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經歷的必須要經歷
本計為經驗之計。什麽是經驗?經歷考驗之謂也。過去的人經歷了多少成功和失敗,幸福和失戀,光榮和恥辱,能寫的總想寫出來給後人看,能講的總想講給後人聽。諸葛亮寫告子書,陸遊說:家祭勿忘告乃翁,曾國藩家書,都是這壹類。還有很多的小說家,真是想提醒後人別再犯前人的傻。就像那個白發魔女,壹旦認為天下的男人都靠不住,就讓自己的女徒弟恨壹切男人,恨每個男人。
我也有自己的經驗,所以也是如此這般地對自己的兒子雷霆喋喋不休。“但是,該經歷的還是必須要經歷。”雷霆這樣對我說。我壹下子有些震驚。繼而壹想,真有道理。生存需要學點絕活兒我經常發呆,心想那些動物的小腦袋,居然能玩出那麽些絕活兒,讓人類也望塵莫及。這些絕活兒,要麽是為了捕食充饑,要麽是為了逃避被捕食充饑。壹句話,是為了生存。
妳看,壹頭海獅用兩個前爪握住壹個蚌,狠命往海邊的巖石上砸,破殼而食鮮貝。埃及鷲,用嘴銜住石塊,往壹個鴕鳥蛋上敲去,破殼而飲鮮蛋汁。這使我想起了烏鴉喝水的童話故事。而埃及鷲使用石頭做工具,卻是真實的,被偷拍到的紀錄片可以作證。壹條蛇找到了壹只比它的頭大10倍的鴕鳥蛋,它居然能玩命張大嘴巴把蛋吞下去。通過鏡頭,妳能看到那個蛋在它的體內擠動,把蛋殼壓碎了,再將碎蛋殼壓扁了吐出來。
動物世界為了覓食或為了逃跑,它們能玩出的絕活兒,真是讓人不可思議。果螟幼蟲遇敵時,能彈跳到空中,遠遠勝過馬戲團跳蹦蹦床的明星。有壹種蜘蛛靠血液的液壓,可以彈跳到自己身高的25倍。撐竿跳高世界冠軍又能跳到自己身高的幾倍呢?壹只射水魚,把水拿來當槍使。它在水面向飛落在水草上的昆蟲射水,像子彈壹樣把昆蟲打落下來,然後壹口吞掉。蝙蝠則像瞎子捕鳥,在漆黑的夜晚,它能在空中追逐獵物,準確無誤地口到擒來,那是因為它使用了聲波回收放大的原理。人間的雷達,就是模仿蝙蝠而發明的。
在沼澤或小河的水邊,烈日當空,黑鸛非常滑稽地突然張開雙翅,在水面上搭了壹個涼棚,活像芭蕾舞演員那優美的動作。原來,它知道了魚兒向陰影遊來,它便美餐壹頓。
魚兒在海中覓食蠕動的蟲子,魚兒迅猛地出擊。結果,“蟲子”兩邊竟是壹張大嘴閃電般合攏。原來那“蟲子”竟是壹種叫鱷龜的海底爬行動物的舌頭。這個鏡頭令我瞠目結舌。鱷龜玩舌頭裝蟲子,這絕活兒是從哪兒學來的呢?它那小小的腦髓怎麽夠用呢?趙忠祥和鞠萍在壹起主持《人與自然》欄目。那壹天是講小黑猩猩如何向爸爸媽媽學本領。鞠萍說,不能說那些只是本能,本能也是要教要學的。如果把嬰兒總是放在搖籃裏,他就什麽也不會。趙忠祥說,任何幼小的生命,都需要成熟的典型和榜樣來示範,不然它就永遠也學不會。
近些年來,以動物為主角的電影片深受成人和兒童的歡迎。獲得去年奧斯卡獎的《獅子王》裏,便有壹組鏡頭,獅王教小獅子偷襲大臣烏鴉,不動聲色,出其不意將烏鴉獵獲。1996年獲奧斯卡獎的《小豬貝貝》,那只失去母親的小豬,在狗媽媽的教導下,發掘自己和善的天性,居然成了壹頭超過牧羊犬的牧羊豬,在牧羊大賽中奪得頭獎。豬貝貝那種可愛的學習天性,感動得美國小孩們不肯再吃豬肉。
我們人間,似乎也有同樣的情景。我小時候,便總是聽長輩們教導孩子道:男孩必須學幾樣手藝:木匠、鐵匠、泥水匠,不然就娶不到媳婦;女孩必須學會做飯菜,做針線活,不然就找不到婆家。江南女孩的刺繡便是天下第壹,所以在民間故事裏,總有財主想霸占她們。
