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采集者的年代,我們顯然不會有文字記錄,而考古證據主要也只有骨骼化石和石器。如果器具用的是木頭、竹子或皮革等等比較容易腐爛的材料,就只有在很特殊的情況下才可能保存得下來。 很多人以為在農業革命前的人類都只使用石器 ,其實這是考古偏誤造成的誤解。 所謂的石器時代,其實說是“木器時代”更精確,當時的狩獵采集工具多半還是木制 。
遠古的采集生活與後來的農業和工業生活相比,最明顯的區別在於極少使用人造物品,而且這些物品對他們生活的作用相對並不大 。在現代的富裕社會中,任何壹般人壹生都會用到數百萬件人造物品,從車子、房子到拋棄式尿布和牛奶盒不壹而足。不管任何的活動、信念甚至情感,幾乎都會有人造物品介入。
除了要搬家的時候,我們幾乎不會感覺到原來身邊有這麽多東西 。采集者每個月、每個星期都要搬家,甚至有時候是每天都得搬,所有家當就背在身上。當時還沒有搬家公司或貨車,甚至連馱獸都還沒有,所以 他們必須把生活必需品減到最少 。因此 可以合理推測,他們的心理、宗教和感情生活多半不需要人造物品的協助 。假設在10萬年後,有個考古學家想知道現在的穆斯林的信仰和儀式,只要看看從清真寺遺跡裏挖出的各種物品,就能有個大致合理準確的猜測。然而,我們想要理解遠古狩獵采集者的信仰和儀式,卻是難上加難。同樣,如果未來有個歷史學家想了解21世紀臺灣年輕人的社交活動,靠的卻只有紙本書信(因為所有的手機電話、電子郵件、博客、手機短信都不會以實體方式留存),可以想見他可能會遇上多大的問題。
想光靠現存的文物來了解遠古狩獵采集生活,就是會有這種偏差。想解決這個問題,方法之壹就是去研究目前尚存的采集社會。到了農業革命前夕, 地球上的狩獵采集者大約有500萬到800萬人,有豐富多元的種族和文化多樣性,分成幾千個不同的獨立部落,也有數千種不同的語言和文化。 畢竟,語言和文化正是認知革命的主要成就。而正因為虛構故事已經出現,即使是在類似的生態、同樣的基因組成下出現的人類,也能夠創造出非常不同的想象現實,表現出來就成了不同的規範和價值觀。
講到農業革命前的世界,究竟有什麽是我們能確定的普遍現象?或許可以確定地說,當時大部分的人都生活在小部落裏,每個部落小則數十人,最大不過數百人,而且所有成員都是人類。在農業和工業社會裏,其實家禽家畜的數量會超過人類,雖然地位低於主人,但仍然就是社會中的壹分子。這個壹般規則還是有壹個例外:狗。狗是第壹種由智人馴化的動物,而且早在農業革命之前便已發生。雖然專家對於確切的年代還有不同意見,但已有如山鐵證顯示,大約15000年前就已經有了家犬,而它們實際加入人類生活的時間還可能再往前推數千年。
狗除了能狩獵、能戰鬥,還能作為警報系統,警告有野獸或人類入侵 。時間壹代壹代過去,人和狗也壹起演化,能和對方有良好的溝通。 最能滿足人類需求、最能體貼人類情感的狗,就能得到更多的照顧和食物,於是也更容易生存下來 。同時, 狗也學會了如何討好人類,滿足它們的需求 。經過這樣長達15000年的相處,人和狗之間的理解和情感遠超過人和其他動物的關系。
同屬壹個部落的成員彼此相熟,人們終其壹生都和親友相處在壹起,幾乎沒什麽孤單的時刻,也沒什麽隱私。壹般來說,壹個人很可能好幾個月之間都只會看到自己部落裏的人,壹輩子會遇見的人數也不過就是幾百個。智人就像星星壹樣,稀疏地散布在廣闊的土地上。 大多數智人部落不斷遷移,隨著季節變化、動物每年的遷移、植物的生長周期,人類也不斷追逐著食物,從壹地前往另壹地。 壹般來說,他們是在同樣壹個區域裏來來回回,面積大約是幾十到幾百平方公裏。 如果某個采集部落每40年拆夥壹次,新部落往東移100公裏,經過大約1萬年後,就會從東非抵達中國 。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果某地的食物來源特別豐富,原本因為季節而前來的部落也可能就此落腳,形成永久的聚落。另外,如果有了烘幹、煙熏、冷凍(在北極地區)食品的技術,人們也可能在某地停留更久。 最重要的是,在某些水產水禽豐富的海邊和河邊,人類開始建立起長期定居的漁村 。這是歷史上第壹次出現定居聚落,時間要遠早於農業革命。最早的漁村有可能是在45000年前,出現在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沿海地帶。
智人采集的可不只是食物和原物料,同時還有“知識” 。為了生存,智人需要對所在地了如指掌。而為了讓日常采集食物的效率達到最高,他們也需要了解每種植物的生長模式,還有每種動物的生活習性。他們需要知道哪些食物比較營養,哪些有毒,哪些又能拿來治病。他們需要知道季節的變化,怎樣代表著雷雨將至或是幹旱將臨。他們會細查附近的每條河流、每棵核桃樹、每個睡了熊的洞穴還有每個燧石的礦床。每個人都得知道怎樣做出壹把石刀,如何修補裂開的鬥篷,如何做出抓兔子的陷阱,還有該如何面對雪崩、蛇咬或是饑腸轆轆的獅子。這裏面任何壹種技能,都得花上好幾年的指導和練習。
