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為什麽交友首要重德?

為什麽交友首要重德?

人生在世,離不開朋友。朋友之間的友誼是人際交往中開出的美麗花朵,它在人生旅途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地位。因此,孟子的弟子萬章特地專門請教老師有何“交友之道”,孟子先用否定性的語言,講了三個“不”字,即“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又用肯定性語言明確結論:“友其德”。即交朋友壹定看重對方的品德。

孔子曾把朋友分為“益友”和“損友”兩種相互對立的類型。他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這就是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誠實的人交朋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朋友,便有益;同善於謅媚逢迎的人交朋友,同心術不正的人交朋友,同誇誇其談、華而不實的人交朋友,便有害。可見孔子的“擇友”標準是重人品,重知識。孟子則特別強調交友要重“德”,反對重資格、重權勢、重錢財。因為壹個人的內在品德如果高尚、優良,那麽其外在表現必定崇高、偉大。盡管其外在表現多種多樣,但無壹不是“德”的“外化”。所以,孟子抓住了交友最核心、最本質、最關鍵之點,明確將它表述出來,這就不僅繼承了孔子的交友理論,而且發展和深化了這壹思想。

春秋戰國時代,齊國有位才德出眾的賢人,壹生不出仕,以織席為業侍奉老母。有壹次,他去向晏子借糧。晏子侍臣對晏子說:“這個人是有名的賢人,不肯結交權貴,也不以違背道義的方法求利避禍。此次來向您借糧,壹定是因為仰慕您的德行才來的。”晏子派人拿來了糧食和金錢,這位賢人僅受糧而去。

不久,齊國國君突然懷疑晏子,晏子準備逃走避禍,臨行前向這位賢人辭行。這人卻淡淡地說:“請妳多保重。”晏子非常失望。但他想到賢人乃有德之人,不會做出不利於自己的事,便匆匆離去了。等晏子走後,這位賢人對他的朋友說:“晏子曾借糧給我,等於是養了我的父母。我沒能力幫他避難,但我決心以死相報。”說完自刎而亡。

此事震動了齊國。齊國國君明白自己聽信讒言的錯誤,便親自追回了晏子。後人贊嘆道;賢人與晏子以德相交,無怨無恨,多麽難得啊!

中國近代文化史上有兩位著名的人物,王國維和魯迅,他倆的生活經歷也很值得喜歡交朋友的人們借鑒。

王國維早年曾在上海參加羅振玉主辦的東文學社。羅振玉發現王國維才華橫溢,智力過人,非常賞識他,時常在經濟上接濟他,後來又資助他留學日本。兩人先為好友,後又結為親家。王國維為了報答羅振玉的提攜之恩,甚至將自己的著作和名譽賣給了他。可是,王國維始終都只看到了羅振玉的表面現象,卻從未去深究過羅振玉的“德行”如何。他做夢也未想到羅振玉原是個卑劣無恥的小人,其幫助王國維的所作所為,只不過是出於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1927年,王國維思想苦悶,生活潦倒,羅振玉露出了他那虛偽自私、冷酷無情的真面目。他不但宣布與王國維絕交,還在經濟上橫加勒逼。“朋友”的反目和落井下石,使王國維失去了生活的勇氣,最後自溺於頤和園昆明湖。

同王國維的遭遇相反,魯迅卻在壹生中得到了朋友們的大力支持和熱情幫助。魯迅後來成為壹個偉大的文學家,成為壹個偉大的***產主義戰士,與朋友的幫助和影響是分不開的。之所以如此,是與魯迅註重以德交友密切相連的。魯迅早年從師章太炎,後又與蔡元培結下了友誼。魯迅還與***產黨人瞿秋白、馮雪峰結為摯友,曾不顧生命危險,為營救瞿秋白四處奔走。與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密交往,以及後來與左聯革命青年的接觸,都對魯迅成長為偉大的***產主義戰士產生了重要的積極影響。郭沫若曾在壹篇文章中總結了歷史經驗與教訓,他說:“王國維之所以劃然止步,甚至遭到犧牲,主要的也就是朋友害了他。而魯迅之所以始終前進,壹直在時代的前頭,也未始不是得到了朋友的幫助。”這也說明,交友以德,是何等的重要!

