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什麽叫癔癥?

什麽叫癔癥?

癔癥壹詞的原有註釋為“心意病也”,也稱為歇斯底裏,是壹種較常見的神經病,以鄉村多見。目前認為癔癥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誇張,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點,常由於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發病。可呈現各種不同的臨床癥狀,如感覺和運動功能有障礙,內臟器官和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以及精神異常。這類癥狀無器質性損害的基礎,它可因暗示而產生,也可因暗示而改變或消失。

精神因素和暗示的作用,是癔癥發病的主要原因。但是,當人們受到精神因素的影響以及暗示的作用以後,為什麽有的人保持健康,有的人就患了癔癥呢?這與他們的性格不同有關。癔癥患者的病前個性,是屬於有強烈情感,缺少堅定理智,意誌不穩定,幻想多,爭強好勝,虛榮,情感不穩定,易沖動。這類性格的人有以下幾個特點。

(1)情感代替理智:癔癥性格的人有高度的情感性,情緒反應強烈而不穩定,容易從壹種情感轉移為另壹種情感,他們對人處事往往感情用事,整個精神活動均易受情感的影響而趨向極端。如對某人有好感時,覺得他十全十美,是世界上少有的好人,但當遇到壹點小事時就立刻認為這人壹無是處,是最大的惡棍。這就是癔癥者的“情感邏輯”。其判斷推理完全從當時的情感出發,情感有了變化,其判斷推理也隨之改變。

(2)暗示性強:他們的情感和行為極易受別人的言語和行為的暗示影響,尤其是當他對某人印象良好時,則該人的意見都會不加分析地盲目接受下來。他們的自我暗示也很強烈,以致各種身體不造感可作為自我暗示的基礎。

(3)自我中心和好幻想:他們好誇耀自己,顯示自己,樂於成為大家註意的中心,喜歡得到別人的贊揚。他們富於生動的幻想,特別是當情感反應強烈時,想象和現實常易混淆壹起,以致有時連他們自己也弄不清楚到底是想象還是事實,因而造成他在說謊的印象。

癔癥多發病於16~30歲之間,女多於男。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癔病發病的主要原因。驚恐,被侮辱,委屈,不如意以及親人的遠離等較強烈的精神創傷,往往是癔癥第壹次發病的誘因。至於以後的發病,不壹定都有很強烈的精神因素。也可能由於與精神創傷有聯系的事件,或在與第壹次起病相類似的情景下產生聯想而突然發病。

有些患者可因軀體因素,如疼痛,發熱,不適,勞累等,引起精神緊張和恐懼或精神不愉快而發病。

暗示有致病作用。具有特殊意義的談話、表情和傳說,以及看見其他患者發病均可成為病因,即通過自身體驗和聯想、產生疑慮,深信自己會發病而發病,這是自我暗示的作用。患者易受暗示,是癔癥性格所致。?

癔癥的臨床表現極為復雜多樣,可類似多種疾病的癥狀,幾乎占據了醫學臨床各科的所有疾病的癥狀表現。有人說“癔癥的癥狀包括整個醫學的內容”。法國夏克稱本病患者為“偉大的模仿者”,也有人稱患者是“不好的演員,各種角色都可扮演”、“調皮孩子,惡作劇 ”等,這都說明癔癥的表現千奇百怪,無奇不有,哪壹位醫生也無法完全的描述癔癥的全部癥狀。

中國精神疾病分類第二版的修訂版,將癔癥的臨床表現分為兩個類型:①分離癥狀:表現以精神癥狀為主;②轉換癥狀:主要表現為軀體的功能障礙。在同壹患者身上往往僅有壹二種癥狀出現,且每次發作多為同樣癥狀的重復。

癔癥是由明顯的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或情緒激動、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導致的精神障礙。多數起病於35歲前,發病急驟,主要表現無器質性基礎的感覺或運動障礙,或意識狀態改變。具體有如下表現:

(1)癔癥性精神障礙,又稱分離型障礙。

①情感爆發:患者在受精神刺激後突然出現以盡情發泄為特征的臨床癥狀。嚎啕痛哭,又吵又鬧,以極其誇張的姿態向人訴說所受的委屈和不快,甚至捶胸蹬足,以頭撞墻,或在地上打滾,但意識障礙不明顯。發作持續時間的長短與周圍環境有關。情感爆發是癔癥患者最常見的精神障礙。

