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訊衛星是壹種傳輸高效的通信衛星,徹底杜絕間諜竊聽及破解的保密通信技術,抗衡外國的網絡攻擊與防禦能力。
用途:提高量子通信的效率。
之所以需要通過發射衛星來建立天地之間的量子通信網絡,是由於地面信號的傳輸主要以光纖為媒介,而光纖傳輸的過程中信號損失相當嚴重。
實驗表明光纖傳輸的量子通信信號在兩百公裏以後就幾乎被吸收殆盡,如果人類想實現遠距離的量子通信傳輸就必須建立多個安全可信的信號中繼站,這無疑大大增加了信息泄露的幾率。
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光在穿透大氣層的過程中能量損失僅為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說天地之間數千公裏甚至上萬公裏的距離,光在其間傳輸的損耗要遠遠低於在地面光纖網絡中傳輸的損耗
利用這壹原理,人類利用空間中的量子衛星作為地面網絡的中轉站,可以將地面多個城市中建立起的城際量子通信網絡連接起來,從而極大地提高量子通信的效率。
擴展資料
我國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重量大約600多公斤,衛星上搭載了量子糾纏源、量子糾纏發射機和量子密鑰通信機等載荷,它可以同時與地面上相距上千公裏的接收站建立量子鏈路,發送糾纏態光子分發秘鑰,利用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保證秘鑰的安全性。
確保從身份認證到加密傳輸以及數字簽名的無條件的安全性,從根本上解決保密和信息安全的問題。從理論上說,量子通信技術可以做到絕對的安全性,面對量子通信分發的加密秘鑰。
任何人都無法在不被發現的前提下攔截或是復制,而面對加密後的數據,由於壹次壹密秘鑰的完全隨機性,無論調用多大規模的計算資源,都無法實現破解。
百度百科-量子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