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國慶節以來,全國實行春節、勞動節和國慶節3個7天的長假期,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假日旅遊熱,初步形成了以旅遊為主導的假日經濟,成為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壹個新現象,也使國民(主要是占全國人口1/3以上的城鎮居民)開始了壹種新穎的休閑方式。
“黃金周”長假引發了旅遊熱,其積極作用人們看得很清,談得很多:
——促進了交通、信息、景區、住宿、餐飲、購物、娛樂、安全等服務設施的配套組合,推動了旅遊產品的調整優化(如國內度假產品的啟動、環城市休憩帶的形成),加速了旅遊消費從單壹觀光型向觀光度假型的轉變。
——擴大了城鎮居民的休閑消費需求,帶動了交通客運、網絡電訊、餐飲零售、金融保險、文化文物、休閑娛樂、體育健身、農業林業和城建園林等相關行業/部門的建設,拉動內需、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增長。
——加快了溫、冷旅遊地的開發、建設,促進了人流、消費流、資金流、信息流從中心城市向邊遠地區的流動,帶動了城郊、農村和山區的發展。
——激醒了國民、主要是城鎮居民的旅遊意識,豐富了人們的休閑生活,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由上而下各級政府假日協調機構的建立和城市假日旅遊信息系統的啟動。促進了“大旅遊”格局的形成,提高了旅遊行業的服務、協調和管理水平。
然而,“黃金周”旅遊熱的負面作用也不可低估。旅遊產品生產與消費的同步性及由此派生的不可儲存性,決定了正確處理旅遊供給常年候的剛性與旅遊需求時段間的彈性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歷來是關系旅遊經濟能否良性增長的關鍵之壹。在未實行“黃金周”制度時,這個矛盾主要表現為壹些地方自然氣候造成的淡旺季問題。而近3年的情況說明,實行“黃金周”制度後,人為造成的旅遊供給設施的常年性、穩定性與“黃金周”旅遊需求的集中性、跳躍性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黃金周”期間的供不應求與“黃金周”之後的供過於求周而復始地出現,長此下去將會損傷我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環境、經營和消費基礎。
——著名的景區景點,無論是自然的、歷史的,還是新建的,幾乎無不是“黃金周”內車水馬龍、人滿為患,節後車馬稀少、門庭冷落。特別是世界遺產、國保、國寶級景點,超負荷的接待與經營無疑會加速資源的損耗、環境的破壞,嚴重地損害了旅遊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在“黃金周”內出遊,景點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既導致旅遊質量下降,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長此下去勢必挫傷國民對旅遊持續消費的積極性。
——如按照“黃金周”的需求量建設交通、住宿等旅遊供給設施,勢必造成常年性的過剩;如不能滿足“黃金周”的集中需求,則勢必形成客房爆滿、車船擁塞。前者形成企業的經營性虧損,後者引起企業的破壞性運營,兩者同樣導致經營成本提高。這種兩難境地使旅遊企業長期陷入低利甚至虧損運行窘境,損害了旅遊企業可持續的經營基礎。
——“黃金周”期間如果不采取行政限價措施,勢必消費價格上漲、甚至暴漲,導致遊客不滿;但這種行政式的限價違背供求規律,不符合市場經濟法則。“黃金周”期間的突擊性、超負荷供給,勢必加大企業的經營成本(能源、設備損耗、人力成本),如果強制限價必然影響企業群體的近期效益和長遠利益。這壹矛盾在全面走向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勢必越來越突出。
——“黃金周”期間旅遊、娛樂、餐飲、購物的集中花費,盡管使消費市場火爆壹時,但是社會的總消費量在壹定時段內基本上是壹個恒數。節日期間消費的火速升溫總是伴隨著節後的急劇降溫。從全社會壹個較長時段來看,幾個短時段的集中或超前消費(而且這種消費容易形成低質、高價),並不能從根本上刺激和擴大消費總量。這種突擊性的消費並不能夯實國民長期、穩定、可持續消費的基礎。
最近3年統計結果表明,“黃金周”期間的人均旅遊消費額幾乎均低於全年旅遊人均消費額。2000、2001年的國內旅遊總收入和人均花費的絕對增長值與平均年增長率都比1997、1998年低。從表1、2、3、4中可以看出,“黃金周”式的集中休假對提高城鎮居民的人均旅遊花費與民出遊率的增長確有壹定的促進作用(相形之下對農村居民的出遊率影響不大),但對全國旅遊經濟整體增長的促進作用並不明顯。
