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克蘭(Nicholas Crane)是位作家、地理學家、制圖專家,曾因對地理知識所做的卓越貢獻獲蘇格蘭皇家地理學會的“蒙戈?帕克獎”,因在普及地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對英國的了解獲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內斯獎”。
他曾在 BBC 2 推出了《繪圖人系列》( Map Men )、《英國小鎮系列》( Town )、《大不列顛的旅程》( Britannia )和《海岸系列》( Coast )等系列飽受贊譽的紀錄片,並於 2015 — 2018 年擔任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長。
第三章 城市:人類智慧的源泉(節選)
巴布班吉從他位於比哈爾邦鄉下的家逃了出來,踏上了前往孟買的旅程。在孟買,他夜宿於人行道上,提著裝有詩集的大手提袋在公廁前排隊如廁。巴布班吉出現在蘇克圖·梅赫塔炙手可熱的書——《最大化城市:孟買的失而復得》( Maximum City:Bombay Lost and Found )的第510頁,這本書描述了“印度最大、節奏最快、最富有的城市”——孟買是“壹個希望之島......是印度各族人民的大眾夢想”。同時,孟買也是亞洲最擁堵的城市之壹。人行道上擠滿了車輛、街頭小販和露宿的街民。在這個不到壹平方英裏的街區,擠滿了工廠、皮革廠、面包店以及被稱為“貧民窟”(zopadpattis)的血汗工廠。達拉維有約 100 萬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區。梅赫塔問道,“妳在鄉下的磚房旁有兩棵芒果樹,東側能看到小山,為什麽妳想要離開家鄉來這兒呢?”
對數百萬人來說,城市以外的生活已經變得難以維繼。農村貧困、教育、醫療和 娛樂 資源短缺、機會缺失,以及幹旱和洪澇等環境危機將人們從田地和家庭中“推”出去,而城市本身卻給人們施加了壹種吸引力:它承諾著更好的住房、就業、機會和服務——更高質量的生活。這些推力和拉力背後有壹些因素:交通通信條件的改善讓人們更易獲知城市的機會,互聯網、廣播、電視等也在傳播有關城市就業的相關信息。城市的變化也使其對鄉村外來人員的吸引力增大。就像鮑勃·迪倫唱的那樣,“我正在走向城市,這條道路並不遙遠”。
這個地球上多數人都發現自己處於迷惘中,巴布班吉就是其中壹員。城市往往人口密集、流動性高、互通性強,但人口數量、流動性和互聯互通性的增加迫使人們離開了自己的地理環境,成了世界系統的決定性組成部分。
以下這些數字令人難以置信。本次溫和的間冰期初期的幾個世紀,有 200 萬人在地球上行走,經過幾千年的狩獵和采集覓食,當農業在歐洲發展起來時,地球人口已經增長到約 1800 萬。當時,新月沃地已經有了城市。到了公元 1000 年,世界人口已經增加到 2.95 億人。黃河流域的開封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巴格達等城市有 100 萬左右的居民;巴黎、倫敦等歐洲城市的人口規模為其 1/50 ,相形見絀。壹般認為,到公元 1100 年中國擁有百萬人口的城市不少於 5 個。 1800 年,世界人口增加到了 8.9 億人; 1900 年,這個數字達到 16 億。 20 世紀壹切都改變了:1950年,世界人口為 25 億,2000年達到 61 億。在我寫這本書時,世界人口為 76 億。在人類從狩獵采集者發展到城市通勤者的過程中,世界人口增加了 4000 倍。
人口數量是由城市的發展速度決定的。1950年,世界人口中有 2/3 生活在鄉村地區。而今,世界人口的 54% 生活在城市地區;到 2050 年,這壹數字將增至70%。數字增長的同時,還出現了壯觀的“超大城市”——居民超過 1000 萬的大都市。 1950 年,全球僅有紐約和東京兩個特大城市。據聯合國預測,到 2030 年,世界上將會有 41 個超大城市,以及另外的 662 個人口過百萬的城市。中國城市發展迅速,很多城市聚集成形城市群或大都市圈。在長三角地區,上海、蘇州、杭州、無錫、寧波和常州的 GDP 總和與意大利壹個國家相當。目前,另外兩個大都市圈已經在珠三角地區和京津冀周邊蔓延開來。
從夜空中看,城市是地球上最明顯的地理特征。波士頓、紐約到費城和巴爾的摩的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帶看起來就像壹個熔巖流。芝加哥及其周邊城市使遙遠的綠色北極光黯然失色。在相機鏡頭的放大作用下,丹佛變成了熾熱的烤肉網,東京成了藍綠色的變形蟲——這個顏色是東京市內汞蒸氣燈照射的結果。歐洲則成了燃燒的花園。
