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釋 指迷戀於所玩賞的事物而消磨了積極進取的誌氣。
出 處 《尚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誌。”
用 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示 例 宋·朱熹《近思錄》第二卷:“明道先生以記誦博識為~。”
近義詞 不務正業
反義詞 業精於勤
2、吊民伐罪 ( diào mín fá zuì )
解 釋 吊:慰問;伐:討伐。慰問受害的百姓,討伐有罪的人。
出 處 《宋書·索虜傳》:“興雲散雨,慰大旱之思;吊民伐罪,積後己之情。”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指鋤強扶弱
示 例 魯迅《且介亭雜文·以眼還眼》:“更未必有人因《哈孟雷特》而責莎士比亞的迷信壹樣,會特地~。”
近義詞 鋤強扶弱
3、越俎代庖 ( yuè zǔ dài páo )
解 釋 越:越過;俎:盛放祭品的器皿;庖:廚師。比喻越權辦事或包辦代替。
出 處 先秦·莊周《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用 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示 例 郭沫若《天地玄黃·兵不管秀才》:“秀才還不便~,軍人理應少管閑事。”
近義詞 包辦代替
反義詞 自力更生
4、百折不撓 ( bǎi zhé bù náo )
解 釋 受到無數挫折都不屈服、動搖,形容意誌堅強。
出 處 漢·蔡邕《太尉喬公碑》:“其性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意誌堅定,堅持到底
示 例 毛澤東《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壹戰線而鬥爭》:“還須要我們長期堅持的、~的、艱苦卓絕的、耐心而不怕麻煩的努力。
近義詞 百折不回、不屈不撓、堅韌不拔
反義詞 知難而退、壹蹶不振、半途而廢
燈 謎 越是艱苦越向前
5、諱疾忌醫 ( huì jí jì yī )
解 釋 諱:忌諱;疾:疾病;忌:避諱。隱瞞疾病,不願醫治。比喻掩飾缺點和錯誤,害怕批評,不願改正。
出 處 宋·周敦頤《周子通書·過》:“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
用 法 連動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比喻不認錯
示 例 巴金《探索與回憶·再談探索》:“我們必須面對現實,不能~。”
近義詞 文過飾非
6、不可理喻 ( bù kě lǐ yù )
解 釋 理:道理,事理;喻:開導,使明白。沒法跟他講道理。形容態度蠻橫。
出 處 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褐蓋》:“要之,此輩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詰也。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態度蠻橫不講道理
示 例 巴金《家》八:“他們簡直~,壹定要進去,終於被我們的人趕出來了。
近義詞 固執己見、壹意孤行、頑固不化
反義詞 通情達理、入情入理、合情合理
7、不絕如縷 ( bù jué rú lǚ )
解 釋 絕:斷絕;縷:細線。形容局面危急,也形容聲音、思緒等低沈微弱。
出 處 宋·蘇軾《前赤壁賦》:“餘音裊裊,不絕如縷。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用於聲音、書信、情緒等
示 例 冰心《<寄小讀者>四版自序》:“年來筆下銷沈多了。然而我覺得那抒寫的情緒,總是~,乙乙欲抽。
近義詞 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反義詞 牢不可破、安如泰山
燈 謎 春蠶到死絲方盡
8、刻不容緩 ( kè bù róng huǎn )
解 釋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比喻情勢緊迫,壹刻也不允許拖延。
出 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胎前產後以及難產各癥,不獨刻不容緩,並且兩命攸關。”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非常緊迫
示 例 毛澤東《井岡山的鬥爭·軍事問題》:“我們紅色地方武裝的擴大,更是~。”
近義詞 迫不及待、火燒眉毛
歇後語 雕花店裏失火;蹲在地上等褲子
燈 謎 立等圖章;不準超過十五分鐘
9、洞若觀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解 釋 洞:透徹。比喻觀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壹樣。
出 處 明·林潞《江陵救時之相論》:“當以某辭入告,某策善後,勇怯強弱,進退疾徐,洞若觀火。”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魯迅《南腔北調集·<守常全集>題記》:“以過去和現在的鐵鑄壹般的事實來測將來,~!”
