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指讀書讀的遍數多了,自然就會理解書的內容和含義。
出處:晉·陳壽《三國誌·魏誌·王肅傳》南朝·宋·裴松之註引《魏略》:“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雲:‘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譯文:有壹個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向他說教,反而說:“必須在這之前先讀百遍。”意思就是:“讀了壹百遍的書,它的意思自然就顯現出來了。”
成文用法:復句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壹般作定語、分句。
運用示例:來新夏《莫吝“金針”度與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是三國時董遇的壹支金針,求學時我的老師也常引此語教誨我們。”
成語寓意
把壹本書讀到壹百遍,其中的含義自然就心領神會了。成語中的“讀百遍”只是概數,是壹種強調的語氣,有多次重復之意。意在告訴人們,“重復”乃學習之母。
關於這點,古人還說過,“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人們讀書,要的正是這鍥而不舍的精神,只要靜心研讀,反復思考,定能悟出書中的“真諦”,如果每次都能從書本中悟出壹些為人處世的哲學,日積月累,必將會開闊胸懷和視野,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