數以億計的人往來進出這些城市。與其說城市是物質的,倒不如說城市是人性化的。城市存在的背景是人類或長或短距離的移動。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移民,參與著這場亂哄哄的城市遷移。人文地理學家丹尼·道靈曾寫道,“從板塊構造到氣候系統,再到全球經濟和各地文化,能量是統壹萬物的動力”。
生活在本國國境之外的 2.58 億人(占世界人口的3.4%)就是其中壹種長距離能量流 ,2000 年後,這個數字令人難以置信地增長了 49% 。印度、墨西哥、俄羅斯、中國和孟加拉國依次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輸出國,而美國是最受國際移民歡迎的目的地,接納了全球 19% 的移民。
大多數人離開故土是為了謀求工作,或是因為受到迫害、自然災害或戰爭的影響而背井離鄉,而第三類——尋求庇護者,則走上街頭申請國際保護。在國際移民的混亂世界中,城市是吸引移民的主要地方,是“不適之地”( Unaccustomed Earth )——茱帕·拉希裏為其寫的移民故事選擇的書名。普拉納布·卡庫走進了拉希裏寫的壹個名為“地獄-天堂”(Hell-Heaven)的故事中。他“剛到美國,人生地不熟讓他事事懷疑,連非常明顯的事情都不敢輕易相信”。正是這種質疑使城市——和文明——不斷向前發展。
國家內部也有大量人口在流動。印度的流動人群非常多,該國已經無法提供可靠數據。據估計,短期的“季節性”移民(離開常住地1~6個月的人)的數量約為 1500 萬到 1 億。粗略估計,國家內部永久遷居的人口數量約為 4 億。想象壹下美國和英國為工作而遷居的人口總和,每條城市人行道上都會上演巴布班吉的故事:人口激增和貧困導致了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就絕對數字來說,沒有哪個國家能比得上中國的人口流動。 1949 年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中國采用了蘇聯式的發展模式,此後農業產出增加,推動了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戶口登記制度將每個人劃分為指定管理單位下的“城市”或“農村”戶口,導致農村勞動力被拴在土地上。 1955 年,中國實行農業集體化,限制農民從自己的土地上拿走糧食,糧食限制進壹步收緊。到了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經濟改革從農村擴展到城市,釋放了大量農業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如潮水般湧入城鎮——工業需要他們。陳金永教授在 2012 年寫道:“這壹大遷移,為中國提供了龐大的廉價勞動力來推動其經濟發展。” 30 多年間,有 2 億~ 2.5 億農村居民離開了農村的家,艱辛地跋涉至中國東部沿海等市鎮地區。就人口遷移而言,這遠遠超過了1800年至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遷移到北美洲的 5000 萬左右歐洲人。中國的快速工業化突然打破了城鄉之間的平衡。 1980 年,中國的農村人口占比約為 80% ,但 2012 年這個數字已經降至 50% 。到 2030 年,中國將會有 70% 的人口生活在城鎮地區,圖 3.1 顯示了隨著中國的城鎮化而興起的城市住宅區。
這些居住區***同以聯通的能量流圍繞著地球——它們是全球網絡的中心,其中壹些已經成了“世界城市”。“世界城市”的聲譽是建立在經濟實力強、靠近發達地區、有外資流入、政治穩定等基礎之上的。這場 遊戲 中新出現的贏家不是北京,不是紐約,也不是倫敦,而是迪拜。迪拜成為新晉 旅遊 的熱門之地,也曾被描述為“世界未來之城”和“世界的中心”。近年來,世界第壹高樓哈利法塔腳下的商場成了世界上遊客最多的地方。迪拜是世界紡織品中心,人口中有逾 90% 都是外來人口;迪拜有多架空客 A-380 直飛全球各主要城市。在《連接學:繪制全球網絡地圖革命》( Connectography:Mapping the Global Network Revolution )中,帕拉格·康納將迪拜描述為“從封建主義躍入後現代主義的實驗”。迪拜的人口從 20 世紀 30 年代的區區 20000 增長到了目前的 300 萬,預計 2027 年將會達到 500 萬。康納寫道,這是“壹種新型的世界之城......它有新的身份,是真正的世界中心點,其優勢不在於豐富的文化遺產,而在於其無國界的世界主義和無縫的全球聯通性”。
