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振民育德”為教育大計(文/張中山)

“振民育德”為教育大計(文/張中山)

《周易·蠱》:“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振民育德”,不同版本演繹的不盡壹樣。

 壹種說法是:指接濟幫助人民,涵養自己的德行。

 另外壹種是:教化人民,培養美德。

 我不想究其是“內養”還是“外慧”, 總之要想“天下行德”必先自己“德行天下”。

 “德”:“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清代學者朱駿聲說:“外得於人者,恩惠之德;內得於己者,道德之德。”可見“德”有內外,對己為內,對人為外。內者,修身養性,自我提升,此乃“道德之德”;外者,受他人道德力量影響,見賢思齊,或者以道德力量去影響他人,春風化雨,此乃“恩惠之德”。

  為師之人,當以“道德之德”完善自己,以“恩惠之德”施以學生。

 每日看這“四字”,提醒自己“養德在先,惠德在後”,修得“內德”方能“外德”。

附:五本論

 人貴務本。務本之要,在務“五本”:世以人為本,人以德為本,德以善為本,善以誠為本,誠以真為本。“五本”乃人生之本。

世以人為本

 “世以人為本”之“世”,乃世界之“世”,乃為人世界之“世”。“務本”之要,在“務人”。《呂氏春秋·孝行》:“所謂本者,非耕耘種植之謂,務其人也。”從人性出發,以人為本,始終把人作為研究的對象,關心人的生存、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教育以及人的家庭和社會組織。管理、治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主體和客體都是人。

 唯人為貴。《說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荀子將民與君形象地比喻為水與舟的關系:“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後漢書·皇甫規傳》)西漢賈誼進壹步提出:“民無不以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自古至今,凡與民為敵者,遲早必亡。

 安民愛人。孔子從“仁者愛人”思想出發,要求統治者“節用愛人,使民以時”,實行仁政。墨子痛心於“民之三巨患”——“饑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冀治國者能“與百姓均事業”、“***勞苦”,進而提出“兼愛”主張。清初思想家唐甄勸諫當政者:“君之愛民,當如心之愛身也。”(《潛書·明鑒》)

 保民裕民。孔子以“裕民”為仁政的前提,認為“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論語·顏淵》)孟子主張“制民之產”,使老百姓“樂歲終身飽,兇年免於亡。”(《孟子·梁惠王上》)管子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民富則易治”,“民貧則難治”,“民有余即讓,不足則爭;讓則禮義生,爭則暴亂起。”(《淮南子·齊俗訓》)“禮義生於富足”,“盜竊起於窮困”,“民富國安”,“民窮國亂”。(《後漢書》)這些論述體現了“政在使民富”(《說苑政理》)的思想。

人以德為本

 德,人之本,政之根,國之基。“德者,得也。”(《禮記·樂記》)

 重德精神。人無德不可立於世,德乃修身之首。“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戰國策》)“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禮記·大學》)“百行以德為首。”(《世說新語》)才是德之“資”,德是才之“帥”。《詩經·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彜,好是懿德。”(《詩經》)

 以德修身。中國古代先哲特別強調修身為本,重視道德踐履,強調道德修養、修心煉己是治理人心和德治社會的前提。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遞進關系而言,包含四個層面:“修身”屬於個人倫理,私德層次;“齊家”屬於家庭倫理,家族倫理;“治國”屬於社會倫理,公德層次;“平天下”意即使天下眾生萬物和平相處,則屬於終極倫理,即“達德”。其中,基礎是修身,修心煉己。

 以德化人。德具有感化他人,陶冶情操之效。“德”的弘揚,關鍵在為政者,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論語·子路》)

 以德治國。“君子以振民育德。”(《易·蠱·象》)以德治國,必先“以德治吏”。“為政之要,惟在得人”,“世之盛衰在吏制”,“置臣得賢則治,失賢則亂。”(《周書》)官吏“在任無德,其禍必酷;在位無能,其殃必大”。有德有才者,為治也;有德無才者,難治也;有才無德者,為亂也。“得賢者昌,失賢者亡。”(《新書·胎教》)

德以善為本

 在德中,以善心善行為本。“善”,倫理學最根本的問題,是德的最高境界。

 與人為善。《廣韻·狝韻》:“善,大也。”引申為以寬厚、仁慈的心態待人接物,成人之美。“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醜上》)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偕同別人壹道行善。善,在孟子思想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善不僅是君子追求的最高標準,也是區分好人與壞人的依據。