學點絕活兒,動物僅僅是為了生存。學點絕活兒,人也是為了生存得更好,生存得更有價值,因而自我感覺也更好些。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起於卒伍人欲自強,必須經風雨,見世面,見多識廣,身經百戰,歷經磨煉,積累起豐富的經驗,然後才能渾身是計,老謀深算,運用自如。
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是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的神火中煎熬煉成的。
唐僧師徒經歷了九九八十壹難,才取得真經。其實真經已經取到,佛祖問觀音,他們經歷了多少磨難,觀音掐指壹算,才八十難,火候還差壹點,於是當即作法,再添壹難,讓唐僧等人的經書都掉入大海,讓他們去救書,去曬書,去珍惜書。
各朝各代的開國元首,大都經歷過艱苦卓絕的磨煉。有的多年流亡,如晉文公重耳,如蘇聯的列寧。有的多次死裏逃生,轉危為安,如劉邦赴鴻門宴,劉備馬躍檀溪。有的數度蒙難,如周文王姬昌,中華民國大總統孫中山。
現代世界少兒電視節目和儒勒·凡爾納的科幻探險小說,都是鼓勵少年們要有勇氣去闖蕩世界,為了尋找美好的事物,不辭爬山涉水,降妖除魔,多次遇險。武俠小說也是這樣,徒弟學功後,必須闖蕩江湖,增長見識才幹。
逆境催殘人才,不知埋沒了多少人,所以要改造社會,減少逆境。但在很多時候,逆境確實降臨到了妳頭上,社會還沒達到那麽美好的程度,妳面對逆境,只有與之拼搏,不能被逆境壓垮。多數人被逆境壓垮了,少數沒被壓垮的人,成了“金剛不壞”之身,然後對改造社會發生了重大影響。
因此,高明的領導者,在選拔人才時,都要考察人的經歷。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起於卒伍。日本豐田公司的管理者,例如廠長,都是經歷過幾個不同車間的工作。中國政府實行掛職下放,就是為了增加被栽培者的經歷。現在的求職者,都要手執壹張簡歷表,盡可能把自己的經歷吹得豐富壹些,才容易被老板看中。遊學,行萬裏路孔子帶學生遊學,周遊列國,學生皆得到很大鍛煉。先秦學者遊學成風。孟子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東山是魯國境內的高山,登上去就覺得魯國不大了;泰山是全國的高山,登上去就覺得中國不大了。因為高瞻遠矚,眼界開闊了。同樣,遊學所到之地越來越多,便會產生全國意識,便會產生全人類意識,抱負會增大,胸懷會更寬。用計時的眼光就不會狹隘,不會短淺。
宋朝著名教育家胡瑗主張學生遊學:“學者只守壹鄉,則滯於壹曲,隘吝卑陋。必遊西方,盡見人情物態,南北風俗,山川氣象,以廣其聞見,則為有益於學者矣。”他本人也常帶學生遠行遊學。
清代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五:“《眼鏡銘》: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
曹靖華《采得百花釀蜜後》:“古人說:‘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兵器)。’最好有‘讀萬卷書’的書本知識和‘行萬裏路’的生活知識。”
古代大詩人、大畫家、大音樂家、大醫藥學家、大武俠,無不是行萬裏路的旅行家。
