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寬廣的世界眼光。這是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基本前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正呈現出逐漸縮小的趨勢。但也應該看到,我國的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還比較低,而且發展不平衡。世界範圍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而發達國家掌握著絕大多數核心技術。特別是以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為標誌的新的產業革命的到來,既給我們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又帶來巨大的現實挑戰。如果我們不能把握機遇、迎頭趕上,就會拉大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就有可能陷入被動的局面。
二要著力自主創新。這是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關鍵。正如《建議》所指出的,要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的長期持續發展,必須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自主創新能力包括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著力自主創新,就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逐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自主創新的基本體制構架;就要構建自主創新的技術基礎,大力開發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支持開發重大產業技術,制定重要技術標準;就要形成支持自主創新的財稅、金融體制,完善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就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嚴厲打擊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優化自主創新的環境。
三要進壹步完善體制機制。這是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保障。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們所取得的成就,得益於體制改革和機制完善所激發出來的巨大力量。當前,我國正處於改革的攻堅階段,改革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必須繼續深化改革,進壹步消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各種體制性障礙,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保護和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四要努力營造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這是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基礎條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離不開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離不開良好的社會氛圍。只有構建穩定而良好的國內外環境,才能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好地借鑒人類文明的壹切有益成果,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①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②重視農業和農村問題。
③堅持改革開放,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同時,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實行計劃生育,在進壹步控制人口數量的同時,積極發展教育和科技,提高勞動力素質。
⑤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結盟,不爭霸,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和合作,壯大世界和平和安定的力量。
o(∩_∩)o哈!希望可以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