元帥在中國古代的由來
大元帥在中國古代漢語中都是作為職務名稱出現在軍隊當中,而不是壹種軍銜名稱。從南北朝起,元帥壹詞逐漸成為戰時統領全軍的官職名稱。此後壹直沿用。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在沒有繼承皇位之前,就曾經擔任過“西討元帥”等元帥職務。當時的各種元帥按照職務的大小和各自的分工,都有不同的元帥稱號如“天下兵馬元帥”“兵馬大元帥”“行軍元帥”“行營元帥”等等稱號。金朝在戰時設立元帥府,任命不同級別和稱號的元帥,專門執行不同的作戰任務。元朝時各地,各道,各州,凡是有駐軍的地方,都設有都元帥府或元帥府,副元帥府,任命不同稱號的元帥,掌管當地的行政和軍事大權。
三大元帥在中國近代的變化
到了中國近代“大元帥”壹詞依然是以榮譽稱號或職務的性質出現,代表國家和軍隊的最高統帥。這也是歷史傳承下的必然結果。
1905年,光緒31年,當時的光緒皇帝批準清朝陸軍部隊開始實行軍銜等級制度,其時的新軍軍官軍銜各級名稱如下:
上等第壹級 正都統
上等第二級 副都統
上等第三級 協都統
中等第壹級 正參領
中等第二級 副參領
中等第三級 協參領
次等第壹級 正軍校
次等第二級 副軍校
次等第三級 協軍校
另外在正都統之上還設有“大將軍”“將軍”兩銜。但都與正都統同視做上等第壹級,為正都統有積勞者充任。大將軍和將軍為正壹品官 正都統為從壹品官,級別低半格。用現在的解釋 都統 參領 軍校 是將官 校官 尉官,但其中軍官軍銜表中並沒有大元帥這壹軍銜。實際上,清朝在實行軍銜制時,是設有“陸海軍大元帥”職務或者說是榮譽稱號的,具有代表最高統帥之意。(註意這裏的大元帥是職務,而不是軍銜)由光緒皇帝親自擔任。宣統皇帝繼位時僅僅三歲,所以大元帥壹職由其父攝政王載灃擔任。
辛亥革命勝利後,中華民國在1912年元旦正式成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基本上沿用了清朝新軍的軍銜等級制度,但廢除了清朝軍銜制中的軍官軍銜名稱和所有品級。並規定了新的軍官軍銜名稱:
上等官佐 大將校 中將校 少將校
中等官佐 大領? 中領 少領
初等官佐 大尉 中尉 少尉
時隔不久南京臨時政府又對軍官軍銜名稱進行較大的改動:
上等官佐 大將軍 左將軍 右將軍
中等官佐 大都尉 左都尉 右都尉
初等官佐 大軍校 左軍校 右軍校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不到三個月,就被北洋袁世凱竊居大總統。其又對軍官軍銜名稱做的大的變動:
將官 上將 中將 少將
校官 上校 中校 少校
尉官 上尉 中尉 少尉
不管這壹時期的軍官軍銜名稱如何變化,但其軍銜表中始終沒有“大元帥”這壹軍銜。其實如同清朝的“大元帥”壹樣,“大元帥”始終是作為職務名稱或榮譽稱號出現在中華民國的歷史當中。例如:1917年7月張勛帶領辮子軍復辟後,8月孫中山在廣州發起並召開的國會非常會議上,決議成立軍政府,規定軍政府設立“陸海軍大元帥”壹人,元帥二人,都由國會選舉產生。大元帥是國家元首兼行政首長,元帥協助其工作。9月1日國會壹致選舉孫中山為大元帥,桂系軍閥陸容廷,滇系軍閥唐繼堯為元帥。10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大元帥。由此看出孫中山的大元帥是最高行政長官或最高統帥的職務的表現形式,而不是軍銜,雖然大元帥們都有大元帥服。
中華民國北洋時期的大元帥,不止孫中山壹人,北洋政府的歷屆總統(執政或代理)都兼任陸海軍大元帥職務。和孫中山不同的是,這裏的大元帥更多的是壹種榮譽稱號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