明朝的蘇浚,在著名的《雞鳴偶記》中,曾將朋友分為四種:“道義相毗,過失相規,畏友也;緩急可***,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飴,遊戲征遂,昵友也;利則相合,患則相傾,賊友也。”

因此,交友壹定要慎重選擇,多交畏友、密友,不交昵友、賊友。也就是要註重將朋友的道德品質放在首位。這也是對孟子“友其德”的進壹步具體化。

道德至上的社會氛圍中,在人與人之間關系內發揮作用的主要不是法律規範、行政命令,也不是金錢地位,而是由“仁、義、忠、信”歸納和表現出來的心與心之間的感動、激勵、鼓舞、征服,進而轉換成巨大的力量和自發的行動,這樣的行動往往可以超越既有的規範和約束。“士為知己者死”,掂出了“忠義”二字的分量,因而要使人為我所用,不惜赴湯蹈火,不惜犧牲壹切地為我所用,就必須將心比心,以誠待人,建立起極度親密的私人關系。

韓傀在韓國作相國時,嚴遂也為韓王重用,這兩人是政敵,壹次在朝廷上爭起來,嚴遂拔劍刺韓,幸被人救解開,嚴遂知道難免壹死,就逃離韓國,流浪在外,尋找能替他報仇的人。到了齊國,有人告訴他,“軟地市井裏的聶政是個勇士,因躲避仇人隱遁在屠夫之間。”嚴遂就有意和他交往,希望能建立私人之間的友誼。

他預備了酒筵請聶政母親飲酒,拿出百鎰黃金為聶政母親祝壽,但聶政堅決辭謝嚴遂的厚意。“我雖家境貧寒,以殺狗為業,可早晚還能得些好吃的食物奉養老母,不敢接受您的賞賜。”嚴遂直接告訴了他心底的秘密,但仍然被聶政拒絕,“我之所以自貶誌氣,辱沒身分,只為奉養老母,有老母在,生命不敢輕易托人。”嚴遂也不勉強,盡賓主之禮後離去。

後來,聶政的母親死了,除去葬服之後,聶政感慨地說:“唉,我不過是個市井小民,殺狗屠夫,嚴遂身為卿相,不遠千裏,屈枉車馬和我結交,我卻無以相報。賢德的人受到使人感情激憤、目毗盡裂的羞辱,而來親近我這樣低賤的人,我怎能無動於衷,現老母已盡天年,我當為知己者死。”於是前往濮陽,找到嚴遂,隨後提著寶劍獨自來到韓國。

正好韓國東孟舉行盛會,韓王韓傀都在,身邊都是手執利器的衛士,聶政不顧壹切沖上去直刺韓傀,韓傀嚇得趕緊抱住韓哀侯。聶政再刺,結果刺中哀侯,左右大亂,沖上前去,聶政殺了幾十個護衛後,刺破自己的臉面,挖出眼睛,剖開腹部,腸子盡流,不久死去,韓國人都被他的浩氣征服。(《戰國策·韓傀相韓》)

重仁義而輕生命,重個人友誼而輕社會約束,嚴遂深刻地利用了這壹點,不惜降低身份以待義士,激勵同時也是騙取聶政以身相報。聶政之死是嚴遂壹手導演的悲劇,但他的用人之道卻是至為成功的。窮匕現,謀刺秦王的荊軻本來也是壹介武夫,趙太子丹同嚴遂壹樣與他建立了不同尋常的私人友誼,荊軻為太子丹的精誠感化,才演出了這麽壹幕絕唱萬世的歷史悲劇。