毛澤東:“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恩格斯:“那時(文藝復興時期),差不多沒有壹個著名人物不曾作過長途的旅行,不會說四五種語言,不在幾個專業上放射出光芒。”(《自然辯證法》)酈道元遊遍千山萬水而著《水經》;徐霞客爬山涉水而作《遊記》;李時珍翻山越嶺乃作《本草》;俞伯牙四出操琴方遇知音;李白飄移四海,妙句橫生。
吳道子踏遍嘉陵江始作《三百裏旖旎風光圖》。鄭和航海首開中國遠洋外交。
達爾文遠航探險而作《物種起源》。法拉弟遊遍歐洲。洪保德在世界各地旅遊五年。羅蒙諾索夫不僅是化學家,而且是航海家。雨果童年即隨父去過意大利、西班牙,後來又在國外流亡十九年。波蘭詩人密茨凱維支過了三十壹年的流亡生活。安徒生的後半生,大部分時間是在旅行中度過的。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參加流浪劇團走遍全國。印度詩人泰戈爾十壹歲便隨父到喜馬拉雅山。
法國劇作家莫裏哀在外省過了十三年的流浪生活,走遍大半個法國。德國詩人海涅獨自壹個旅行到過哈爾茨山。科學幻想之父儒勒·凡爾納的所有名著,說的全是在經歷冒險中得到的知識,開眼界,煉膽識,長智慧的故事。正大綜藝導遊全球。
電子遊戲機鼓勵冒險闖關,九死壹生,百折不撓。美國影片《鴿子號》,17歲的男學生只身環遊地球。當代很多青年,也開始騎車環遊地球,或長途旅行采訪。陸遊有詩:“行通天涯千萬裏”。“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是《增廣賢文》中的壹句話。過去不讓說人上人,但是李連傑、成龍、邁克爾·喬丹、王軍霞、鄧亞萍,妳能說他們不是在壹般人之上嗎?可是他們付出了多少血汗呢?我遇到過許多世界冠軍,在他們尚未成名時,老師、父母都說這孩子太貪玩,不務正業。可在他們成名後,記者來采訪,老師父母都說他為了祖國刻苦練習。當采訪他自己時,他卻說我喜歡,樂在其中。例如球王貝利,他對著記者的話筒,說來說去,就是那兩句話:我喜歡踢球,踢球挺好玩。
要想學到真傳,首先砍柴挑水掃地三年。排球女將,練習瘋狂。史泰隆演拳擊,差點也掉層皮。成龍的成功,摔跌多少回?冠軍臺上鮮花美,中間多少血和淚。妳如果看過成龍演的《少林木人巷》,壹定會感嘆,什麽叫作練功夫。而這些人不過是苦練功夫的幸運兒,還有千千萬萬個不幸運的人,但也會練出毅力和恒心,從而使他們在別的領域受益於這些鍛煉。不知妳們註意到沒有,在近年來下海的新富人中,有很多曾經是軍人。在同樣聰明的人中,受過艱苦訓練的軍人或許比沒受過的人更多出壹些膽略和承受能力。
影片《偉人愛迪生》,描述了愛迪生發明電燈時的甘苦。他和助手們壹樣壹樣地試驗燈芯,100種,1000種,當燈泡沒有熄滅時,他就幹坐著,等著,看看它什麽時候熄掉。42小時,他沒有合眼,他高興。成功了,接著便是煤油燈商人的阻擾。那時煤油燈商可是大老板,影響力那麽大。愛迪生的承受力,比鐵還硬,比鋼還強,叫我怎能不感傷。