——“黃金周”為我國公民提供了出境旅遊的條件,但集中在3個時段中的閘湧式出遊,在目前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幾國的情況下,同樣給出境旅遊的經營者和接待地帶來巨大壓力,供求規律的結果必然使旅遊價格上揚、服務質量下降,勢必影響出境旅遊者的利益,不利於正在興起的出境旅遊的健康發展。
——3個“黃金周”前後,全國旅遊及相關的行政管理部門為了確保萬無壹失,全力投入協調、管理、監督、檢查。由於是帶有濃厚的“政治性”、“運動式”色彩,習慣上主要用行政手段,而且壹時頗能奏效。這種行業管理模式與加入WTO、培育市場經濟的要求大相徑庭,從長遠看不利於政府職能的轉變與管理方式的轉型,也不利於市場的發育與企業的成長。
——全國劃壹實行3個“黃金周”,壹年之中大致近壹個月時間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中止工作。這種狀態不利於政府機構正常、高效、穩定的運行,不適應現代經濟、金融、信息系統快捷、連續運作的要求,尤其給外企和涉外活動帶來諸多不便。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外經貿、文化交流日趨頻繁,壹年3次的全國性長假對政務、商務、生產、文教活動的負面影響將會日益凸顯出來。
今後5~10年及20年內,隨著全國進入全面小康、基本實現現代化,國民的國內旅遊和出境旅遊將出現全面、持續、快速發展之勢。據中國旅遊業“十五”計劃和2015、2020年發展目標預測,到2009、2010、2015、2020年,國內旅遊將分別達到11億~11.5億、15億~17億、21億~25億、29億~36億人次,出境旅遊將達1600萬、2000萬、2500萬、3700萬人次(事實上遠不止這些人數)。對壹人近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如果1/5左右的國內遊客每年都集中在3周內蜂擁而出,決不是壹種正常、健康、可持續的現象,也不是中國旅遊業應走的高效益、低耗損、可持續發展之路
已經是第七個黃金周了。從各方面反饋的情況來看,假日經濟的神話似乎還在持續。遠行的人們帶著疲憊回來了,鼓鼓的錢袋因購物過多而空了?自2000年5月,中國正式實施黃金周休假制度以來,假日經濟壹直令人矚目。旅遊成為我國假日經濟的龍頭,集中消費成為假日經濟的顯著特點。據統計,前6個黃金周累計國內出遊人數高達3.8億多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525億元。黃金周的運行情況表明,黃金周休假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綜合效益,有力地推進了國民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反映了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不僅給廣大勞動者提供了相對充裕的休息時間,而且,黃金周消費刺激了需求,活躍了市場,增加了就業,繁榮了經濟,推動了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整體發展。 不知不覺中,第七個黃金周又在“盆滿缽盈”、“人財兩發”的歡呼聲中結束了,黃金周作為中國社會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幾度來勢迫人。但在將來的日子,黃金周能否保持成色不變,筆者有些懷疑。黃金周,妳的神話還能持續多久?
黃金周運行已呈疲態
應該說,長假的兩個最突出的作用是旅遊和消費,通過旅遊和長假期間的集中式消費對啟動消費市場、推動經濟增長。如果將七個黃金周用坐標來表示的話,人們將在空中看到壹條清晰的拋物線。從七個“黃金周”的市場走向來看,旅遊雖依然火爆,但也是風光不再;而消費卻更是王老五過年-壹年不如壹年。集中消費慢趨於平淡。有些商場雖然仍是火火紅紅,但已經難再現昔日 “井噴”場面了。可見,黃金周的吸引力已經不夠了。相反,黃金周在運行中也開始露出壹些弊端,讓人們真真切切感受到它的危機與疲憊。
其壹、隨著居民消費方式朝著多元化、理性化的方向發展,人們無須選取擇在黃金周集中購物。從消費熱點看,近幾年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由多方面的因素***同作用所導致,其中因節日放長假而形成的“假日消費”是個全新而又非常重要的因素,對消費的刺激作用非常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新因素則變成了舊因素,如果沒有其他新的增長點出現,受以住高基數的影響,以後的消費增長應當有所回調。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元旦、春節所在的壹、二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僅為8.5%,比上年同期降低2.1個百分點,而去年和前年這壹指標分別為10.4%和10.6%,由此可見,節日旺季市場已明顯趨淡。盡管目前市場的消費亮點不少,但只是局部性的消費熱點,或處於初始階段,其在消費市場顯現的效應將會逐漸消失,近期內不可能成為主導型消費熱點。