交友確實是壹門大學問。

孟嘗君的舍人中有壹個與他的夫人私通,有人報告了孟嘗君:“作為您的舍人,卻膽敢與您夫人私通,這太不仁義了,我看您把他殺了。”孟嘗君卻寬容地說:“看到貌美而喜歡,這是人之常情,還是把這事放壹邊,別提了。”過了壹年,孟嘗君召見與夫人私通的那位舍人,“您我交往甚久,未予大任,小官您也不願做。衛國君主和我有些交情,請允許我把您推薦到衛君那裏去吧。”此人後來備受衛君重視。當齊衛兩國邦交惡化時,衛君想約合天下諸侯去攻打齊國。此人力勸衛君打消此念,“齊衛兩國先君歃血盟誓過:齊衛兩國後代決不相互攻伐。您現在是違背了先君的盟約,也欺騙了孟嘗君。今天您如果聽我壹言,打消此念,也就算了;如若不然,我就要把脖子上的血濺到您身上。”意思要和衛君拼命,衛君只好停止伐齊的計劃。(《戰國策·孟嘗君舍人》)

在壹個重仁義廉恥的社會裏,卻做出踐踏仁義廉恥的事,而且有損的是主人的面子,其舍人即使被殺,也死而無怨,而孟嘗君卻如此寬厚。他深知,自己雖然操有生殺予奪之大權,但如果不予追究,起死回生,則思德莫大,仁義無量,那將是壹次無與倫比的心靈征服,於是日後災禍化為功勞。

孟嘗君壹度被齊王貶斥,被驅逐出境,當再次得勢回來時,齊人譚拾子在邊境遇到他,‘妳是不是恨那些得勢時趨之若鶩,失勢時四散離去的人。”孟嘗君點點頭,“我想殺了他們。”譚拾子說:“這社會本來就是誰富貴就靠近他。誰貧賤就遠離他。猶如集市,早晨人總是滿滿的,到了晚上就空蕩無人。這不是人們愛早恨晚,而是根據需要來的,因此希望妳不要恨那些人!”益嘗君就把五百塊刻在木板上的仇人的名字削掉,不再提起。(《戰國策·孟嘗君逐於齊而復反》)

不管孟嘗君是否認同了譚拾子的道理,他的行為是以禮對待非禮,以仁對待非仁,這樣所產生的道德感化力量往往超過以禮待禮,以仁待仁。其智慧原理在於,處於重視社會輿論,強調道德自覺的社會中,以善待善,固然是善,如果以善待惡,通過惡的對比與反襯,善的形象更為突出,心理作用更為強烈。

交友接人之道是壹種理性原則,是人通過努力才能認識和做到的。而且,交友接人之道也不是絕對的、壹成不變的,而是要結合各人的脾性,發揚所長,克服所短,也就是因人而異地對自然選擇的交友接人加以矯正。

這裏主要有兩種情況。壹種是為人過於隨和,交友接人沒多少原則,該交的交,不該交的也交,以至交了壹些有損無益的朋友,使自己受到不良影響;另壹種是為人過於苛刻,要求過高,擇友偏嚴,天下沒幾個人能對胃口、能看上眼,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既沒有交友的樂趣,又缺乏朋友間彼此激勵的力量。孔子提出的交友接人之道,正是針對這兩種情況。這兩種情況是互相矛盾的,所以解決的辦法就不免各有偏蔽。因此王陽明告訴人們,對兩方面的原則要善於運用,運用得當,就不會有偏蔽。

除此之外,同壹個人,可以而且應該交各種不同的朋友。有情感上彼此愛戴的私人朋友,也有事業上互相依重的同誌,有知心知意的摯友,也有互利互惠的壹般朋友,還有知識上人格上能給我們以影響和幫助的朋友……交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分寸和原則。比如,妳向壹般事業上的朋友要求很深的私人感情,向互利互惠的朋友要求事事見真情,那就失之於苛刻,自己吃了虧,朋友感情也完了。又如,與師者長者交友不宜過於親昵,與知心朋友相交也不能全無彼此……其微妙處交友中都需善加把握。

魯迅為許壽裳題幅說:“人生得壹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可見朋友的珍貴。其實,在現代社會和現代人生中,值得珍貴的遠不僅是知心朋友,各種朋友均有其價值,無不應予珍重。因此,在現代掌握交友接人之道,意義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