海克裏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壹個英雄。1997年,迪斯尼公司將其拍成了動畫大片,在97票房榜上名列前茅。海克裏斯是大神宙斯的兒子,壹生下來就力大無窮。地府大神凱帝斯是宙斯的弟弟,他壹直想篡奪宙斯的王位。他知道海克裏斯是他的唯壹克星,所以派人先把海克裏斯偷出來,用藥水把他變成凡人,幸虧藥水沒喝幹凈,雖成了凡人卻保住了神力。宙斯告訴他必須證明自己是個英雄,才能重新變成神。他按照宙斯的指引,去找壹個專門訓練英雄的教練——半人半羊的菲洛斯。菲洛斯的訓練非常嚴格,終於使海克裏斯戰猛獸,殺巨龍,為民除害,被譽為英雄。海克裏斯也自認為已經成了英雄。但是他還沒有變成神。最後,直到他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救自己心愛的女人蜜兒時,他的生命線剪不斷了。十年磨壹劍,且試霜刃寒體育界奪標名星,音樂、舞蹈名星,能工巧匠,雜技大師,都是經過數年如壹日的艱苦訓練才練出來的。
古代紀昌學箭,拜在大師飛衛門下。飛衛說:“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妳有這耐心嗎?”紀昌表了決心。飛衛說:好,妳先回去練習不眨眼睛,什麽時候練好了,再來找我。紀昌回去練了兩年。兩年之後,他又去找飛衛,飛衛說:“妳再回去練把微小的東西看得很大,把模糊的東西看得非常清楚,練好了再來找我。”紀昌回去用壹根牛尾毛拴了壹只小虱蟲,掛在窗戶上,整天對著它瞧,三年過去了,那個小虱蟲在紀昌眼裏就像車輪那麽大了。他引箭射去,正中虱蟲的中心,而牛尾毛還沒斷。
師傅指點壹句,夠妳苦練幾年。如不刻苦訓練,有嚴師也沒有用。
古代有壹個賣油翁,他將壹枚銅錢放在空油瓶的口上,然後拿起油勺,對準那銅錢上的小眼孔將油註入瓶內。那油像壹條線,不偏不歪,穿孔而入,壹點也沒有沾到銅錢上,人人無不叫絕。他本人卻說,這沒有什麽,只是熟能生巧而已。
壹些大書法家,數十年練字,用來磨墨的水用了數十大缸。少林寺練拳的和尚,把地板踩出了大坑,沒有數十年功力,難稱大師。橋牌、圍棋、象棋高手除了靈氣、悟性之外,也要千錘百煉,才能爐火純青。
唐代賈島詩:“十年磨壹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二句三年得,壹吟雙淚流。”
三國時曹操《六代論》:“墉(城)基不可倉卒而成,威名不可壹朝而立。”
《太平廣記》記載南北朝時山陰永欣寺和尚智承,為練書法,練禿筆頭十甕,埋後稱為“退筆冢”。
清代鄭板橋:“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又,吟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陸遊:“我生學語即耽書,萬卷縱橫眼欲枯。莫道終身作魚蠹,爾來書外有工夫。”
唐代劉禹錫:“千海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清代李方膺吟墨松圖:“壹年壹年復壹年,根盤節錯鎖疏煙。不知天意留何用,虎撲龍鱗誌更堅。”
清代袁枚:“愛好由來落筆難,壹詩千改始心安。”
從前曾有壹個皇帝,特別酷愛繪有公雞的藝術精品。這天,他要求壹名宮廷藝術家用他的全部智慧和才能,為他畫壹幅公雞圖。藝術家自知才力不夠,又不能不答應,只得應承下來。
壹年過去了,就是不見這位藝術家把公雞圖送來,皇帝實在等不及了,便帶著侍從闖進了藝術家的畫室。使他感到吃驚的是:畫室裏空空如也,只有壹張白紙。皇帝發怒了:“難道這就是妳壹年的成績!”藝術家沒有回答,只是取出毛筆,飽蘸濃墨,“刷、刷、刷”寥寥幾筆,壹只引吭高歌的雄雞立時躍然紙上,大有呼之欲出之勢,前後只花了五分鐘時間。皇帝氣得臉色陡變:“既然妳只要五分鐘就能完成,為什麽要我等上整整壹年?”