壹般來說,遠古的采集者只要幾分鐘,就能用燧石做出壹個矛頭 。但等到我們試著依樣畫葫蘆,卻常常是手忙腳亂、笨手笨腳。我們絕大多數的腦袋裏都不知道燧石或玄武巖會怎樣裂開,手也沒有靈活到足以執行這項任務。
現代人必須專精於自身小領域的知識,但對於其他生活中的必需,絕大多數都是靠著其他各領域的專家, 每個人懂的都只限於自己的那壹小方天地。就整體而言,現今人類所知遠超過遠古人類。但在個人層面上,遠古的采集者則是有史以來最具備多樣知識和技能的人類。
有證據顯示, 自從采集時代以來,智人的腦容量其實是逐漸減少 !要在那個時代活下來,每個人都必須有高超的心智能力。而等到農業和工業時代開展,人類開始能靠著別人的技能生存下來,就算是低能的人也開始有了生存空間。例如只要肯挑水或是當個生產線的工人,就能活下來,並把自己那些平庸無奇的基因傳下去。
采集者不只深深了解自己周遭的動物、植物和各種物品,也很了解自己的身體和感官世界。 他們能夠聽到草叢中最細微的聲響,知道裏面是不是躲著壹條蛇。他們會仔細觀察樹木的枝葉,找出果實、蜂窩和鳥巢。他們總是以最省力、最安靜的方式行動,也知道怎樣坐、怎樣走、怎麽跑才能最靈活、最有效率。他們不斷以各種方式活動自己的身體,讓他們就像馬拉松選手壹樣精瘦。
狩獵采集的生活方式依地區、季節有所不同, 但整體而言,比起後來的農夫、牧羊人、工人或上班族,他們的生活似乎要來得更舒適,也更有意義 。在現代的富裕社會,平均每周的工時是40~45小時,發展中國家則是60甚至80小時;但如果是狩獵采集者,就算住在最貧瘠的地區(像是卡拉哈裏沙漠),平均每周也只需要工作35~45小時。他們大概只需要每三天打獵壹次,每天采集3~6小時。
最重要的是,這些采集者可沒什麽家事負擔。他們不用洗碗,不用吸地毯,不用擦地板,不用換尿布,也沒賬單得付。 這樣的采集經濟,能讓大多數人都過著比在農業或工業社會中更有趣的生活 。像是現在,如果在血汗工廠工作,每天早上大約7點就得出門,走過飽受汙染的街道,進到工廠用同壹種方式不停操作同壹臺機器,時間長達10小時,叫人心靈整個麻木。等到晚上7點回家,還得再洗碗、洗衣服。而在3萬年前,如果是個采集者,可能是在大約早上8點離開部落,在附近的森林和草地上晃晃,采采蘑菇、挖挖根莖、抓抓青蛙,偶爾還得躲壹下老虎。但等到中午過後,他們就可以回到部落煮午餐。接下來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聊聊八卦、講講故事,跟孩子玩,或者就是放松放松。
在大多數地方、大多數時候,靠著采集就已經能得到充分的營養。這其實很合理,畢竟這正是人類在先前數十萬年間的正常飲食,人體早就完全適應而且適合。骨骼化石的證據顯示, 遠古時期的采集者比較少有饑餓或營養不良的問題 ,而且比起後來的農業時代,他們身高較高,也比較健康。 雖然平均壽命顯然只有30~40歲,但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兒童早夭的情形十分普遍。 只要能活過危機四伏而意外頻現的生命早期,當時的人就大多能活到60歲,有的甚至還能活到超過80歲。在現代的采集社會裏,只要女性能活到45歲,大概再活個20年就不是問題,而總人口的5%~8%也都活到超過60歲。
采集者之所以能夠免受饑餓或營養不良的困擾,秘訣就在於多樣化的飲食 。相較之下,之後農民的飲食往往種類極少,而且不均衡。特別是在近代,許多農業人口都依靠單壹作物為主要熱量來源,可能是小麥、馬鈴薯、稻米之類,這樣壹來就會缺少人體所必需的其他維生素、礦物質或營養。
遠古采集者也比較少碰到傳染病的問題 。農業和工業社會的傳染病(像是天花、麻疹和肺結核)多半是來自家禽家畜,但這要到農業革命之後才傳到人類身上。此外,農業和工業社會的永久居住環境通常非常緊密,但衛生條件又不佳,正是疾病的理想溫床。至於采集者,他們總是壹小群壹小群在廣闊的大地上漫遊,疾病很難流行起來。
正因為這些在農業時代前的采集者有健康和多樣化的飲食、相對較短的工作時間,也少有傳染病的發生,許多專家將這種社會定義為“最初的富裕社會”。只不過,倒也不用把這些古人的生活想得太過理想浪漫。雖然他們的生活可能比起農業和工業社會更佳,不過當時的世界仍然同樣殘酷無情,常常存在物資匱乏、時節難過、兒童死亡率高的問題,現在看來沒什麽的小意外,當時可能就能輕易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