近義詞 洞察壹切、明察秋毫、壹目了然
反義詞 霧裏看花、隱隱約約、大惑不解
10、門可羅雀 ( mén kě luó què )
解 釋 羅雀:設網捕雀。大門之前可以張起網來捕麻雀。形容門庭冷落,賓客稀少。
出 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汲鄭列傳》:“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門庭冷清
示 例 我原來~的住處忽然熱鬧起來
近義詞 門庭冷落、門堪羅雀
反義詞 門庭若市
11、壹蹴而就 ( yī cù ér jiù )
解 釋 蹴:踏;就:成功。踏壹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壹下子就成功。
出 處 宋·蘇洵《上田樞密書》:“天下之學者,孰不欲壹蹴而造聖人之域。”
用 法 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示 例 楊沫《不是日記的日記》:“科學上的成功哪有~的呀!”
近義詞 壹蹴即至、壹舉成功、迎刃而解
反義詞 壹事無成、壹蹶不振、欲速不達
12、班門弄斧 ( bān mén nòng fǔ )
解 釋 班:魯班,春秋時期魯國人,著名的木匠。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出 處 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賓語;含貶義,表示能力不如人
示 例 魯迅《書信集·致姚克》:“插畫技術,與歐美人校,真如~。
近義詞 布鼓雷門、貽笑大方
反義詞 虛懷若谷、自知之明、知人之明
燈 謎 木匠修教室;老師傅面前顯本領
13、大驚小怪 ( dà jīng xiǎo guài )
解 釋 形容對不足為奇的事情過分慌張與詫異。
出 處 宋·朱熹《答林擇之書》:“要須把此事來做壹平常事看,樸實頭做將去,久之自然見效,不必如此大驚小怪,起模畫樣也。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用於否定句中
示 例 夏衍《秋瑾傳》第二幕:“內地風氣沒有開,壹點兒小事情也會~。
近義詞 少見多怪、蜀犬吠日
反義詞 見怪不怪、司空見慣
歇後語 犬咬駱駝
燈 謎 嚇倒守門妖
14、噤若寒蟬 ( jìn ruò hán chán )
解 釋 噤:不作聲;寒蟬:深秋的知了。像深秋的蟬那樣不說話。比喻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出 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害怕不敢說話
示 例 鄒韜奮《萍蹤寄語》:“偶遇中國有了好事,便~。”
近義詞 緘口結舌、守口如瓶
反義詞 口若懸河、侃侃而談
15、五風十雨 ( wǔ fēng shí yǔ )
解 釋 五天刮壹次風,十天下壹場雨。表示風調雨順。
出 處 漢·王充《論衡·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壹風,十日壹雨。”
用 法 聯合式;作補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明·高啟《南州野人為吳邑曾令賦》:“~和氣應,忽遣寸土生蒿蕪。”
近義詞 風調雨順
16、文不加點 ( wén bù jiā diǎn )
解 釋 形容作文壹氣呵成,無須修改。
出 處 漢·張衡《文士傳》:“據令賦壹物然後坐,純應聲便成,文不加點。”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示 例 清·阮葵生《茶余客話》第九卷:“陳其年作儷體,~,信筆直書。”
近義詞 壹氣呵成
17、不刊之論 ( bù kān zhī lùn )
解 釋 刊:消除,改正;不刊:不可刪改。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
出 處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論曹吳體法》第壹卷:“況唐室已(以)上,未立曹吳,豈顯釋寡要之談,亂愛賓不刊之論。
用 法 偏正式;作賓語;形容不能改變的言論
示 例 孫犁《萬國儒<歡樂的離別>小引》:“這可以說是~,我有同感。
近義詞 天經地義、不易之論
反義詞 不經之談、無稽之談
18、明日黃花 ( míng rì huáng huā )
解 釋 黃花:菊花。指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過後的菊花。比喻遲暮不遇或過時的東西。
出 處 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用 法 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比喻遲暮不遇
示 例 郭沫若《<沸羹集>序》:“這裏有些是應景的文章,不免早已有~之感。”
19、目光如炬 ( mù guāng rú jù )
解 釋 眼光發亮像火炬。形容發怒時的神情。也形容眼光明亮有神或見識高明。
出 處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壹斛。”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清·東軒主人《述異記·不葬之咎》:“月色中視之,身皆紫毛,~,射出丈許。”
近義詞 目光炯炯
20、誠惶誠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解 釋 誠:確實;惶:害怕;恐:畏懼。惶恐不安。形容非常小心謹慎以至於害怕不安的樣子。
出 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杜詩傳》:“詩自以無勞,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職無效,久竊祿位,令功臣懷慍,誠惶誠恐。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帶有幽默或諷刺的意味