“陛下息怒!”藝術家小心地解釋說,“如果陛下您能到我貯藏室去的話,就會明白我為什麽要這樣做了。”皇帝氣沖沖地跟著藝術家來到貯藏室,壹看,那裏堆放著成疊的畫紙,隨手翻翻,可以看到每張紙上畫的都是公雞。
藝術家用手指著畫紙說:“陛下,它就是我壹年的努力。正因為花了這壹年的時間,我才有可能在五分鐘內畫出您滿意的公雞來。”讓孩子在行動中發蒙《易經·蒙卦》六五說:“童蒙,吉。”孩子滿懷著好奇心,主動虛心去求教,就會有吉祥的結果。
不要認為孩子發蒙就是認字。壹個新生命降臨世上,首先是要了解這個對他來說是完全陌生的世界。對世界了解越少,人就越蒙昧。孤陋寡聞,是蒙昧的代名詞。魯迅先生小時候抓魚抓鳥,沒有農村的小閏土能幹。後來,他走南闖北,留洋出國,見識擴大,成了大人物;而閏土壹直待在農村,到再見魯迅時,已是壹個麻木遲鈍的愚昧人了。所以,見多識廣,經風雨見世面,是給孩子發蒙的大課主課。所以,不管是英國美國中國,還是俄國法國丹麥,世界上最好的童話,大多數都是歷險記、奇遇記,中國的武俠也是闖蕩江湖,行俠仗義,在歷險中找機遇,在磨難中交朋友。
有壹部奧斯卡最佳影片《音樂之聲》,是根據壹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上校艦長有7個孩子,因為孩子沒了母親,上校把他們關在家裏,用軍事方法管制孩子。從修道院來的家庭教師瑪麗亞,卻反其道而行之,她用窗簾布給孩子們做成運動服,帶他們到郊外,爬樹、遊泳、唱歌、遊戲,改變了孩子們沈悶的生活,開發了他們潛在的天性,成為壹個音樂之家,在比賽中冠,全家親和美滿。
讓孩子在行動中成長,這是世界大教育家的***同主張。孔子很喜歡郊遊,還帶著學生周遊列國。荀子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也。行之,明也,明之為聖人。”《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我國現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就是因此而給自己取名為行知。什麽叫行知?在行動中求真知也。
人類首開課堂教學的捷克大教育學家誇美紐斯,在他的《大教育論》中強調感覺在人的成長中的巨大作用,他的這個理論對英國大哲學家培根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美國大教育學家杜威則直接提出“在做中學”。“在做中學”,是讓孩子發蒙的根本方法。
然而,現在我們的孩子中也有壹批城市閏土,特別是獨生子女,對於植物、動物的生長,別說沒做過,甚至連見也沒見過。雖然說不上是四體不勤,但差不多是五谷不分。尤其是雙休日,加節假日,每年近150天,孩子們只泡在高樓、馬路、玩具、電視堆中,長此以往,浪費了在行動中成長的寶貴時光。因此,壹定要設法,讓孩子們方便接近自然,親手勞動,在娛樂中長知識,在行動中長能力。必要感覺或必要經歷世上同類事物千萬種,壹個人不可能事事親歷,但至少應該親歷壹次。書上說,書本知識是前人的經驗受過實踐的檢驗,因而是真理。後人只要學習這些書本知識,不必事事都要經過親身實踐。這個說法是對的,但是不全面。每個孩子初來人世,如果他連壹座山也沒爬過,他怎麽也不知道“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是什麽感覺。因此,雖不必事事親身實踐,但每事實踐壹次,則是必要的。不必爬每座山,但至少要爬壹座山。不必壹輩子種菜,但至少要種壹次菜。這就稱為“必要感覺”,“必要經歷”,或“必要體驗”,或“必要經驗”。