②意識障礙:表現為意識朦朧狀態或昏睡,病人突然昏倒,呼之不應,推之不動;癔癥性朦朧狀態,興奮激動,情感豐富或有幻覺、錯覺;癔癥性神遊癥,患者表現離家出走,到處遊蕩;癔癥性夢行癥,睡中起床,開門外出或作壹些動作之後又復入睡;癔癥性假性癡呆,表情幼稚,答非所問,或答案近似而不正確。

③癔癥性精神病:患者表現情緒激昂,言語零亂,短暫幻覺、妄想,盲目奔跑或傷人毀物,壹般歷時3~5日即愈。

④癔癥性神鬼附體:常見於農村婦女,發作時意識範圍狹窄,以死去多年的親人或鄰居的口氣說話,或自稱是某某神仙的化身,或稱進入陰曹地府,說壹些“陰間”的事情,與迷信、宗教或文化落後有關。

(2)癔癥性軀體障礙,又稱轉換型癔癥。

①感覺障礙:感覺缺失,患者對強烈的刺激只能輕微感覺,甚至完全沒有感知,其特征是不按解剖部位分布,不能用神經病理學的知識加以解釋:感覺過敏,患者對局部的觸摸特別敏感,非常輕微的觸摸即感到疼痛異常;感覺異常,患者感到咽喉部有異物或梗阻,好似球形物體在上下移動,但咽喉部檢查卻無異常發現;視覺障礙,常見者為突然失明,也有弱視、視野向心性縮小,但眼底檢查正常,雙瞳孔對光反射良好,患者什麽也看不見,但行走時可避開障礙物;聽覺障礙,在強烈的精神因素影響下,突然雙耳失去聽力,但來自背後的聲音可引起瞬目反應,睡眠中可被叫醒,客觀檢查無陽性發現;心因性疼痛,在受到精神刺激後出現的劇烈頭痛、背痛或軀體其他部位的疼痛,但客觀檢查未發現相應的器質性病變。

②運動障礙:抽搐發作,常因心理因素引起。發作時常突然倒地,全身僵直,呈角弓反張,有時呈不規則抽動、呼吸急促,呼之不應,有時扯頭發、撕衣服等,表情痛苦。壹次發作可達數十分鐘或數小時,隨周圍人的暗示而變化,發作可壹日多次;癱瘓,以單癱或截癱多見,有時可四肢癱,起病較急,癱瘓程度可輕可重。輕者可活動但無力,重者完全不能活動。客觀檢查不符合神經損害特點,癱瘓肢體壹般無肌肉萎縮,反射正常,無病理反射。少數治療不當,癱瘓時間過久可見廢用性萎縮;失音,患者保持不語,常用手勢或書寫表達自己的意見。客觀檢查,大腦、唇、舌、腭或聲帶均無器質性損害。

③軀體化障礙:以胃腸道癥狀為主,也可表現為泌尿系統或心血管系統癥狀。患者可出現腹部不適、反胃、腹脹、厭食、嘔吐等癥狀,也可表現為尿頻、尿急等癥狀,或表現為心動過速、氣急等癥狀。

所謂“鬼神附體”是壹種較為常見的癔癥發作形式,偶爾也見於精神分裂及其他精神障礙。此種情況多見於好感情用事、富於幻想或具有迷信思想的人,農村婦女尤為多見。首先,病人有相信鬼神存在的思想基礎,有易於接受暗示性的性格特點,在強烈的精神刺激後,在自我意識障礙的情況下,經過自我暗示如疑心鬼神會附體,或環境或他人的言語暗示,患者自稱某某神仙,已死者靈魂的化身,此時病人常以這些附體者的口吻、身份講話,聲調也變得特殊,講話內容與患者當時的內心體驗有關。歷時可數分鐘或數小時,經暗示治療後,病人可迅速恢復其自身身分,發作過後可部分回憶發作經過。

“鬼神附體”本身僅僅是壹種精神疾病的癥狀,是患者在強烈的情感反應下的壹種病態體驗,以死者、鬼神的口吻講出她的想法和要求。只有患者本身相信鬼神的存在,他們犯病時才會出現“鬼神附體”癥狀。反之,不相信鬼神的人,不論怎樣犯病,也不會出現這種癥狀。目前廣大農村文化落後、封建迷信思想盛行的情況下,壹些癔癥病人發病出現壹些所謂“鬼神附體”的現象本身並沒有什麽可怕的,可怕的是壹些巫婆神漢借此機會宣傳迷信,坑騙病人的錢財,催殘病人的心靈和軀體。希望廣大患者和患者親屬相信科學,不要上那些江湖騙子的當。