 利他善群。“合群”、“利群”之德,是我國古代和近代思想家的道德追求。《荀子·王制》:“君者,善群也。”梁啟超講:“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為群,國家之所以為國,賴此德焉以成立者也。人也者,善群之動物也。”(《梁啟超選集》)人是不能離開社會群體而孤立生存的社會動物,所以應該“合群”、“利群”,愛群為公。

 與鄰為善。儒家非常強調善待鄰國的重要性,主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提出“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強調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崇尚禮之用,和為貴。孔子主張“德不孤,必有鄰”,認為只要在鄰我關系中講究道德,相互關系就會順利。

 勸善規過。孔子說:“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論語·為政》)莊敬、孝慈等是善的具體內涵,要讓人們認識到這些善,鼓勵他們這樣做。否則,“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

 積善成德。善,是壹種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易系·辭下》)《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高尚的品德,需要長期“善”的積累。所以,“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做到“於細微處見精神”。

善以誠為本

 “誠”,壹切善心、品德、人格至要,人生至道。真實無欺。《中庸》雲:“誠即真實無妄。”朱熹說:“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四書集註·中庸註》)明清之際王夫之有時把“誠”直接解釋為“實有”,用以說明物質世界的實在性,說:“夫誠者,實有者也,前有所始,後有所終也。實有者,天下之公有也,有目所***見,有耳所***聞也。”(《尚書引義·說命上》)

 守信無妄。信的最基本含義就是誠心實意,就是言行壹致,表裏如壹。《呂氏春秋》有《貴信》篇,把信當做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並主張人生以誠信為貴,“君臣不信,則百姓毀謗,社稷不守;處官不信,則少不畏長,貴賤相輕;賞罰不信,則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則離散郁怨,不能相親;百工不信,則器械苦偽,丹漆染色不貞。”

 天道唯誠。“誠”乃天道,天的根本屬性就是“誠”。中國傳統文化把“誠”作為自然界和人際社會的最高道德範疇。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求誠則須思勉,思以擇善,勉以固執。精誠所致,金石為開。

 人道之本。《禮記·中庸》說:“誠之者人之道也。”行為合於道、合於規律,即達到所謂“誠”的境界。北宋周敦頤以誠為人的本性。他在《通書》中說:“誠者,聖人之本。”“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上》)反省自己,已達到誠的境界,就是最大的快樂。要把“誠”作為修養之道,作為壹生永恒的追求。

 政事之本。《大學》引申《中庸》關於“誠”的學說,以“誠意”為治國、齊家、修身、正心的根本。荀子說:“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不茍》)誠者得道,得道多助;不誠者失道,失道寡助。我們對工作要誠,對事業要誠,對國家要誠。

誠以真為本

 真,純真、本真、真理。真心、真意、真情。誠身有道,大道至真,求道必致真。“真”是誠之精髓。

 法天貴真。我國古代壹些思想家把“真”視為道之精髓、修身之極致,主張崇尚自然、返樸歸真。“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於人;不知貴真,祿祿而受變於俗,故不足。”

 精誠之至。《莊子·漁父》對“真”有壹個界定:“真者,精誠之至也。”這就是說,“真”是壹種至純至誠的精神境界,是在恒久守誠持誠修誠基礎上所能達到的境界。達此境界,則要做到誠實不欺,敢講真話,不媚上諂下、弄虛作假;堅守操守,不曲學阿世、隨波逐流;以誠待人,不矯揉造作、口是心非。

 自然之道。《莊子·大宗師》:“真者,不假於物而自然也。”《漢書·湯玉孫傳》曰:“真者,自然之道也。”道家壹貫主張崇尚自然,返璞歸真,倡導學習純潔真樸的自然之道。這種“返璞歸真”的精神向往,在物化時代應喚起人們以出世心態做人世之事業,找回本態自我,把淡泊寧靜、誠實質樸、超然物外作為道德追求。

 與道同壹。老子把“道”作為其哲學體系的最高範疇,把“同於道”作為人生的最高追求。莊子也認為,真本是人的自然狀態,而文飾詐偽是人為名利是非之心興起的,主張存天去人,歸向宇宙最高本體——“道”。真中有德,真中有善,真中有誠,真中有信。要堅持“真我”,培養“真我”,完善“真我”,摒棄假我、偽我、虛我。大真無言,大真為美。“真人”是覺悟了道的人,是與道相壹致、超然物外的人。

 “五本”之間具有內在邏輯,緊密相聯,層層遞進,“五本”乃立身之本,人生當恪守“五本”,踐行“五本”,重人、修德、行善、守誠、貴真。至世為人,至人為德,至德為善,至善為誠,至誠為真,至真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