示 例 古華《芙蓉鎮》第三章六:“是禍,是福?她~。
近義詞 驚惶失措、惶恐不安、膽戰心驚
反義詞 處之泰然
21、首當其沖 ( shǒu dāng qí chōng )
解 釋 沖: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
出 處 晉·陳壽《三國誌·公孫瓚傳》裴松之註引《獻帝春秋》:“蓋聞在昔衰周之世,僵屍流血,以為不然,豈意今日身當其沖。”
用 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指首先受到攻擊
示 例 毛澤東《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第六章第壹節:“是沒有疑義的,平原的遊擊根據地自將~。”
近義詞 壹馬當先
反義詞 畏縮不前
歇後語 水龍頭下洗腦袋
燈 謎 淋浴;頭攻
22、罪不容誅 ( zuì bù róng zhū )
解 釋 誅:處死。罪惡極大,處死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
出 處 東漢·班固《漢書·王莽傳下》:“惡不忍聞,罪不容誅。”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示 例 廖仲愷《致各屬商會商團電》:“似此逆跡昭著,實屬~。”
近義詞 罪大惡極、罪該萬死、十惡不赦
反義詞 大慈大悲
23、目無全牛 ( mù wú quán niú )
解 釋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出 處 先秦·莊周《莊子·養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謝覺哉《不惑集·目無全牛》:“我們稱贊人會辦事,常說他'~'。”
24、馬革裹屍 ( mǎ gé guǒ shī )
解 釋 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指英勇作戰犧牲在戰場。
出 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示 例 宋·辛棄疾《滿江紅》:“~當自誓,蛾眉伐杵休重說。”
近義詞 赴湯蹈火、決壹死戰
反義詞 臨陣脫逃
25、微言大義 ( wēi yán dà yì )
解 釋 微:精深。包含在精微語言裏的深刻的道理。
出 處 清·黃宗羲《移史館論不宜立理學傳書》:“其微言大義,茍非工大積久,能見本體。”
用 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示 例 孫犁《耕堂讀書記·<三國誌·關羽傳>》:“~的寫法,也壹直被沿用。”
近義詞 言近旨遠、言簡意賅
反義詞 空洞無物
燈 謎 小說內容概要
26、每況愈下 ( měi kuàng yù xià )
解 釋 表示情況越來越壞。
出 處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東坡壹》:“非盡如此,後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況愈下,蓋其謬耳!”
用 法 復雜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走下坡路
示 例 孫中山《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至於村落則其困窮之象,~。”
近義詞 江河日下、日暮途窮
反義詞 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27、久假不歸 ( jiǔ jiǎ bù guī )
解 釋 假:借;歸:歸還。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也比喻迷途不返。
出 處 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上》:“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
示 例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0回:“妳我若不早為之計,及至他~,有個壹差二錯,那時就難保不被公婆道出個不字來,責備妳我幾句。”
近義詞 逾期不歸、有名無實
反義詞 完璧歸趙
28、忍痛割愛:忍受痛苦,將所愛的人或物丟棄。
29、振聾發聵 ( zhèn lóng fā kuì )
解 釋 發:開啟;聵:耳聾。使耳聾的人都受到振動和醒悟。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指力量強大。
出 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壹卷:“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茅盾《聯系實際,學習魯迅》:“除了匕首,投槍,也還有~的木鐸,有悠然發人深思的靜夜鐘聲。”
近義詞 醍醐灌頂、震耳欲聾
30、醍醐灌頂 ( tí hú guàn dǐng )
解 釋 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能,使人徹底覺悟。也形容清涼舒適。
出 處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語似醍醐灌頂。”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示 例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2回:“宋江覺道這酒馨香馥郁,如~,甘露灑心。”
近義詞 茅塞頓開bzb希望采納我的