比如,世有千萬山,我至少登過壹座山。這就是必要感覺。如果我們把人們可能得到的必要感覺分為100類,那麽,每經歷壹類必要感覺,便可得1個學分。當然,沒有人能得滿分,但必要感覺的學分越高,則經驗越多。20分以下屬孤陋寡聞,20分至40分為少有經驗,40分至60分為頗多閱歷,60分為及格,60至80分為見多識廣,80分以上為經驗豐富,90分為久經風雨,久經考驗,99分可稱為千錘百煉。
這100類可以逐步研究,作出較為科學的概括。例如,物為壹大類,可分作30分,如山、海、雪、城、鄉、美洲、歐洲、沙漠、草原、動物、香港、北京、日本等等。事可分作70分,如戀愛、失戀、科研、寫作、生產、經營、從政、戰爭、失去自由、受傷、用計、識破別人之計、追捕、脫險、著述,發大財、成頭為首、冒險、投機、競選、演講、救助、受騙、上法庭、航海、組織國際大事、統治國家、譜寫人類歷史……等等。給學生開設行動課程我曾提出要為學生開設壹門“行動課程”,是與書本課程並重的課程。
這種必要經歷或必要體驗,對於孩子了解自然、了解生命、了解世界,就積累了寬大的知識底盤。從而,使他們更容易建立概念,理解理論。此外,讓孩子們親自動手,會鍛煉出他們今後的實際操作能力、行動能力,使他們長大後,成為壹個能力和知識都很強的人。
從嬰幼兒開始,妳能讓孩子每天都見識參與體驗壹種新事或新物嗎?打個比方說:第壹年,見識家庭、親人和鄰近事物:門窗桌椅、爺爺奶奶、狗貓魚雞、樹木花草、吃飯穿衣、日常自理等;第二年,見識街道商店、山林河流、刮風下雨、勞動自助;第三年,農村耕作養殖、各種野生動物、接受軍事訓練、吃苦耐勞;第四年,見識各種工廠作坊、體育比賽、野營歷險、當兵打仗、與壞人奸臣鬥智鬥勇;第五年,見識大海高山、火山冰川、瀑布溶洞、宇宙奇觀、探險考察;第六年,見識做生意、訂合同、搞推銷、打官司、當打工者、談戀愛、失戀、救人、偵破;第七年,見識搞發明、申請專利、搞音樂、美術、寫文章、拍電影、當體育名星、歌舞名星、當記者和節目主持人;第八年見識當高級白領、當老板、當法官、當警察;第九年,見識外國風光、漂洋過海、交外國朋友、留學深造、做跨國生意;第十年,見識主持國際事務、發起國際合作、當大企業家、當外交官、競選官員、當官執政……
我們可以把這個稱為“行動課程”。考察人才,除了筆試和面試以外,還要多壹個指標,那就是考察人的必要經歷。假設我們把必要經歷用100分計算,那麽,經歷分低的人,在人才招聘市場將遇到困難。用人單位在同等學歷同等年齡的人才中,更喜歡錄取經歷分高的人。千錘百煉出優質產品,才能長久占領市場在商業界,產品質量的千錘百煉是企業的生命線。下面轉摘某些商業智謀書上介紹的三個故事,可以想象本計對企業的生死存亡具有多大的關系。
美國有個太麥克斯公司,是個手表公司。它的推銷員到了零銷店,用力地將本品牌的手表扔向墻壁,把另外的手表浸入水中。在電視實況轉播中,人們可以看到太麥克斯手表被拴在飛奔的馬尾上,或被從135英尺高空投入水中,或被縛在沖浪板上而仍然準確地走動不停……
日本的西鐵城手表商,為了打開澳大利亞市場,提高手表的知名度,他們采用直升飛機空投方式,從天空把手表拋下,落向指定的廣場,誰拾到送給誰。這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僥幸心理者和好奇者,當壹只只西鐵城手表從天而降,著地後完好無恙時,拾得手表的觀眾愛不釋手,誇耀之言油然而生。這壹消息不脛而走,轟動壹時,使得“西鐵城”名聲驟然大振,銷路大開。有作者評論到:這種奇術不循常規,別開生面,令人將信將疑,然而眼見為實,試驗為真,在不可思議的事情中出現了人們企求的結果,常常使人為之傾倒,終歸離不開產品千錘百煉的高質量。