“老牛大憋氣”是癔癥的壹種表現形式,占農村中癔癥患者的半數,占住院癔癥患者的1/5。多見於易激動、感情用事、自以為是的女青年,壹旦違背了自己的願望,達不到自己的目的或爭吵失利時感到委屈而發病。表現為在有人註意的地點和場合突然倒在地上、沙發上或有依靠處,以求得同情,同時四肢無規律的亂動或呈四肢僵直不動,嘴裏喊叫、罵人或做怪樣,並伴屏氣或深嘆氣、吸氣。雖問之不答,但並無意識障礙和呼吸停止,患者聽得見,看得到周圍人的反應和舉動,其發作也隨之波動。發作中無大小便失禁及咬破舌頭,身體極少有外傷。發作時間至少半小時或數小時,多在白天、安全及人多的地方發病,不會因發病而致傷或致命。發作後行為正常,對病中情況可完全或片斷回憶,過後病人常說:“當時腦子是清楚的,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因本病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起病,病程可隨臨床征象的不同而有差異。情感爆發、意識障礙、抽搐發作,壹般於短期內即可消失,但常常有再發傾向。內臟機能失調和運動、感覺癥狀則歷時較久,且於好轉後也可再發。病程的長短和能否再發還取決於病後是否正確處理。不當的處理或接受不良暗示,尤其是醫務人員的不當言語,常可增加疾病的頑固性,而使病程延長。因此,及時治療包括心理治療、暗示治療及藥物治療,恰當的處理,可以較快地使癥狀消失,而且使療效獲得鞏固,避免再發。

本病的預後壹般是良好的,少數病人若病程很長,或經常反復發作,則治療比較困難,具有明顯癔癥性格特征者治療也較困難,且易再發。極個別表現為癱瘓或內臟功能障礙的癔病患者,若得不到及時恰當的治療,病程遷延,可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能力,可因合並癥而影響壽命。

癔癥的治療既容易也最難,關鍵是醫務人員應滿腔熱情地關心患者,幫助他們尋找發病的原因,引導患者正確地對待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疾病的治愈是醫生與患者***同努力的結果。癔癥的治療以心理治療為主,輔以藥物等治療。

(1)心理治療

①解釋性心理治療:讓患者及其家屬知道,癔癥是壹種功能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消除患者及其家屬的種種疑慮,穩定患者的情緒,使患者及其家屬對癔癥有正確的認識,並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引導患者認識病因及病因與治療的關系,應給予患者盡情疏泄的機會,給予適當的安慰或鼓勵。患者本身也應加強自我鍛煉,用理智的態度處理所面臨的壹切,而不要感情用事,用積極主動的姿態去克服性格方面的缺陷。

②暗示治療:是消除癔癥癥狀,尤其是癔癥性軀體障礙的有效方法。在施行暗示治療時,應註意以下問題:壹方面,治療環境要安靜,以消除環境對病人的各種不良影響。壹切無關人員均要離開治療現場,避免由於家屬或周圍人的驚慌態度,或過分關註而使癥狀加重,給治療帶來困難。另壹方面,醫生在認真詳細地詢問病史以後,在接觸病人並做全面檢查的過程中,態度應熱情沈著、自信,要對治療充滿信心,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使病人信任醫生。實踐證明,病人對醫生信賴的程度往往是決定暗示治療成敗的關鍵。在言語暗示的同時,應針對癥狀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吸入氧氣,針刺,給予註射用水或維生素C針劑肌肉註射,靜脈推註鈣劑及電興奮治療。

③催眠療法:利用催眠時大腦生理功能的改變,通過言語,施以暗示,從而達到消除癔癥癥狀的目的。

(2)藥物治療

癔癥發作時,若病人意識障礙較深,不易接受暗示治療,可用氯丙嗪或合用鹽酸異丙嗪各25~50mg,或安定10~20mg,肌肉註射,使病人深睡,不少病人醒後癥狀即消失。

(3)物理治療

中藥、電針或針刺等治療可收到較好的療效,在治療時如能加以言語暗示,則效果更佳。痙攣發作、朦朧狀態、昏睡狀態、木僵狀態的病人,可針刺人中、合谷、內關穴位,均用較強刺激或通電加強刺激。對癱瘓、攣縮、呃逆、嘔吐等癥狀,以直流感應電興奮治療或針刺治療。對失音、耳聾癥等,也可用電刺激、電興奮治療。

