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隨時想要玩手機?可能是網絡成癮,還可能是精神疾病!

隨時想要玩手機?可能是網絡成癮,還可能是精神疾病!

網絡成癮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教授KIMBERLY S. YOUNG提出的,他在1996年對396名嚴重上網成癮的人做了調查研究後,認為網絡成癮是壹種臨床心理障礙。

沈迷於網絡遊戲、網上交友、網絡購物等都屬於網絡成癮的範疇,但隨著網絡、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要從職業、使用習慣、性質等多方面去專業地界定和診斷網絡成癮,是比較困難的。 因此,在國際公認的疾病診斷及分類標準中,尚未將網絡成癮正式定義為壹種疾病。

然而,隨著病理性網絡使用/網絡成癮對心身健康的不良影響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關註,學界對網絡成癮相關問題的研究日益深入,也對形成了基本的***識。

根據國家衛健委會發布的《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版)》的定義:

網絡成癮指在無成癮物質作用下對互聯網使用沖動的失控行為,表現為過度使用互聯網後導致明顯的學業、職業和社會功能損傷等問題。

其中,持續時間是界定網絡成癮的壹項重要標準,壹般情況下,相關行為和問題需至少持續12個月才能界定為網絡成癮。

雖然網絡成癮還沒有100%被認定就是壹種病,但現有國際診斷體系已將網絡遊戲成癮納入了疾病範疇。

在國際上,目前針對網絡遊戲成癮有兩種診斷標準,不管是哪壹種診斷標準,都指出了“病理性遊戲行為”的2條核心表現:

第壹,遊戲成癮的人不僅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在遊戲上,更重要的是他們忽略了現實生活,無法再承擔以往的社會角色,也不想再參與社會生活;

第二,喪失了對自我行為的控制,讓遊戲完全支配了生活。

大數據顯示:網絡成癮與精神疾病關系密切

雖然說目前網絡成癮算不上病,但並不能忽視它帶來的影響,尤其業內有研究提示網絡成癮與睡眠質量差、註意缺陷多動障礙、焦慮、抑郁甚至自殺問題都有關系。

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曾對某大學裏30000+名大壹新生做了身心健康狀態調查,結果發現,44.46%的同學都可能有網絡成癮的問題;隨著網絡成癮程度的加重,出現心理、精神問題的風險顯著增高。

這些同學們在剛入學後接受了第壹次調查,結果顯示,44.46%的同學可能存在網絡成癮的問題,其中輕度網絡成癮占比為37.93%,中度網絡成癮為6.33%、重度網絡成癮為0.20%。

同時,心理專家們根據這些同學網絡成癮的嚴重程度劃分了四種嚴重程度等級(無、輕、中、重度成癮),進行了四種精神病理綜合征(嚴重軀體癥狀、具有臨床意義的抑郁、精神病質、偏執)、嚴重精神疾病、自殺意念、計劃及行為的***患比例及風險的比較。

發現在沒有網絡成癮問題組中,出現這些心理或精神病理現象的***患比例及風險是低於四個組平均水平的,而輕度網癮組則處於平均水平,中度和重度網癮組的風險就明顯升高。

拿抑郁來說,研究發現沒有網癮問題組裏的學生,抑郁的患病率僅為1.01%,而輕度網癮組抑郁的患病率增加到4.85%,在中度及重度網癮組中直接飆升到了24.8%及58.73%。而在嚴重網絡成癮組中,至少***患壹種精神病理綜合征的概率接近70%。

由於這四個精神病理征還不包括其它壹些較常見的精神病理現象(如焦慮、強迫、註意缺陷-多動等),所以在這組人群中實際存在精神病理綜合征的概率還會更高。

為了更科學地得出結論,在距離第壹次調查12個月後,華西心理專家又開展了第二次調查。這次發現,抑郁和網絡成癮之間的關系的確緊密,常常壹起出現,或者壹個先出現,另壹個緊隨其後。

比如,入學時存在網癮問題的學生,壹年後抑郁的風險顯著升高,而入學時存在抑郁的學生,壹年後成為網絡成癮者的風險也顯著升高。不僅如此,抑郁和網絡成癮可能比牛皮糖還粘人,第壹年跟著妳,第二年可能也還跟著妳。

同時,華西心理專家還比較了網絡成癮及單純遊戲成癮與多種精神病理現象(強迫、抑郁、焦慮、嚴重軀體癥狀、睡眠質量、精神病特質及自殺風險)的相關性,發現網絡成癮比單純的遊戲成癮更兇,因為它和這些精神病理征的關系普遍更緊密。

為什麽會導致網絡成癮?