其二,假冒偽劣、哄擡價格、坑騙遊客、虛假廣告等非誠信行為擾亂了假日市場,人們不敢集中在假日消費和旅遊。據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城市***600余位消費者進行的隨機抽樣問卷調查顯示,64.5%的消費者感覺長假期間價格水平上漲,26%感覺基本沒變化,9.5%感覺價格水平下降,感覺價格上漲的比感覺價格下降的多了55%。與此同時,對於長假期間的服務水平,12.5%的消費者感覺有提升,44%基本沒變化,43.5%感覺有下降,感覺服務提升的比感覺服務降低的少了31%。由此可見,價格上漲和服務下降是消費者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妨礙假日經濟更快成長的主要原因。同時,從“假日經濟”初露端倪,到現在已有3年的時間,可在不少景區借“黃金周”亂漲價、亂宰客等不正當行為,仍然是屢見不鮮,這大大影響了遊客出遊與購物的興致。
其三,各類“瓶頸”猶在,人們對出遊心有佘悸。交通歷來是個老大難問題。從現象上看,節假日人流集中和運力不足是壹對難以調和的矛盾,雖然交通運輸部門竭盡全力統籌安排,總還有壹部分人被攔在門外。事實上,由於運輸信息的傳遞不十分暢通,運輸市場存在著運力吃緊和過剩並存的現象。目前包括民航、鐵路、公路、水運在內的各運輸部門不僅在行政隸屬上各自為政,在市場同臺角逐中也缺乏有效的溝通,旅客往往會因交通信息不暢,難以做出合適的選擇,最終影響了出行。運輸信息缺乏壹個權威、系統、及時的發布渠道,中央電視臺的出行參考大多參而不可考,這大大制約了旅客的出行計劃安排。信息不暢相應地也讓旅客的真實需求意願很難準確、及時傳遞給運輸商,從而影響了運輸效率的發揮。即使疏通了“出得去”的“瓶頸”,“ 住得下”又讓人放不下心,從全國假日辦發布的“十壹黃金周”第壹號、第二號旅遊信息預報來看,雖然“十壹”期間全國各旅遊重點城市和景點的酒店、飯店的入住預訂率都不高,大部分尚未突破50%。“住得下”離“住得滿意”其實還有壹段距離。在我國酒店業“供大於求”的現象背後,結構性失衡已經成為假日出遊的又壹種“瓶頸”。從酒店規模上看,我國酒店業為中間大、兩頭小的“紡錘形”行業結構,即中型規模的多,大規模的和小型的偏少,這就使遊客在住房中不壹定能達到最佳滿意的效果。人們在擔心能否“出得去”、“住得下”,以及最終還是要能否“玩得好”的猜測中,只好選擇避而遠之,以免“花錢買罪受”。
其四、黃金周給人們帶來的破壞性也是無法形容的。壹位遊客在出行日記中說:這是快樂與失望相隨的七天,這是遠走高飛與擁擠不勘的七天。這七天有壹定的建設意義,從官方數字來看,它讓民航、鐵路、景點、賓館的收入全線飄紅。同時,它的破壞性遠甚於此,連續壹周超負荷的運轉,給很多方面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他舉了兩個事實來說明:壹是黃金周為安全事故周。出遊壹圈,見到的事故特別多,讓人觸目驚心,七天內,近億人出遊,是黃金周成為安全事故周的誘因。筆者查看相關資料,為這位遊客的說話找到壹些佐證。據報載:在今年五壹期間,雲南***發生交通事故63起,86人客死他鄉,事故都集中在景點近。也許是看到了太多的事故,遊客說“假日經濟的背後,是壹些活生生的生命。黃金周的經濟利益固然重要,但我們也不要漠視人的生命。”二是旅遊點超負荷給旅遊設施帶來的損害是巨大的。由於人員過多,因為擁擠而發生交通堵塞、景點受損現象比比皆是。
其五、黃金周並未真正拉動內需。不可否認,黃金周是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重要時機,也是黃金周之所以為黃金周的重要原因。但從某種意義上說,假日經濟其實是假象經濟,所謂“三年狂賺1800億”,這些數字是表面文章。是另壹種遊戲。這七天“成交量”其實是近期乃到近幾個月集中消費。情況可能就是因為長假要來了,人們在上個月買的東西等到長假來時再買。雙休日想去的地方也留待黃金周了。所以,消費的總量並未提高。更何況,黃金周並未讓人們掏出口袋中的錢,要不,近幾年中國居民的儲蓄總額為何連年攀高,在近期還突破了8萬個億?
黃金周需要創新
黃金周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是否意味著“假日經濟”出開始了它的未日窮途之旅?的確,在消費者逐漸走向理性後,消費者對休假的質量要求更高了,人們不再滿足於“到此壹遊”。這意味著,如果商家拿不出符合消費者需要的新的服務產品,“假日經濟”帶來的商機將越來越少,“黃金周”的“黃金”成色將越來越低。但在新的休假方式出臺以前,應該還是讓黃金周持續發生作用,不要讓黃金周過早褪色!
