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的理論千頭萬緒,歸根結底就是壹句話:在全人類實現男女平等。所有的女性主義理論有壹個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範圍內是壹個受壓迫、受歧視的等級,即女性主義思想泰鬥波伏瓦所說的“第二性”。
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在這樣壹個跨歷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會結構當中,女性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認知、觀念、倫理等各個領域都處於與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這樣的私人領域中,女性也處於與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女性主義卻認為,男尊女卑的性別秩序性別秩序既不是普遍存在的,也不是永不改變的,因為它並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社會和文化人為建構起來的。
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文化當中,男性也受壓迫,但是他們是由於屬於某個階級或階層的成員而受壓迫,而不是由於是男性而受壓迫。女性則不同,除了因為屬於某個階級或階層等原因之外,還僅僅因為身為女性而受壓迫。
女性主義理論可以被劃分為宏觀理論和微觀理論兩大類。
女性主義宏觀理論包括壹些對世界和歷史加以闡釋的宏大敘事,如世界體系理論。這壹理論原本只是將世界區分為中心地域、半邊緣地域和邊緣地域,分析這些地域之間的權力關系,完全忽略了女性主義的因素。但是經過女性主義的改造,增加了壹些新的理論要點,其中包括不再把女性僅僅作為男性家長家庭的壹個成員;不再認為家庭成員的利益總是壹致的;分析女性獨立的經濟貢獻,女性在全球經濟中作為非正式勞動力、家庭工人、食品生產者的角色。
再如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女性主義循著馬克思主義的思路,並對它做了女性主義的改造。壹個最主要的改造是提出了下列論點:男權制是先於資本主義制度就存在的,因此推翻資本主義只是結束男性對女性壓迫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女性主義的微觀理論也是門類繁多,不勝枚舉。在此試舉幾例:
交換理論:這壹理論指出,理性的人壹向被假定為自私的、相互隔離的、無情感的行為者,而女性主義理論則做出了另壹種假設,它假設人是相互連結的、利他的、有情感的。女性主義還用交換理論解釋男女兩性之間的不平等:男性占有了份額較女性大得多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知識資源。
網絡理論:女性主義用這壹理論分析性別差異與性別不平等。壹個人的社會地位是他的社會關系的總和。男女兩性由於從兒時起結識的人就不同,後來的關系網絡也不同,因此造成了兩性發展機會的巨大差異。
角色理論:這壹理論涉及女性的家庭與工作的雙重角色沖突問題。這兩種角色壹旦發生沖突,女性的工作角色往往要服從家庭角色,女性因此喪失了大量的工作和升遷的機會,致使女性做事業的動力降低。女性比較集中的職業由於缺勤率高、精力投入少,因此變得價值較低,報酬也較低。
地位期望理論:這壹理論認為,男女兩性在進入性別混合的目標動力群體時,由於群體對男性的期望值高於女性,就降低了女性在群體互動中的自信心、威望和權力。如果某位女性想反潮流而動,群體內的兩性都會反對她,敵視她。在這種情況下,性別期望模式得到了鞏固。
符號互動理論:這壹理論認為,人的心靈、自我和社會都是通過符號交流和話語制造出來的。正如標簽理論所揭示的那樣,女性往往在社會教化的過程中接受了社會對男尊女卑的定義,於是遇事常常會自責,取悅和討好男性以避免懲罰,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兩性之間的巨大差別。
新弗洛伊德理論:這壹理論認為,兒童大多由女性撫養,無論男孩女孩在開始時愛慕的對象都是女性,因此男孩要成熟起來就必須否定母親,女孩卻不必否定母親,結果是女孩在成為女人之後,更關註人際關系和養育性;男孩在成為男人之後,更關註個人,拒絕情感表達,總想通過在社會上的成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並且導致了男性在公領域的統治和仇女傾向。男女兩性發展出不同的道德和理性模式,男性強調抽象原則,女性則更加關註具體情況。(Chafetz, 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