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對每個人來說定義都不壹樣,即將餓死之人有壹碗剩飯既是幸福,而有些腰纏萬貫之人天天山珍海味也未必幸福;即將凍死之人有壹件薄衣加身既是幸福,而某些達官貴人天天溫柔鄉裏也未必幸福。
對於幸福的追求,每個人都在內心裏渴望著,但是每個人內心裏的幸福都很模糊,沒有方向,沒有標準,其實幸福就是壹種感覺,壹種自我價值衡量的標準而已,只是很多人也不清楚自我價值是什麽。
心理學家彭凱平在《澎湃的福流》裏對幸福做了五個方面的定義:
1、積極的情緒
幸福是壹種積極的快樂。積極的情緒可以讓大腦內核產生快樂的電波,從而讓人感覺有幸福感。就如同樣吃饅頭,饑餓之人會認為這是上天的恩賜,是來之不易的獎賞,每天有饅頭吃就是幸福,而大腹便便之人會認為倒黴透頂,吃的都是這些沒有營養之物,所以每天吃饅頭可能就是壹種煎熬。
2、投入
幸福是需要投入創造的。美國心理學家齊思真.米哈伊曾經追蹤過壹些幸福的人,發現他們有壹個***同點,那就是當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經常會進入壹種物我兩忘、天人合壹、酣暢淋漓的狀態,當這種狀態的活動完成之後,妳會無比喜悅,體會到投入之後創造的幸福感。
3、意義
幸福不是虛幻的概念和簡單的滿足,是有腦科學的定位和神經遞質的作用。人的幸福除了包含生理要素之外,還包含壹個其他特別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對人性的欣賞、滿足和認識,也就是通俗講的有意義。
4、良好的人際關系
幸福需要良好的環境關系,而最主要的是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些人際關系包括同事關系、夫妻關系、婆媳關系、父子關系等等。這也是幸福定義裏唯壹的非主觀因素。比如壹個人到新的公司任職,即使能力再強,成就再高,人際關系不佳同樣會讓人受到挫折,從而影響幸福感。
5、成就感
幸福的是壹種成就感。當兩個考試剛剛好及格的人在壹起,他們壹起努力將分數漲到80分,那麽這個過程就非常幸福,因為這個過程非常有成就感。
幸福涉及到文化、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人對幸福的追求不同,但是相同的始終是這種積極的心態;有意義的快樂;積極的投入;良好的環境以及有成就感的感覺。總之,簡單快樂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