首先商家要走出發假日財的怪圈。壹些商家仍抱著“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態度來對待假日經濟。雖然“假日經濟”已經成為居民消費生活的壹部分,但我國的旅遊景點、旅遊企業、商業企業等,不少仍然停留在老壹套的思維和服務方式上,以為旅遊仍然是提供給少數富裕人的特別產品,以為只有富人才會“瘋狂購物”,所以價格當然應該高點,大發“假日財”。以衡陽為例,在湘南這個中等城市有三個公園,其中有個公園,平時門票只有1.5元.壹到長假,這個公園在園內擺些景點,然後就提價到期10無以上,近三個七個黃金周幾乎都是如此,另兩個公園有時也學學樣。另外壹瓶礦泉水門外商店賣兩元,公園裏賣4元,壹盒方便面門外商店賣2元5角,公園裏賣5元。平時、長假不壹樣,園內、園外不壹樣,這種由壟斷造成的經營方式,無視市場狀況和消費者承受心理,拒百姓於門外,抑制了人們的假日消費。
其次黃金周要推出有特色的假日產口。我們壹直缺少特色假日產品。據報載,在北京,每個黃金周京城商業銷售都創新高,傳統的北京果脯、烤鴨壹直是外地旅遊者的必買食品,在2000年五壹黃金周時,僅百貨大樓、東安市場兩家店,真空包裝的烤鴨就賣了數萬只。 但是,引以為憾的是不是每個地方都象北京壹樣有“特”產,況且,傳統的食品已越來越滿足不了外地旅遊者的購物需求,他們希望買到既能體現地方特色同時又能代表時尚的商品。但遺憾的是,迄今為止,許多地方的商家還沒有向眾多的提供可供消費者選擇的本地特色商品。
第三、黃金周不應該只是旅遊和購物,假日經濟應該還在有更豐富的內涵,內涵的主要要領是節日長假期的歡樂氣氛誘發的消費意願和消費浪潮。圍繞這個意願,可開發多方面產品,既滿足消費者需要,又抓住商機。如引導人們到郊區種菜、引導人們讀書充電、豐富文藝產品引導人們賞析等。這仍是壹個有待於進壹步開發的領域,大有潛力。
新的休假方式挑戰黃金周
在人們為保持黃金周的效應而歡呼時,我們也應該為黃金周準備壹條退路。對黃金周進行完善或革都是有必要的。畢竟,黃金周這樣帶有計劃性指令色彩的休假方式,其生命力是有限的。壹方面,。出臺和實施帶薪休假可以拾遺補漏。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休閑時間過於集中,既導致了吃、住、行、遊、娛、購所有環節上的擁堵,也引起了“黃金周”集中消費後幾個月消費的低迷。實行帶薪休假制度有利於滿足日益明顯的個性化的消費需求,有利於充分合理地利用社會資源,更有利於經濟與社會的長期穩定發展。帶薪休假制度可以保證個人自主選擇休假時間,避免休假方式的過分雷同,彌補集中式的休假消費行為。據了解,在經濟發達、市場經濟發育比較完善的國家和地區,普遍實行國民帶薪休假制度。這種休假方式打破了休閑時間上的不均衡。甚至可以將“黃金周”擴展成“黃金月”、“黃金季”,充分利用社會和自然資源。早在1994年,我國出臺的勞動法中就已經規定的薪休假制度,只不過由於多種原因,其實施還沒出臺罷了。但帶薪假出臺也不存在與節日長假誰代替誰的問題,黃金周是三個法定假與兩個雙休加在壹起,國家只是對休息時間進行了調整。有了帶薪假,也不可能取消五壹節、國慶等長假。實行了帶薪假,那人們又多了壹種選擇,矛盾就不會如此尖銳了。
另壹方面,也可以嘗試其它方法。壹些地方為緩解早晨上班期間交通的過度擁擠的現象,而出臺了分時上班制度,按照地理位置和單位性質的不同,將上班時間由統壹的時間分為不同的時間。這樣壹來,達到了分流的效果。在帶薪休假沒有實施的情況下,黃金周的放假方式也可仿效此法,實行彈性黃金周,即有的地方可以提前壹個星期休假,有的地區可以安正常時間休假,還有的地方可以推遲壹個星期休息,這樣壹來,也可以錯開旅遊和購物的高峰。
有人說,黃金周的命名原本就太功利,是我們這個功利時代的產物之壹!壹切都將化作過眼煙雲.隨風而去。不管采用那種方式,黃金周已前的熱鬧景象恐怕壹去不復返了,黃金周能持續多久,讓我們和它壹起來接受時間吧,當百姓袋子有錢時,百姓才會放開膽子去花錢,國家也不需要黃金周這樣的時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