據壹本經營智謀的書上說,1957年5月,日本豐田公司為了在迅速擴大的小型汽車市場上占領壹定地盤,拋售出所謂不倒翁——光環牌小車。雖然“光環”在出售後馬上小有名氣,但不久在市場上就逐漸失寵。1959年日產拋出“青鳥”牌汽車,其名聲驟然大振,壹舉奪下豐田公司在小轎車市場保持了30年首位的寶座。為了挽回“光環牌”的聲譽,豐田汽車工業公司竭盡全力努力改良“光環”性能,1960年進行車型更新;1961年把安裝1500CC發動機的光環牌1500進行改裝,並將其投入競爭市場,與日產“青鳥”相對抗。盡管豐田汽車工業公司努力改良,但由於第壹代“光環”在用戶之中不堅固、不耐用的印象壹時無法扭轉,所以銷路依然不佳。為了扭轉用戶的偏見,必須把“光環”第二代汽車的內在質量充分顯示於大庭廣眾面前,以造成市場競爭的有利態勢。為此,豐田汽車公司耗費心機,制訂出了“破壞性試驗”的示形造勢計劃。1962年2月,以首次上映“海濱之虎——光環”影片為開端,陸續拋出“空中飛車——光環”、“猛撞油桶——光環”、“懸崖滾落二——光環”等破壞性試驗影片,並在商業電視廣告中不斷重復達壹年之久。作為破壞性試驗宣傳而打響的第二炮“空中飛車——光環”的拍攝計劃,在實施中具有極大危險性。高速行駛中的光環牌汽車,在壹瞬間騰空而起兩公尺高,在空中飛行25公尺遠後著地照常行駛,這是壹件聳人聽聞的事情。當攝影機已安排就緒,看著那令人悚然的實地,職業駕駛員退縮了。為了完成這任務,豐田職工三蒲清彥毛遂自薦,當場頂回上司反對意見,毅然不顧個人安危,為拍攝這部影片進行了壹場殊死拼搏。這壹連職業駕駛員都望而卻步的攝影工作,終於獲得巨大成功。由於這種驚險的高難度鏡頭,使得“光環”第二代汽車的優異性能顯示無遺,在觀眾大飽眼福的同時,“脆弱的光環”名聲逐漸消聲匿跡,而“堅固的光環”印記則浸透於人們心中。1964年9月,新型“光環”開始應市,不到壹年的時間,它就壓倒“青鳥”,至1967年12月,“光環”已在小型汽車市場上遙遙領先,成為霸主。
據書載,瑞士的鐘表制造業歷史悠久,產品質地精良,品種繁多,在國際市場上,長期保持最大銷售量的地位,是舉世公認的“鐘表王國”。瑞士生產的鐘表原來全是機械表。隨著電子工業的發展,日本搶先把電子技術應用於鐘表,生產出石英電子表,這種表較機械表更為準確,而且價廉物美。電子手表壹出現在市場上,便立刻受到顧客的青睞,幾乎是在壹夜之間,瑞士手表失去表業的霸主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日本石英電子表。瑞士的鐘表公司紛紛破產關閉,這才引起了人們的震動。瑞士畢竟是鐘表大國,鐘表制造業人才濟濟。當時世界上的手表都在減少厚度,日本電子表的厚度僅有2.5毫米,瑞士人用靈巧的雙手又把金表的厚度降到不足1毫米,使世界上的同行們望塵莫及。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瑞士又奪回了鐘表業的王冠。為了保住這頂王冠,瑞士的制表商竭力擡高瑞士表的威望,發揮瑞士工人特有的精湛技藝,不斷使機械表錦上添花。1986年,他們利用阿爾卑斯山花崗巖的優美色彩和紋理,研制出舉世無雙、絢麗斑斕的巖石手表,既含有石器時代的古樸,又顯示當代的浪漫,因而受到人們喜愛,並且把鐘表制造技術提高到別人難以逾越的高度。
看完這幾個商業的故事,才知道所謂的千錘百煉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