癔癥臨床表現盡管復雜多樣,但概括起來可分類兩型:壹是分離型,表現以精神癥狀為主;二是轉換型,主要表現為軀體功能障礙。

癔癥的精神癥狀,常在精神刺激後發病,呈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和情感失調,患者的情感色彩濃厚、誇張、做作和易受暗示。意識障礙以朦朧狀態多見,意識活動局限於與情感體驗相關的內容上,給人壹種向外表露或“盡情發泄”的印象。有的自覺十分委屈;有的驚恐惶惑;有的情感爆發,易激動,甚至大哭大笑,捶胸頓足,以頭撞墻,在地上打滾,手舞足蹈,撕毀衣物,亂唱亂罵等戲劇樣表現;有的昏睡;有的過度換氣;有的抽搐發作;有的用生動的表情,誇張的動作以博取旁觀者的註意和同情,越是在人多的場合,發作越厲害。因此,發作時應將患者置於安靜環境中,並應盡量減少陪人,以穩定患者的情緒,促使癥狀逐漸緩解。

癔癥具有發作性、誇張性和易暗示性的特點,其癥狀帶有明顯的情感色彩,甚至給人矯柔造作的印象,可以在暗示或自我暗示下發病,也可在暗示下好轉。如已明確為癔癥發作,在場人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要指責患者裝病。正確做法是,平息緊張氣氛,即不否定又不誇大渲染患者的癥狀,使患者情緒平靜下來,使其相信給予壹定刺激後即可好轉,隨機可刺激或針刺患者合谷、人中、內關等穴位,待其平靜後即可緩解。對於出現“老牛大憋氣”者,切忌捂住口鼻、屈曲四肢,以免窒息。癔癥性興奮或軀體功能障礙者應及時找精神科醫生處理。

某些人為避免不愉快事件的發生,或為獲取賠償,或為避免服役,或在囚犯中,常出現詐病現象,其表現有時難與癔癥相鑒別。因癔癥的誇張、表演色彩,常給人壹種裝病的感覺。但是詐病者有明確的目的性,癥狀易受意誌的支配,可因時、因人、因地而異,很少能持續存在,且在公開場合常矯揉造作。

在集體場合下,例如學校,壹人患癔癥後,周圍人目睹發病情況,由於對疾病不理解,產生恐懼緊張心理,或者受到迷信或不科學解釋的影響,更加重了精神負擔。在此情況下,由於暗示和自我暗示的作用,壹些人相繼癥狀相同地癔癥發作,其中某些人由於精神緊張、過度疲勞,睡眠不足或月經期間,更容易引起發作。群體發作的癥狀與第壹個發病者基本相同。

因為癔病發作之前有明顯的精神刺激,加之癔癥病人的病前的特殊的人格特點,如情感強烈而不穩定,易感情用事,情感幼稚,急躁及任性等,有高度的暗示性,其情感和行為極易被別人的言語、行為和態度所影響,因此,癔病發作時,如果親屬的言語、行為、態度不當,會形成新的不良暗示因素,造成癥狀加重,給治療帶來困難。因此,癔病發作時,親屬應首先鎮靜自若,避免過分關心和過分熱情,避免驚慌失措,要正確對待該病的發生。為了改善病人的不愉快情緒,親屬可有意識地轉移病人的註意力,集中到有興趣的事物或讓病人暫時離開當時環境。

精神治療是癔病的壹種主要而有效的治療方法,在進行治療時,病人的親屬、親友、鄰居及單位領導、同事能否積極配合,也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癔病病人的親屬應註意聽取醫生的解釋和勸說,了解本病的性質及發生原因,知道這是壹種大腦功能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要改善對病人的態度,合理安排病人的生活及工作,調整環境,去除精神刺激。癔癥發作時,親屬不要驚慌失措或過分關註。在癔癥的治療過程中,親屬應全面而客觀地向醫生介紹病史。在實施各種治療方案時,親屬應放心地離開治療現場,給治療創造壹個安靜寬松的環境。否則,親屬的過分關註,緊張或驚慌情緒會影響到病人,很可能又成為壹個不良暗示因素,使癥狀加重,給治療帶來困難。經治療後,某些癥狀得到好轉時,親屬應配合醫生繼續鼓勵或暗示病人,使癥狀更好地緩解。同時親屬也應正確對待精神刺激,給病人講解本病的性質和轉歸,解除病人的緊張情緒,以獲得更好的療效。同時對鞏固治療,避免反復發作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