這種聯通性也適用於城市之間的距離。地球上的可居之地沒有壹處是現代人到達不了的,要麽是通過四驅車、長靴、滑雪板到達,要麽是通過無人機和衛星抵達。雖然我們不居住在城市街道上,但幾乎所有人都需要城市來提供 社會 依賴的服務、 社會 體制、經濟穩定性以及安保和治理。這個世界不同於從伊拉克肥沃淤泥中崛起的城市扮演的原始性的小角色——這些城市用加固的城墻來標識城鄉邊界。早在 1987 年,文明的記錄者費爾南·布羅代爾曾寫道,“西方的第壹次勝利當然是城鎮征服農村,征服農村的農民‘文化’”。拋開對鄉村文化的幾分輕視不說,現代讀者可能會認為,這種征服之後接著就是殖民。
城市壹直都從其鄉村腹地獲取農產品,不過現在城市的觸角可及全球。布羅代爾筆下明確的人為城鄉邊界已經被全球層面的相互依賴模糊了。人們對綠色空間的新態度更是進壹步模糊了城鄉分界線。“鄉村”開始變得依賴城市,同時,城市也在重新認識其內在的鄉村。
哈瓦那以其微型菜園,或者說是城市有機農業,起著示範帶頭作用:各種盒子、箱子以及從中間切割開的油桶固定在屋頂上或是後院裏,裏面種滿了有機蔬菜。在市長薩迪克·汗的領導下,倫敦即將成為世界上第壹個“國家公園城市”。倫敦面積為 1572 平方千米,其中 47% “完全處於綠色覆蓋之下”,還擁有 14000 種野生物種。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內開了壹家星巴克,而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海貍毀壞了壹棵樹。世界上很多地區,城鄉之間的界限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
這就是現代城市的規模、活力和復雜性——城市創造了壹個新的未知。過去人們常常認為,要迷失自我,就要走進荒野:投身於叢林、沙漠或山脈中,或者乘小船置身於大海上。然而現在,城市提供了壹種新的荒野,它不可知而又迷人,會讓某些種族感到驚訝,很多情況下往往又沒有繪制到地圖上。如果妳想要迷失,跳上城市的公***巴士或蹬上壹雙運動鞋。找方向可能會需要時間。在缺乏 歷史 性地標或地形界標的大城市,構建意境地圖會慢壹些。新壹代的探險家、騎行者和心理地理學家正通過“非地點”的方式來重新繪制城市景觀地圖。
在這個不斷發展的城市迷宮中,路標依舊是 社會 凝聚力的關鍵。城市內湧動的人流沿著自己的 社會 河床和水池繼續前進。
巴布班吉從自己所在的壹小塊人行道到蘇拉布公廁,到他就餐的路邊餐館,到他工作的書店,再到激發他詩歌靈感的特別的地方:最近坍塌的建築地址,位於弗洛拉噴泉後面非洲毒販夜宿和交易的小巷,以及有露天下水道的聖克魯斯貧民窟。物理地標——無論原始新鮮還是陳化腐臭,都是我們極為多用途的大腦中聲味具備的3D(三維)意境地圖的必要路標。新來城市的人必須快速建立起這樣的地圖,因為它們是生存的網絡。城市當局經常會破壞或者模糊化 歷史 地標,等意識到他們毀壞了地區特性、破壞了 社會 凝聚力的時候,往往為時已晚。
印度海得拉巴的占地面積可能已經達 650 平方千米,然而,查爾米納爾尖塔仍然是該城市的靈魂。MANHATTAN(曼哈頓)——連這些大寫字母看起來都像是摩天大樓。然而,停留在紐約靜謐軸線源頭上的還是中央公園,公園到處散落著冰川漂礫和冰蝕作用過的片巖,美洲原住民倫尼萊納佩人對這些本應非常熟悉,他們因為珍貴的山核桃叢林而將這座島命名為曼哈頓島。在蒙西語中, manaha?h-taan 的意思是“我們得到弓的地方”。其他壹些城市為獲得獨特地標而發展過快,未能實現 歷史 敬畏感,因而可能會拿出壹些奇怪的權宜之計:埃菲爾鐵塔、奧斯曼大道、城市裏磚木結構的聯排住宅以及嵌入中國城市中的泰晤士小鎮等,在本土建築重塑信心之前,這些都只是壹些“占位符”。
人們對城鎮化的熱情如此之盛,以至於在很多情況下,城市的 歷史 形態和功能都已經被破壞了。城市曾壹度以明顯孤立、相對靜止的居住區形象被介紹給學生,還可進壹步整齊劃分為多個中心、區域、區段或地區。學術報告廳投影出來中央商務區、中檔住宅區和郊區工業園區,給人們的感覺好像是,城市的內部界線是通過路面上的紅線進行劃分的。當然,城市從未如此簡單;不過現代城鎮化的規模和速度,以及各種特色“區”的擴張,已經模糊並加劇了兩極分化,並創造了全新的“人類地貌”。
題圖為紀錄片《英國小鎮故事》劇照,來自: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