網絡成癮是壹種行為成癮,其發生可能涉及(但並不限於)以下四種機制:

1.認知行為模型

由於自身原因難以建立現實人際關系,從而更傾向於虛擬環境,在其中獲得滿足。比如平時不善言辭、不擅交際的人,在學校單位甚至家庭裏沒有存在感,壹旦發現自己在網上發帖引起了關註,或者遊戲打得好獲得了認同和滿足,那這個人肯定就更願意活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

2.神經心理學模型

每個人都喜歡追求愉悅,逃避痛苦,這是人的天性,而網絡的使用可以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獲得愉悅和滿足,這種感受可以促使這個人持續地使用網絡,壹旦成癮形成,這種感受就會轉化為壹種習慣狀態,從而把上網變成壹個固定行為。

3.補償理論

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學習好=好孩子的單壹評價系統,這也就導致許多年輕人需要在網絡線上活動中找尋“精神補償”,通過參與網絡活動找尋自尊與自我身份認同。

4.情景因素

網絡可以幫助我們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和困境,比如剛經歷離婚痛苦的人可能上網尋求幫助,考試失敗的學生可能通過遊戲尋求安慰。

此外,網絡還可以幫我們應對孤獨感,比如在家寂寞的老人通過上網找尋熱鬧或者親情,比如有人新到壹個單位不適應,跟同事不熟悉,下班後就會把時間投入到網上緩解孤獨感。?

測壹測有沒有網絡成癮?

很多人以為愛上網、愛打網絡遊戲入迷了,不想上學、不想上班,才算是網絡成癮,但其實網絡成癮通常起病較為隱匿,不容易被發現。

為了方便大家快速評估,這裏為大家準備了Dr. Young 研發的網絡成癮測試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Test, IAT),壹***20道題,做完加壹下得分,看看網絡成癮嚴不嚴重。

正常使用:0~30分

輕度成癮:31~49分

中度成癮:50~79分

重度成癮:80~100分

根據研究,如何得分符合中度以上成癮,存在精神病理綜合征的可能性就接近4成了!

化解網癮要找對方法

在網絡成癮的人群中,青少年網癮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關註的重點問題,而想要讓問題得到解決,找對方法是關鍵。

1. “戒癮學校”封閉式管理不靠譜

不管是已經被曝光的壹些網戒機構,還是隱藏得深,號稱能戒除網癮的什麽書院、遊學營,把孩子丟進去只會遭受心靈和身體的雙重摧殘。

當然,也有部分家長反映孩子在進入這些機構後,真的聽話了,但從心理專家的角度來看,這種聽話只是孩子更加懂得隱藏自己,他們的內心深處,也許只剩下了麻木和仇恨。

2.?暴力斷網或者沒收手機等電子產品也沒用

這樣的方法想必不少家長都用過。以為把網斷了,把手機、電腦收了,孩子接觸不到這些東西,就可以把網癮戒了,但這樣的方式只會引起孩子激烈的情緒反應,甚至有新聞報道這樣的行為導致孩子跳樓自殺,或者傷害家人的慘劇……

3.及時尋找專業的幫助才是正解

關註可能存在的抑郁、強迫、焦慮等***患精神障礙,及時到專業的精神科醫生處評估、診斷和治療,必要時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

此外,可針對家庭教育、生活環境、心理創傷與應激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防治心理幹預與調整。由於“缺少關愛“可能是導致網絡成癮的壹個重要因素,需要得到家庭成員的足夠重視。

如果家庭成員之間的幹預和調整難以進行或效果不佳,建議及時尋求專業的心理治療或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